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工作总结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单位以中省咸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为指南,紧盯中心工作和年度目标任务,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宣传引导,狠抓政策落实,健全服务体系,积极推动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非公经济指标。2023年我市新增市场主体3022户,其中企业704户,个体工商户230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7个。全年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194.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8.2%,咸阳市排名前三。(二)固定资产投资。2023年入库项目8个,分别是:雅店煤矿设备购置项目2个,华彬煤业设备购置项目6个 ,共完成投资3.5亿元,较好完成了下达任务。(三)企业培育认定工作。2023年6月陕西博瑞能源设备有限公司、陕西万德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辽宁鑫众设备有限公司3户企业被省厅认定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此基础上,经过逐级评审筛选,最终确定陕西万德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入列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录库。11月筛选陕西纵横智能重工有限公司、海创环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恒得源环保新科技有限公司、咸阳家福美木业有限责任公司4户企业,完成了“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基础资料填报工作。(四)争资争项工作。积极与省市业务部门协调对接项目申报工作,重点突出企业扩能提升、设备更新换代、技改新建类项目。先后为万德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恒德源环保新科技有限公司等11户企业、市城投公司(新民高端能化园区孵化园建设项目)、市融资担保中心(省级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类2个项目)、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奖补项目、12户中小企业纳规奖励项目等共23户企业争取到位资金1543万。(五)招商引资工作。策划包装项目3个,收集招商企业信息10条,主要领导已赴西安、福建等地外出招商2次,为2023年洽谈、招商、促进企业在彬落地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二、取得效益经过一年努力,我单位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认可,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三、存在问题(一)营商环境欠缺。对照“亲商、扶商、护商、安商、富商”的工作思路,全面打造具有吸引力的非公经济发展良好投资环境,我市还存在土地供应困难、“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相互推诿、入企活动不够规范等问题。(二)企业融资困难。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企业资金短缺,通过调研我市中小微企业原始积累少、财务管理不规范,导致银行贷款难,70%以上的企业三角债严重、资金周转困难、缺少流动资金;另一方面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过高。目前,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主要渠道之一还是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虽能解决企业的当务之急,但成本高、风险大,不稳定。(三)企业自身不强。大部分企业主思想保守,小富即安,家族式管理模式普遍,管理不规范,财务等制度不健全,缺少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企业发展按部就班、创新意识不强,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少,自主创新能力低,致使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竞争力弱、效益不佳,缺乏名优品牌。四、整改措施(一)分类培育,提高非公占比。一是促创业,每年有针对开展创业指导培训,促使有理想、有实力的自然人积极创业;二是个转企,每年初筛选出有发展潜力的个体工商户,引导其借助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平台等公共资源,向企业方向发展;三是进梯队,每年初筛选出10户优质企业,指导申报陕西省中小企业梯队库,获得省市更多的优质服务。 (二)优化发展,提升营商环境。一是规范企业收费。坚决清理一切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不合理收费项目,坚决杜绝“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现象发生,严肃查处对企业的乱收费行为。二是查处不正之风。加大对职能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吃、拿、卡、要”问题的查处力度,公布举报电话,从严查处故意刁难、推诿扯皮的责任人员,为中小微企业发展菅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三是全面简政放权。我市已成立了行政审批局,真正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到底,一站式为企业服务。五、2024年工作计划总体目标:2024年全市计划新增中小微企业60户、新增个体工商户750户,“个转企”200户,“小升规”企业5户、省级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1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0%以上,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200亿元以上。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强化政策宣传引导。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官网等媒体,以新闻报道和开辟专栏等形式广泛宣传,编发政策专辑、实用手册等,让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二是深入开展调研。开展“送服务进企业”活动,每季度安排1次企业走访调研活动,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突出问题,疏通堵点,化解痛点,为企业发展务实作为。三是制定配套政策。提请市政府出台切实可行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优惠政策,给予企业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四是加大督查力度。重点对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方面的优惠政策,组织力量抓落实、强督导,切实发挥政策的扶持和导向作用。(二)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围绕中小企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继续策划包装符合产业政策、市场潜力强、适合发展的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中省市扶持项目资金。一是做好已入库项目的续建工作。继续摸牌新项目,力争2024年入库项目2-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任务。二是督促企业加快在谈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多渠道、多措施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024年计划组织中小企业赴“长三角”京津塘等地外出招商4次,收集有价值招商信息20条以上。(三)创新拓展服务领域。一是组织人才供需对接活动。采取举办交流会、专场招聘会和通过各类媒体发布等形式,架起企业与社会人才交流沟通的桥梁。二是积极推进我市民营企业家成长工程计划,组织优秀企业家“走出去”,采用互访交流以及进党校、名校学习,全面提升市内企业家素质。三是举办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服务团队培训班。组织市内相关单位、各镇(街道办)负责民营经济工作的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进行培训,计划开展3期培训800人次的培训班,提升服务民营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四)引导企业规范发展。一是坚持每月走访企业5-6户,全面掌握企业经营过程中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指导企业限期整改。二是指导企业制定或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年内举办2期企业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专题培训班。三是选取管理规范的企业作为学习观摩点,年内组织市内中小企业开展两次学习交流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