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志丹县> 志丹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志丹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1 10:12
单位名称 志丹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方针政策,及重大工作布置;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
住所 志丹县农业综合大楼16楼
法定代表人 任旺金
开办资金 26.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志丹县委农村工作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35万元 12.6万元
网上名称 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共建成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个,示范样板村3个,重点达标村9个,全县所有行政村达到清洁乡村标准;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9.57%,33%的户厕配备了手动抽粪器,初步解决抽粪难问题;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90%的村组配备了垃圾桶和垃圾箱,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36%,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二、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抓示范带动激活力2023年是五年行动关键年,我县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目标要求,以道路、河流沿线和城镇周边村庄为重点,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辐射带动全县人居环境整体提升。主要对全县基础较好、人口居住较集中的13个村的基础设施、绿化、道路、亮化、村容村貌等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共硬化道路8条,40.8公里;安装路灯1866盏;绿化种植苗木10480株、168846平方米;新建改造文化广场4处;改建公共服务中心17043平方米等等,基本实现“大村公共基础设施完备、小村功能齐全,大小村环境整洁优美”,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示范村画卷在志丹的大地上徐徐展开。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牢固树立“小厕所、大文明,小厕所、大民生”理念,按照“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工作思路和试点先行、面上推广的工作步骤,2023年完成户厕新建任务580座,新建公厕3座,目前全县常住户15304户,共拥有农村公厕46个,户用卫生厕所12178个,普及率达79.57%,完成整村推进村21个。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解决农户改厕积极性不高问题。采取层层召开动员会,利用标语、条幅、乡村大喇叭等多种形式,向大家讲明厕所革命的目的和意义,结合美丽庭院建设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二是严把施工、验收质量关,解决冬季防冻技术瓶颈提升户厕使用率。建立健全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施工、检查验收等标准,制定了《志丹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志丹县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实施方案》、《志丹县农村卫生厕所后期管护示范县建设方案》等,明确改厕重点任务、政府责任和村民义务。严格把关质量标准,每个改厕项目全部以村为单位组织施工,由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施工队伍承担保修和返修责任,确保做到长期使用、可持续推广。三是强化厕所后期管护,解决满意度低的问题。成立了农村卫生厕所后期管护指导小组,制定并发放了《志丹县农村卫生厕所长效管护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了厕所后期管护网格化管理制度体系,保障户厕问题能及时报送到县级主管部门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提高人居环境整体水平各镇办(中心)建立健全了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推动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引导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责任和义务,实行“门前三包”制度,激励引导农民群众主动爱护和维护环境卫生,培养良好卫生意识和文明生活习惯,通过在村内醒目位置建有村规民约专栏、村务公开监督专栏,发挥村规民约约束和村民自治作用,营造“人人参与乡村建设、齐心共建文明家园”的浓厚氛围。结合四季战和节日战组织开展了12次村庄清洁行动,据统计,目前全县各镇办(中心)已配备垃圾桶6426个,修建垃圾池、垃圾屋179个,垃圾转运车24辆。先后组织动员干群1.9万余人次,出动大型机械设备120余台次,清理河道28公里,清除弃土弃渣310吨、清理农户房前屋后陈年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废旧衣服、柴草堆等约400吨。日处理垃圾吨数260.2吨,实现了卫生环境常抓常管的良好态势。以党建引领聚合力始终坚守“为志丹农民谋幸福、为志丹乡村谋振兴”的初心使命,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推动建设双创党支部。一是健全体系,筑牢基础。紧扣走在前列、争当示范这一目标,全面提升支部建设,发挥好支部书记和党员示范岗、改厕技术服务队作用,抓实责任落实、服务优化、作风改进、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五项工作”,持续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品牌;二是党员固定活动日、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得到严格落实。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组织党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一号文件、两《条例》和“改厕”业务知识,把党支部锻造成政治引领强、推动发展强、改革创新强、凝聚保障强的“四强”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一支具有超强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高素质“三农”队伍。二是党建统领,凸显亮点。开展了“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大走访、大调研、大慰问”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适时开展了“党员政治生日”、瞻仰革命纪念馆、参观《淬火》志丹革命历史展等党日活动。三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定期举办理论学习竞赛、业务知识比赛、专业技能大赛,及时开展人居环境宣传,做好“村庄清洁”督查检查,以行动促落实、以行动促团结、以行动促发展。抓实主题教育,提振干事创业热情主题教育各项重点措施和任务有效落实。成立了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主题教育安排和学习计划,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中学习,高质量完成书记讲党课,总体学习态势良好。支部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深入中心街社区和帮扶村组西阳沟村,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找准了单位工作面临的堵点、难点、痛点等,确实解决了一些农民急难愁盼问题。支部共落实党员承诺践诺13条,办实事4件,为西阳沟村协调资金打机井一口,争取112万元资金修建1.1公里水泥硬化路,把该村打造成全县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党员示范岗1个,开展走访调查走访4次,完成卫生厕所调研报告1篇,解决问题4个,党支部检视问题4个、党员检视问题42个,落实整改措施40条,已整改38个。三、存在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一些居民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厕所进院落、进家户存在抵触心理,改变传统观念还需时日。(二)是资金保障有差距。由于专项资金投入不够,致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然停留在打扫卫生和美化、亮化等小项目上,无法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三)是基础配套有差距。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现有居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配套难度大,成效不明显。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思想上再重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工作要求,加强投入,强化措施,有效开展工作,逐步提高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和管理水平,进一步美化人居环境。(二)推进上再有力。坚持科学谋划,分类指导,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总体要求,循序渐进,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坚持群众主体、尊重群众意愿,广泛动员群众参与,保障群众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扎实推进。(三)考核上再严格。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按照考核办法,加大督查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重点对示范村进行检查,建立季观摩评比、年全面考核的督查考核机制,依据目标完成情况和整治效果,严格落实奖惩机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