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西安市临潼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1 14:24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退役军人提供相关服务和保障。退役军人相关政策宣传、就业创业扶持、优抚慰问、信访接待、权益保障·退役军人行政关系、组织关系转接和档案管理·相关信息平台建设维护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银桥大道郭庄路2号
法定代表人 刘少波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1万元 7.8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围绕全省千家标杆中心(站)创建,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四清”工作机制落实情况督查的通知》,对全区街道、村(社区)服务站建设运行情况常态化督促指导。以打造软硬件标准高、政治文化氛围浓、精准服务成效好的高标准站点为抓手,统筹整合基层服务站现有资源,完成了4个街道、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改造提升工程。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持续推进能力提升工作,组织部分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外出学习交流2次,每季度召开服务保障体系工作交流会议,推荐2名基层服务站负责人参加陕西省“百名优秀主任(站长)”遴选工作,8名基层服务站站长参加西安市“百名优秀主任(站长)”评选工作。(二)优待服务不断提升。坚持把优待证办理作为常态化全面落实“四清楚”“三精三全”工作的有效抓手,全年受理优待证申请并发放优待证2184张。全区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倾心尽力做好退役军人返乡报到工作,累计为220名2023年春、秋两季返乡退役士兵办理了返乡报到、信息采集、优待证办理、组织关系转接、一次性经济补助申领等贴心服务,基层服务站前沿岗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坚持光荣牌月报制度,全年共更换、新悬挂光荣牌691块,军人、军属及退役军人的尊崇感、荣誉感得到进一步彰显。常态化联系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春节、8.1前夕慰问重点优抚对象5061人次,走访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24人次,援助困难退役军人14人次,发放关爱基金7万元。(三)思想引领作用持续加强。加强退役士兵党员组织管理,建立了2023年新退伍士兵党员组织关系转接落实情况跟踪记录台账,通过详细记录党员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和到基层党组织报到日期,坚决杜绝出现“口袋”党员情况。制定全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年度计划,设定“雷锋精神践行月”“爱心助考”等系列活动,明确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对象,有效避免了被志愿、扎堆服务、零星活动等现象。各街道“雷电突击队”结合辖区实际,围绕乡村振兴、防汛抗旱、森林防火、三夏禁烧、垃圾分类等开展志愿服务,并动员村(社区)分队参与,形成了上下共通、资源共享、活动共创的良好局面。年内共组织志愿服务活动17次,平均志愿服务时限为8小时,雷队突击队志愿者白丞、王鸽被推选评为“临潼好人”。(四)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权益维护。始终坚持平常联系与定期联系相结合、上门联系与上网联系相结合、节假日联系与重要时间节点联系相结合,开展沟通联系、政策宣传、走访慰问、帮困解难、谈心谈话等工作,不断推动常态化联系服务退役军人工作深入开展。以稳定大局、服务社会为工作宗旨,扎实做好退役军人信访工作。做到来访有答复,来信有回复,不断完善信访机制,维护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今年来,共受理信访案件183件,其中网上信访26件,市民热线98件,退役军人网上信访系统6件,退役军人12397热线53件。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社会崇军力量不断壮大。2023年4月,临潼区成立社会化拥军优属组织“崇军荟”,涵盖酒店餐饮、生活医疗、文化影视、教育培训等多个民生领域的50家崇军企业积极响应加入了临潼“崇军荟”,为全区退役军人提供优惠优待服务,翻开了临潼社会化崇军拥军的新篇章。“崇军荟”仅成立半年后再次进行扩容,吸纳25家企业单位加入“崇军荟”,新增优惠清单40余条。崇军荟成立后在端午节、八一建军节、九九重阳节期间筹集5万余元组织开展多场关爱老兵活动,走访慰问了抗美援朝老战士,举办了1场老兵生日会,看望慰问了生活困难退役军人,组织进行了集中观影,慰问了5家驻临部队,切实让广大人民子弟兵和退役军人感受到了温暖,也感受到了临潼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就业服务工作稳步推进。定期更新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台账,及时关注全省退役军人动态精准就业服务系统信息和省市人才就业平台,了解区域就业岗位,利用退役军人事务局微信公众号、基层工作微信群、每月发布招聘信息不少于3次,累计通过公开渠道发布招聘信息38次。对接拥军企事业单位,开展送岗活动,今年为3名人员推荐了工作岗位。同人社、工会等单位携手合作,举办就业服务季活动,开展网络招聘和现场招聘活动8余次,提供招聘职位5800余个,总计320家招聘企业入会,参加招聘退役军人和家属13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120余人。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基层服务保障能力水平不足,提供服务资源有限、形式单一,不能够满足广大退役军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二是基层服务保障运行经费不足,严重影响着服务保障系统服务能力的提升,服务体系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受到制约。四、今后工作打算一是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快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以退役军人服务站为依托,重点招募最美退军人、优秀“兵支书”等具有从军经历或退役军人相关工作经验、群众基础良好、热心公益服务、善作思想政治工作、在退役军人中有影响力的人员,以及将心理疏导、医疗卫生、法律服务、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吸纳进来,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在服务奉献中赢得尊重、彰显价值。推动教育管理经常化,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座谈会、红色观影、重温入党誓词、宣讲红色故事、推荐参加重要节庆活动等形式,不断夯实退役军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政治根基。深入挖掘退役军人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应急救援、文明引导、纠纷调解等工作的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榜样的力量影响教育退役军人,激发退役军人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积极投身临潼高质量建设。二是持续推动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持续加强各退役军人服务站软硬件建设,不断提升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保障能力,确保“阵地不能丢、人员不能减、牌子不能失”,切实发挥退役军人服务站职能作用,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退役军人之家,实现保障体系由“建起来”向“优起来”升级,服务水平由“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强化对两站的业务督查指导,督促落实季度工作任务,明确村(社区)服务站工作职责。倡导推行搞好一次热情接待、指定一名首办责任人、健全一个事务办理机制、做好一次接待回复、跟进一系列服务措施的“五个一”服务,让退役军人真正感受到身边有组织,活动有场所,困难有人帮。三是持续做优服务保障工作。以落实“四清楚”“三精三全”工作机制为抓手,对照退役军人服务站常态化工作清单,严格落实日周月工作记录制度,推动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经常化开展服务工作。精准信息系统全面实现动态更新,在退役士兵返乡报到、转业军士安置接收等重要时间节点,主动靠前,做好信息采集工作,确保新接收人员不漏一人全面采集。结合日常服务接待、常态化走访、年度优抚对象确认等工作,重点对信息采集不全面以及迁移、去世等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信息数据进行信息更新,确保数据库信息精准。深化拓展“尊崇工作法”,继续抓好光荣牌月报制度,为新入伍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增强军属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