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平县灾害预防监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县域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地震、火灾、地质管理保障。灾害前兆异常的分析确认、提出预警信息及建议、发布预警信息;灾害防治;灾害防御网管理、监测人员管理宣传培训。 | |
住所 | 富平县车站大街西段 | |
法定代表人 | 任军红 | |
开办资金 | 5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富平县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81万元 | 23.3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全年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地震应急准备工作部署和开展情况(一)加强组织机构,确保上下联动。一是加强全县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富平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职责及成员单位职责开展防震减灾和抗震救灾各项工作。二是根据防震减灾工作要求,及时修订《富平县地震应急预案》,确保《预案》更加科学合理,为抗震救灾指挥科学决策提供支撑,震时能立即启动。新修订的《预案》已通过专家评审论证并报送政府办审发。(二)强化震情监视跟踪,做好地震预警预报工作。一是年初根据省市防震减灾工作安排,积极对全年的防震减灾工作进行部署,印发了《富平县2023年度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方案》,明确各责任单位职责,确保任务层层落实。二是加强台网运行、地震信息节点、视频会议系统、网络系统维护和安全管理,确保信息网络运转正常;配合省市积极推进地震预警系统项目建设,强化项目成果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应用,同时做好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工作。三是每月均对全县所有地震监测台站和预警终端进行检查督查,全年累计检查督查30余次。监督指导市级地震宏观观测点日常工作,确保零异常,坚持每周二向市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上报观测点异常情况,为全县震情趋势把好“安全关”。全年累计监督指导宏观观测点12次,向市局报告宏观异常零报告登记表12次。每月及时参加市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的视频联调会议,全年参加12次。四是强化群测群防,夯实震害防御体系。5月初,对全县各镇(街道)的“三网一员”人员进行核查,明确岗位责任,优化群测群防防御网布局,确保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有序、无缝衔接,夯实专群结合的震害防御体系基础。经核查,全县目前共有防震减灾助理员15名,防震减灾宣传员15名,宏观观测员116名,灾情速报员287名。五是按照省市地震部门工作部署要求,全面加强宏观异常核实和震情会商,提升宏观观测点工作效能。宏观异常核实实行分级负责、责任包干制度,坚决做到异常核实“不过夜”。结合我县实际,与省市地震部门加强协作,不断提高震情会商的质量和水平,按时进行月中会商,及时填报会商报表和宏观异常月报表并上报市级部门,累计报告12份。坚持每周二向市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上报观测点异常情况,为全县震情趋势把好“安全关”。截止目前,我县地震信息节点、视频会议系统、网络系统维护和安全管理均无异常情况发生,信息网络运转正常,各宏观观测点零异常。(三)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强化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应对。根据富平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安排,扎实开展我县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目前我县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成果已通过省市验收。二是强化地震灾害预评估工作。加强与省市及邻县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与合作,合力做好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不断完善评估方法、丰富评估产出,着力推进预评估工作与震情跟踪研判深度结合并同步应用。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发生6.2级地震后,我中心工作人员立即向省市反馈我县受地震影响情况并向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转发了陕西省地震局《关于做好近期地震应急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三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陕西省防震减灾条例》和《富平县地震小区划》,严格要求全县新、改、扩建项目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全年县域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共计20家,进行安全性评价1家,跟踪检查在建项目48次。(四)通力协作,确保应急保障工作顺利开展。一是积极落实抗震救灾物资储备。按照“物资储存点以县为主,便于规范管理和统筹使用,适当分散储备到部分偏远山区、多灾易灾乡镇”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建立了7个备灾点(老庙、美原、薛镇、曹村、庄里、梅家坪、张桥),储存部分物资,用于解决基层物资储备及偏远地区灾后群众临时生活救助问题。目前库存充足,能确保震时物资保障。二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进展顺利。依托已建成的城区广场设置了4个3级标准化应急避难场所(昌平公园、秦正商业广场、温泉河湿地公园、富闽友谊广场),设置有统一标准化标识和标志牌。全县现有应急避难场所完全可容纳全县地震应急避难要求。三是和省局积极对接顺阳公园地震动监测设备迁移事宜3次;配合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督导检查防震减灾和抗震救灾工作1次。(五)稳步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一是按照省市示范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切实抓好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6月13日,富平县实验小学通过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验收。二是积极开展中国地震局举办的“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中国地震局向我县实验幼儿园赠送地震科普知识读本数本。(六)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及培训,提升公众防震减灾基本能力。充分利用科技之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普宣传月、渭南市“千场防震减灾电影大放送”活动以及微信公众号等,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六进”宣传活动20余次,指导学校、社区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地震应急演练4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0余份;深入社区、学校放映防震减灾宣传影片10余场;举办“三网一员”和农村工匠培训各一次,参训人员70余人。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民众防震减灾意识、震灾防御专业知识和防御自救互救技能以及增强鉴别地震谣传的能力。全年报送工作信息15篇,其中县应急局微信公众号发布10篇,市地震信息网发布12篇,省地震信息网发布8篇。二、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1.渭南市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优化我县温泉河湿地公园、金牛乳业奶山羊养殖、红星美羚乳业生态循环产业园为市级地震骨干宏观观测点(渭震发[2023]19号)。2.因我中心2023年防震减灾工作业绩突出,陕西省地震局授予我中心为陕西省2023年度全省县(区)防震减灾工作优秀单位荣誉称号。3.富平县实验小学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中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达到示范引领作用,被市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评为渭南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渭震发﹝2023﹞16号)。三、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亟待加强,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缺乏,志愿者队伍建设滞后。2.防灾减灾专业人员缺乏,无法满足当前防灾减灾工作要求。3.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覆盖面还不够广。四、整改措施1.向政府申请加大地震专项经费基数,确保地震监测、预报、火灾、地质灾害等工作的正常开展。2.切实加强中心现有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中心综合工作能力。五、2024年工作计划1.继续加强防灾减灾火应急科普知识宣传,扩大知识普及面,提升公众防灾减灾基本能力。2.加强对防灾减灾工作人员日常培训和和防灾演练等工作。3.狠抓防灾减灾各项制度落实,强化依法防灾。4.持续抓好灾情监视跟踪各项工作,严格执行灾情上报制度。5.加强与省市及邻县防灾减灾工作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与合作。6.继续做好全县各级各类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4年1月被陕西省地震局授予2023年度全省县(区)防震减灾工作优秀单位荣誉称号。2.2023年度没有涉及诉讼事项。3.2023年度无投诉事项。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