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阴县双河口镇中心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和业务范围: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及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汉阴县双河口镇龙垭村 | |
法定代表人 | 邝吉军 | |
开办资金 | 98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阴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01.81万元 | 1069.6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阴县双河口镇中心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3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整合各方资源,推动教师队伍发展。一是搭建教师与学校沟通平台。通过庆元旦等活动,积极营造教师与领导、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和谐氛围。二是开展作风大整饬活动。加强《中小学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安康市中小学教师从教行为“十禁止》等内容的学习,通过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个人反思和考评等方式,规范了教师从教行为,确保全镇教师本年度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二)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建立“学校—少队部—班主任—学生”的自主管理模式,采用课堂渗透、重要节日拓展、社会实践三项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张扬学生个性。利用班会团会课、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等形式,深入开展“三爱”、“三节约”、“五个一”、“五个无”、“五个好”、“每日一二三四”、“当好保洁员”等活动为重点,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切实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定期开展班主任培训会、班主任工作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强化班主任一日常规和工作职责,推行优秀班主任、文明班级、安全班级、纪律班级、卫生班级评选和读书之星、纪律之星、卫生之星、最负责家长评选等工作。以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庆六一、英语节、参观实践教育基地、毕业典礼等学生能体验、能感受的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2.做实常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开齐开足课程设置,从备课、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入手,狠抓规范管理,注重常规落实,推行领导抓年级,党员抓班级和骨干抓学科的工作机制。制定了《双河口镇教师流动方案》、《双河口镇教职工职称晋升方案》和《双河口镇教职工绩效考核方案》、《师生一日常规》和《课堂常规5125》等制度,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好保障。结合“体育艺术2+1”活动,落实好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成立足球、朗诵、跳绳、篮球、布扎画和古镇解说员等15个社团,并做实了社团考核和等级评定工作,培养学生各种爱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三)督实安全管理,确保校园安全。一是建立健全了各种安全防控预案,落实好安全工作计划,与学校、幼儿园教师、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状,明确了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实施“四层“联防体系(校级层、村委会、家委会、学生)“10个一和10个无安全教育活动”,确保了本年度全镇学校、幼儿园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做好综治维稳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定期组织派出所、食监所等职能部门,重点对校园内外食品安全、卫生环境、消防施设、交通秩序、校车运营、安全环境等进行定期巡查,定期排查化解校内、校外人员之间矛盾纠纷,严防校园暴力伤害事件发生;加大校园及周边高危人员排查稳控力度,建立台账、建立健全防范机制,夯实到人,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有效清除了影响学校环境、安全、秩序等隐患问题。(四)关注特殊群体,助力健康成长。一是采取教师“1+N”结对方式,实现了镇内学校对家庭困难学生结对帮扶全覆盖。通过“学习帮困、物质资助、品德养成、特长培养”等帮扶措施,帮助改善生活、学业进步和健康成长,帮助困难学生树立走出大山的勇气和信心。二是狠抓控辍保学,全面落实“七长”责任制,完善了镇、校两级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实施方案、控辍辍学报告、劝返、问责制度和学籍管理等制度,确保了全镇义务教育段无辍学现象发生。三是落实资助政策,不让困难学生“掉队”。利用“精准资助基层行”家访活动,形成了学校、家长、学生三结合教育模式,实现了县域内建档立卡学生教育资助全覆盖,确保了全镇无一个学生失学。(五)加强后勤,提升后勤服务质量。一是围绕“九个无、五统一、七个一条线”工作要求,规范宿舍管理,开展星级寝室评比等活动,让学生住的舒心。二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营养餐实施方案》、《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营养餐发放、食品采购留样等15项制度,成立了食品营养膳食委员会等组织机构,落实校领导陪餐和学生就餐习惯教育,让学生吃得放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落实资助政策,做好资助工作。我校处在全县的北部山区,留守儿童居多,信息不发达,很多学生家长对教育资助政策不了解,我校结合实际制定了师生帮扶方案,组织教师通过家访、微信群、家长会等方式向学生家长积极宣传政策,加强扶志工作。二是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管理本年度。本年度我校共开设8个教学班,共有学生数219人,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教学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人民群众对我校的满意度也大大提升。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100%,确保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缺乏名师引领示范,由于我校教师人员变动较多,绝大多数都是上岗不久的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经验存在诸多不足,业务能力有待提升。2.日常管理有待加强,少数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工作热情不高。3.地处山区,营运车辆资质参差不齐,上学放学时学生路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二)改进措施:1.继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与教研活动,重视师资力量,利用多方面资源努力提升教师业务水平。2.加强常规管理,细化各项工作,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3.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安全管理,每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安全主题教育。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抓师德促规范,强化岗位练兵,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师德水平和整体实力;二是规范办学行为。科学管理上水平,过程管理出实招,一校一品显特色;三是强抓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充分发挥各功能室作用。积极为教学、教师、学生服务,全面开齐开足课程,抓好教研与校本研修,全力提升教育质量;五是抓安全保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教育。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