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平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关心、教育、培养青少年,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青少年教育方针政策宣传;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法制教育活动组织开展;青少年教育问题调查研究;关心青少年工作规划、计划组织实施;基层关工委组织业务指导。 | |
住所 |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莲湖大街8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珍珠 | |
开办资金 | 9.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中共富平县委员会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3万元 | 0.6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富平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益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照规定办理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程健变更为刘珍珠。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加强思想教育,守牢立德树人主阵地。今年,县关工委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第二次“青少年党史学习月”、“革命故事进校园点亮少年强国梦”红色主题教育宣讲、富平革命故事会等系列活动。我们邀请惠志刚、李问圃、刘智民、杨树平等十多位“五老”为青少年讲解二十大精神、革命传统、抗战故事以及人民领袖的人格魅力,激发他们的情感认同,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的情怀。宣讲次数达30余次。教育局关工委以“新时代好少年传承经典筑梦未来”“三秦好少年新发展向未来”等系列活动为引领,通过演讲比赛、征文评选等多种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各校关工委采用主题班会、红色故事演讲、国旗下讲话、阅读红色书籍、制作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深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另外,我县报送的田兆坤家庭节目器乐演奏《为党鼓掌》荣获唱支山歌给党听——陕西省青少年“全家总动员”主题展演活动一等奖,成为传承传统文化最好的宣传片。2.精心安排部署,成功举办30周年系列活动。今年,我们以“四个一”(一场大会、一次关爱、一次调研、一本书籍)形式庆祝县关工委成立30周年。4月14日,我县成功召开30周年庆祝表彰大会,表彰了近年来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表现突出的14名先进集体和34名先进个人。“六一”儿童节前夕,县关工委联合团县委、县妇联对东华小学等4所学校(幼儿园)开展了一次关爱慰问活动。11月,我们利用三周时间对全县16个镇(街道)关工委工作进行了一次调研,对申请创建2023年度“五好”关工委和优秀留守儿童关爱站的基层单位进行考评验收。12月前,县关工委组织力量编印了内部交流书籍《怀德行远薪火相传——富平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纪实》1000册,以总结经验,展示成就,吸纳更多的老同志和爱心人士加入关心下一代事业中来。3.家校社三位一体,打造育人新样态。今年,我们加强与县教育局、县妇联、各基层党委政府的协调沟通,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同频共振、形成合力,有力促青少年健康成长。今年我县建成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县关工委联合县妇联、教育局以学校家长学校为桥梁,持续开展“家校共育示范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带动全社会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关注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全年邀请省市、县专家共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70余场次,开展青春期女生心理生理健康知识讲座活动20余场次,受益学生5000人次,受益家长123689人次。县关工委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作为首要工作,成功为120师抗日师抗日誓师纪念地申报渭南市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项目。基地全年接待青少年研学人员2万余人。各村(社区)关工委积极发挥社会资源优势,利用周末、寒暑假举办风筝节、趣味运动会,开设红色故事会、劳动实践技能课、安全教育课、法治教育课、航空航天研学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邀请“五老”为孩子们讲课、传授技艺,充实了青少年课外生活。4.协调社会资源,倾心呵护留守儿童成长。县关工委积极联系县慈善协会、妇联、团委、工商联等社会资源,开展多种形式开展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校内依托留守儿童关爱站开展留守儿童生日会、亲情连线、生活学业帮扶、常态化大家访等。2023年春节前夕,县关工委办公室慰问望湖社区困难儿童4户;4至11月,通过“优秀留守儿童关爱站”“六一儿童节慰问”“体育爱心大礼包”等形式,为齐村镇齐村学校、梅家坪镇清明庙学校、美原镇中心幼儿园等20所学校捐赠学习和体育用品410套,价值20余万元。5.加强“五老”队伍建设,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今年,我们对全县“五老”进行重新摸排,建立了富平县“五老”人才库,吸纳全县1000余名老同志成为“五老”骨干,常态化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为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弘扬“五老”、尊重“五老”、爱护“五老”、学习“五老”的浓厚氛围,县关工委坚持在春节前夕慰问“五老”,重阳节召开“五老”座谈会;各镇(街道)关工委联合当地卫生院每年为“五老”免费体检一次,为“五老”健康保驾护航;基层关工委将尊老爱老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在怀德生日会上聘请“五老”讲党史、讲政策,邀请青年干部和学生为“五老”表演节目;在清明节、建党节来临之际,组织“五老”开展红色实践教育活动。二、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在各级关工委的努力下,目前有10个基层关工委符合“五好”关工委条件并通过验收;年内依托基层关工委和留守儿童关爱站,开展留守儿童生日会、亲情连线、生活帮扶、爱心企业捐赠、心理辅导讲座、常态化大家访等公益活动,切实推动我县关心下一代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存在问题1.个别基层关工委对关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五好”关工委创建积极性不高,影响县级整体关工工作高效开展。2.关工委工作经费保障不足,在调动“五老”、网吧监督员的工作积极性方面缺乏有力保障,对我县留守儿童关爱站、基层关工委工作造成一定困难,导致我县关工工作阵地建设整体滞后。四、整改措施1.克服困难,尽量多深入基层,提高基层关工委对关工工作的重视;2.加强对“五老”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发挥他们的余热,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贡献。五、2024年工作计划1.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信息管理系统”,使关教工作迈向数字化、网络化新时代。2.在新办公地点建立一个集学习科技、交流思想、工作沟通、图书阅览、服务青少年于一体的县级“五老工作室”,完善工作室制度,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基层“五老工作室”的创建工作3.配合教育系统切实抓好基层学校关工委组织建设。坚持校内请、校外聘、学校与社区(乡村)“五老”资源共享的办法,着力解决部分边远学校“五老”力量不足的问题。4.加强对县内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传承、博物馆等地方的摸排工作,为申报渭南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打好基础。5.继续加强“五老”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6.持续关注留守儿童,发挥留守儿童关爱站的作用,积极协调相关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资源,为留守儿童办实事、好事,让全县留守儿童在关爱中健康成长。7.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的方法,加大青少年品德教育力度,预防违法犯罪。8.常态化做好关工委日常工作,持续发挥“五老”优势作用,抓好“五好”关工委验收评审工作等。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3年度无奖惩情况。2.2023年度没有涉及诉讼事项。3.2023年度无投诉事项。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