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彬县> 彬州市志愿服务促进中心

彬州市志愿服务促进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1 15:12
单位名称 彬州市志愿服务促进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大力发展全市志愿服务事业,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整合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打造五大服务平台,指导镇村所站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志愿者技能培训,志愿者报名注册、组织引导、志愿服务、时长登记、权益保障等工作。
住所 彬州市行政中心3号楼409室
法定代表人 肖文锋
开办资金 6.6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彬州市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2.15万元 31.16万元
网上名称 彬州市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彬州市志愿服务促进中心承担的主要工作是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工作。2024年,市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为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多层次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通过道德模范、好人标杆的引领,淳化民风。面向全市广泛征集好人线索,开通好人线索推荐及点赞平台,制作“彬州好人”线索征集宣传手提袋,每半年开展一次彬州好人评选活动,隆重举办“彬州好人”表彰宣传活动,田迎娟、王江平、张强先后入选“咸阳好人榜”。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联合文明委成员单位坚持“疏”、“堵”结合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疏”主要是弘扬新风,树立典型,让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标杆,在全市大张旗鼓评选表彰“彬州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文明村镇等先进典型。“堵”主要是将高价彩礼、奢侈浪费、人情攀比等列入村规民约等约束性规章制度中,实行事前报备审批、事中跟踪服务、事后监督宣传,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文明风尚逐步形成。二是突出强理论宣讲,渗透式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创优争示范年”行动,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进会、培训会,实施文明单位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对建设,联合全市75个文明单位对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就场地、队伍、活动给予资金、设备等方面的帮扶。招募87支宣讲队560名宣讲员组成宣讲团(即:好人宣讲队1支、各镇(街道)10支宣讲队、全国文明单位税务局、财政局、电力局3支宣讲队;众帮公益协会、爱心妈妈公益协会、情暖公益协会3支宣讲队;古豳历史文化研究会1支宣讲队、69个驻村工作队),通过确立“五定要素”(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队伍、定激励),打造“彬彬有理”百人宣讲汇品牌。其中,每次宣讲活动开展前进行针对性培训65次。目前全市累计开展“彬彬有理”宣讲汇活动2352场次。为加强宣传,微信公众号发布稿件770篇、关注4200人,抖音号发布短视频349条,关注1523人,视频号直播18场次,发布短视频464条;制作新时代文明实践扇子、纸巾、纸杯、布袋子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品,在社区、集市、街道、活动举办点等人口聚集地发放;编印“彬彬有理”百人宣讲团宣讲汇编资料;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上,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百人宣讲”“百人合唱”等活动中涌现出的魏静等3名宣讲员授予“金牌宣讲员”荣誉称号,对李天义等15名宣讲员授予“银牌宣讲员”荣誉称号。三是打造创文细胞,精细化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召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安排会、培训会、推进会,以会代训,常态化对各级各类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社区等创建工作包括实地考察和网传资料等进行指导。指导各文明单位规范建设道德讲堂,每季度开展一次道德讲堂活动,同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工作融于文明单位专题汇演之中,引导各文明单位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结对建设等工作。目前有18个文明单位举办文明单位专项汇演18场次。抽调8个全国文明单位20名创建骨干组成5个考核组对全国、省级、市级(咸阳)文明单位进行为期一周的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排名进行全市通报。对创建工作滞后,下发提醒函依然没有整改的单位,对该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约谈;在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会上,表彰县级文明单位标兵4个,文明单位2个,文明村(社区)12个、文明校园5所。目前,我市有全国文明单位8个,省级文明单位17个,咸阳市级文明单位79个,县级文明单位207个。四是厚植文明底色,大范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雷锋日来临之际,举办“人人参与文明实践共建彬州志愿之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安排2023年志愿服务工作,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积极加入志愿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坚持常态化开展植树、捡拾垃圾、理论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市注册志愿服务组织234个,注册志愿者5.9万余人,达到常住人口的16.8%,78%的志愿者有时长,为加强管理和星级评定提供了依据。五是助力乡村振兴,全方位构筑“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多渠道深化“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一是印发《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通知》,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十个一”为基础,结合彬州实际,以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家园为目标,实施“一所一站”(建设文明实践所、文明实践站)“一创一评”(创建文明村镇、评选十星级文明户)“一街一榜”(乡风文明一条街、道德楷模榜)“一队一场”(农村志愿服务队、文化活动广场)“一规一堂”(村规民约、道德讲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示范工程。六是强化立德树人,硬举措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我们的节日”和各种重要时间点为契机,在全市学生中广泛开展“阅读经典以书压岁”“共建共享共成长”“清明祭英烈”“学习红色经典”“最美读书季最佳朗读者”“向国旗敬礼”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弘扬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特色、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活动。对6所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进行全面检查,从氛围营造、师资老师、活动开展等予以评价和指导过程。开展了“新时代好少年”推荐评选工作,彬州文明网、新时代文明实践公众号、书香彬州等先后对受表彰学生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按照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求,指导各校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配备相应设施,营造宣传氛围,并严格对照《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指标逐条收集整理归档资料。二、工作成效经过一年的努力,彬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陕西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联系点,金池革命旧址被咸阳市委宣传部确定为咸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彬州好人馆被省委文明办确定为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彬彬有理”百人宣讲汇被陕西省委文明办评为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创新案例,《彬彬有“理”实践为民》被陕西省委文明办评为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意公益广告,水口镇长禄村被省委文明办确定为“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点,彬州众帮爱心公益协会等3个志愿服务组织被省委文明办评为五星志愿服务组织,杨婷等11名志愿者被省委文明办评为五星志愿者,崔敏、王文娟被评为陕西省最美志愿者,刘亚妮被省委文明办聘请为省级宣讲员;魏宇扬、郭鸿煊、杨子涵3名学生被咸阳市评为“新时代好少年”。工作成绩的取得,为有效提升彬州市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市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存在问题一年来,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省市咸文明单位复查验收还未进行,县级文明单位表彰工作还未开展,常态建设理念还需持续深入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还需进一步拓展,理论宣讲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入,特色品牌还需进一步打造;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文明乡风还需进一步涵养。四、整改措施一是指导各文明单位做好复查验收准备工作;二是开展打造彬州市“文明实践我行动·城乡同步共提升”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三是强化各类典型选树活动,充分发掘表彰一批典型先进、道德楷模;四是深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推进宣讲工作向镇村下沉,重点抓好镇村的新时代文明宣讲工作;五是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六是持续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活动。五、下一步计划一是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各级好人、道德模范、最美志愿者的推荐评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见贤思齐、崇尚模范、争当先进的浓厚的氛围。二是深化文明创建活动。广泛打造创建细胞,扎实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三是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围绕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群众文化供给、开展惠民暖心服务、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推动活动常态长效、提升品牌效应等7个方面,深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四是深化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扎实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十个一”示范工程,评选出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分布实施,扎实推动文明乡风建设。五是深化移风易俗活动。广泛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提倡婚事新办,破除低俗恶搞陋习,树立新婚俗观;鼓励厚养薄葬、丧事从简,不搞封建迷信,树立新丧葬观和祭奠观;提倡不办或俭办除婚丧嫁娶外的其他喜庆事宜;将文明乡风培育融入村民生产生活各方面,固化成为群众日常行为的基本遵循。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