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华阴市>
华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华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1 10:14
单位名称
华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使用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及农业环境保护.
住所
华阴市太华路62号
法定代表人
刘明娟
开办资金
32.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华阴市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8.47万元
11.03万元
网上名称
华阴市农技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持续推动化肥减量增效。制定印发了2023年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方案和主要农作物春、秋季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意见,采取发放彩页、施肥建议卡及施肥方案上墙等形式,深入镇村、田间地头宣传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农户科学施肥提供指导。(二)认真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采取“技术总承包+运营维护”模式,及时与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对接,签订土壤普查工作协议,有序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工作,坚持全过程质量控制,截至目前,298个表层样点外业调查与采样工作已全部完成,样品制备已完成322个。(三)扎实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利用技术宣传推广。制定印发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技术指导意见,采取制作明白纸、推送短视频等方式,通过“华阴农技”微信公众号、工作群、朋友圈等媒体,深入宣传秸秆禁烧政策和秸秆“五料化”利用技术,推进我市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着力改善空气质量。(四)完成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普查工作。自2022年5月份以来,在上级业务部门和第三方技术单位指导下,我市外业调查共布设踏查路线4条(线路1:孟塬镇-岳庙街道;线路2:国营陕西华山企业公司;线路3:太华路街道-华西镇;线路4:罗敷镇-华山镇),设置踏查点50个(岳庙办12个、孟塬镇6个、国营陕西华山企业公司3个、太华办6个、华西镇8个、罗敷镇8个、华山镇7个),发现阿拉伯婆婆纳、凹头苋等外来入侵植物32种,根据踏查结果对10种植物共设置标准样地24个,同时完成了数据填报和质量控制,基本摸清了我市农业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危害对象、危害程度及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二、社会效益情况(一)加强粮食生产技术集成推广。以2022年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及2023年玉米增密度单产提升项目为依托,落实关键环节技术补助,示范推广小麦宽幅沟播集成技术和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集成技术,累计建设小麦、玉米轮作粮食规模化经营吨粮田核心示范区2万亩、小麦播种质量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1万亩、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核心示范区1万亩。经产量调查,粮食规模化经营吨粮田核心示范区小麦预测平均亩产(折合85%)517.3公斤、玉米预测平均亩产615.2公斤,达到预期目标;小麦播种质量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预测平均亩产(折合85%)525.3公斤,较普通大田平均亩产474.6公斤增产50.7公斤;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核心示范区预测平均亩产621.6公斤(折合85%),较全市夏玉米预测平均亩产532.9公斤增加88.7公斤。建设玉米增密度单产提升项目示范区3万亩,预测平均亩产618.5公斤,亩增收200余元;庆湾村示范田现场实收亩产达778.81公斤,较全市增密度示范区平均亩产增加160.31公斤,玉米增密度单产提升技术推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二)扎实开展“三贴近”技术服务大比武活动。坚持贴近农民强培训、贴近一线强服务、贴近实际强推广,在春管和“三夏”“三秋”的关键时期,农技人员包镇进村,与基层农民群众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打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特别是在小麦油菜观光区建设中,农技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和不怕苦不怕累的战斗作风,打造华阴乡村美景。紧抓关键农时和农民群众需求,及时调度苗情、墒情、病虫情,围绕大田作物播种、田间管理技术及生产形势分析,组织编印《华阴农技》21期,及时送达上级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及时发布技术信息,指导农业生产。今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40场次,参训2800人次,现场服务指导1100余人次,切实做到解民忧、纾民困。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亮点不多。二是技术力量薄弱,现有技术人才知识老化,在面对一些新作物新问题时,技术指导跟不上。三是对外宣传方面忽冷忽热,稿件质量有待提高。整改措施:今后将进一步提高工作方式发法采取以老带新、线上线下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技人员业务能力。加强宣传力度,提升稿件质量及时宣传利民政策信息。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及时开展农情调查。结合农时农事,开展种植业生产调查,编写技术指导意见及生产形势分析报告,指导全市大田作物生产,全年印发《华阴农技》不少于12期。2.推广粮食单产提升技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做好玉米增密度提单产、小麦宽幅沟播集成技术示范推广,提高科技入户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3.扎实开展试验示范工作。结合小麦生育期,做好已建小麦试验示范田生产调查、田间管理、测产分析等工作,为大田生产提供依据。夏播和秋播时,按要求建设玉米、小麦试验示范田,做好各项调查记载,及时认真分析,撰写试验报告,发挥示范样板作用,推动实用技术普及应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