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华阴市>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华阴市分校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华阴市分校
发布时间:
2024-04-01 10:09
单位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华阴市分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干部和农民提供培训服务。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文凭发放,农民科技培训。
住所
华阴市太华南路62号
法定代表人
刘明娟
开办资金
1.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华阴市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8.47万元
11.03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华阴市分校.公益
从业人数 3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有序开展。共遴选培育对象202人,开设农资经营管理、粮油种植、果树栽培3个专业,分期分类开展培训,目前综合素养课和线上学习已全部完成,专业技能课、能力拓展课正结合农时进行。制定了农民科技培训实施方案,主要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开展培训,以粮食、果树、花椒和大棚蔬菜的管理技术等开展培训。先后邀请陕西省小麦首席专家张睿老师讲解小麦春季管理技术;临渭区果树研究所王录俊老师讲解阳光玫瑰葡萄栽培管理技术;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张宏建教授对花椒、甜柿栽培技术培训;渭南市高级工程师谢忠老师讲解西瓜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结合农技站、土肥站围绕“小麦、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技术”等方面进行培训;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今年累计开展各类培训观摩活动40场次,参训人数2796人次。今年我市推荐的初级职业农民通过参加渭南组织的培训、实训、考试、考核后15人取得中级职业农民资格证书。截止目前,我市取得高级职业农民资格证书32人,取得中级职业农民资格证书105人。做好2023年“百、千、万”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工程培训,坚持贴近农民、贴近一线、贴近实际和“送教下乡、送学到村、送技术到农民手中”的方针,共举办培训3场次,培训农民180人,促进农民素质素养提升。二、社会效益情况完成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认定初级职业农民202人,我市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累计培育认定职业农民1528名(其中:初级1391人、中级105人、高级32人),高素质农民已覆盖所有镇(办)、村组,为我市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周麦红、胡花蕊荣获2023年“渭南市最美巾帼新农人”荣誉称号,刘军等6人被命名为“华阴市最美高素质农民”。组织周麦红、胡华蕊、辛亚莉、陈鹏、杨小纲等4人分别赴延安、西安、杭州等地参加全省2023年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农业经理人培训,进一步提升我市职业农民综合素养。按照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需求,申报华阴市黄金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华阴市鹏真农机专业合作社、华阴市园英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我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在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中,受训学员的传统观念有待转变。高素质农民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但从培训的现状来看,个别学员受传统的小农意识的影响,对高素质农民培育缺乏正确的认识,目的性不强,尤其在学习中存在被动培训现象。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难以达到培育的预期目标。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技能型教师缺乏。结合我市主导产业,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尤为短缺。2、整改措施:在今后的培训中,除了外聘专家、教授之外,再加大培养一批年轻的专业技能型教师队伍和乡土人才,提高学员思想认识,壮大师资队伍。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结合农时,分班开展学员线下培训,组织学员外出观摩学习,拓宽学员的视野,提升学员素质。2、抓好宣传,树立高素质农民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3、及早谋划,抓好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学员遴选和专业设置、班级建立、培训实训等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