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绥德县农村综合改革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全县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乡镇债务清理化解,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 | |
住所 | 榆林市绥德县永乐大道财政局7楼 | |
法定代表人 | 汪淼 | |
开办资金 | 4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绥德县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3.33万元 | 398.69万元 | |
网上名称 | 绥德县农村综合改革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工作开展完成情况(一)切实强化“一事一议”项目管理。2023年共收到各级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资金文件6批次,项目资金合计173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851万元(含中央美丽乡村资金300万元)、省级资金369万元、市级资金185万元、县级配套332万元。根据镇级申报文件,依据前期实地勘探和现场调研实际,经专题会议研究后报请财政局党组研究同意,决定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02个,资金合计1479万元。其中:村级道路建设项目54个,投资764万元;便民服务中心建设13个,投资205万元;文化广场建设9个,投资104万元;淤地坝建设5个,投资67万元;村内亮化工程4个,投资85万元;其它基础设施建设17个,投资254万元,配合实施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2个,投资300万元,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多年期盼、但长期不能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同时,在项目安排、实施、验收和监管全过程,严格落实“三重一大”管理程序,邀请派驻纪检组参与指导监督,做到事前报备,事后报告。会同专业技术人员和绩效中心专人严管项目质量,紧盯绩效评价,协调镇村做好建成项目的资产移交,坚决筑牢建设质量“防火墙”,坚持严把项目申报“指南针”,坚定落实公共资产“管护员”,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效服务我县高质量发展大局。(二)提升财政和统计所建设水平。一是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基层财政和统计所开展业务指导和工作检查4批次,强化资金监管力度,及时发现问题,限时规范整改,推动基层财政管理“精细化”。二是完成1名财政所行政人员招录,组织2批次基层财政所业务人员参加市级举办乡镇财政所干部综合能力提升班,县财政局组织举办了一次预算绩效管理和财会监督业务培训专题会。同时,组织基层财政所人员高质量完成线上财政大比武考试。三是投资198710元为定仙墕、崔家湾和石家湾财政和统计所配备办公设施设备;投资98万元完成和启动了5个标准化财政和统计所建设,确保基层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三)全面落实驻村帮扶工作和社区“双报到”履职尽责。一是协助村集体种植高粱200亩,年集体收益17万元,村民人均增收2500元。二是主动认领福源小区太阳能路灯安装,投资4000元,解决了小区群众夜间出行难问题。二、取得效益一是提升了干部思想认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增强了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二是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镇财政和统计所建设实施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基础设施短板,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打通了财政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三是镇村干部群众满意度持续得到提升,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本职工作,在岗在职在状态,真抓真干真用功,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中心领导班子深知与党的更高要求和群众的热切期盼还有很大距离。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理论学习不扎实。一是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足,存在实用主义倾向,存在有用才学、用时才学、无用少学现象,特别是对最新理论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学习的深度和宽度需延伸。二是学习浮于表面,导致学用脱节。运用集中学习、带学领学等传统方式比较多,方式方法保守,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导致在入脑入心上做得还不到位。谋划工作经常停留于表面,思考不足,存在学用脱节。能力本领存在恐慌。面对信息化不断发展,对前沿消息、专业知识学得不多,对新发展形势研究不够,对整合资源、服务创新发展缺乏有效思路和具体实践,习惯于用老眼光、老方法去看待和处理工作中的难题,忽视了工作创造性,满足于不出错,过得去,缺乏争先创优的信心和勇气。3、财政所所长人员配备短缺。由于该岗位属于行政岗、副科级建制,各镇符合身份条件的人员少,转身份又受到名额、年龄等多条政策限制,工作推进难度大,加之现有公务员中懂财务、懂管理,符合条件的人员很少,导致人员配备难度极大。四、改进措施(一)加强政治学习,提升政治站位。做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要求、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今后将进一步端正理论学习态度,改进方式方法,抓住学习重点,确保理论学习与业务深度融合,抓出成效。(二)锤炼能力过硬本领,树牢为民服务初心。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努力从人民群众中了解实情、汲取智慧、获得力量。坚持加强调研,找好“麻雀”,深入剖析,既解决眼前问题,又注重长远发展。不断强化使命意识、争先意识和拼搏意识,把主要精力和全部心思用在谋事创业上来,崇尚实干,带头苦干,在工作中再谋新局面、再上新台阶。(三)群策群力,稳步扎实推进财政所改革。按照各自管理权限,进一步协调县委组织、编办、镇党委政府,明确分工、积极配合,形成合力,积极落实空缺镇财政和统计所所长任命配备。五、下一步工作计划全面加强“一事一议”项目和基层财政所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每一个项目做到“谋划科学、定位准确、管理严谨、程序明确、过程安全、质量优良、效益明显”。继续不断深化主题教育常态化,坚决从严治党,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全面提升党员党性意识和服务群众能力,树立勤政廉洁、无私奉献和热情服务的良好形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调整和完善镇财政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以“抓基础、补短板、强优势、重监管”为目标,全面加快15个镇财政所“机构有序化、队伍专业化、制度规范化、监督常态化”工作机制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