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塔区> 延安市新区第一幼儿园

延安市新区第一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04-01 09:21
单位名称 延安市新区第一幼儿园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幼儿保育、幼儿教育。
住所 延安市新区北区杨家岭花苑
法定代表人 王萍
开办资金 1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新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2.3万元 369.45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新区第一幼儿园.公益 从业人数  6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我园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2023年度业务发展情况报告如下:一、业务发展(一)高效园务管理管理科学高效,不断提升办园水平。一是规章制度健全。全面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能落实落地,形成制度汇编。二是管理机制运行顺畅。为科学、合理、规范管理园所,设立党务办、保教处、总务处三大部门,保教处分管教师发展中心,设立小、中、大三个年级组,总务处分管办公室和后勤处。各部门管理人员工作态度积极,对其所负责的业务板块清晰,业务技术熟练,工作“一口清”,任务完成及时、高效。各年级实行年级组长负责制。成立园委会、家委会、伙委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清晰管理网络,实现民主、科学、高效管理。三是常规工作规范化。全面推行闭环管理模式,各部门开学前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安排有关工作,开学后严格推进各项计划落实落地,根据工作需求适当调整计划,学期末认真进行工作总结,及时反思不足,确定努力方向,做到各项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总结、有反馈。坚持每日晨会有要求,每周例会有安排,每月部门有计划,用科学的制度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用有力的措施激励各部门争先创优。量化考核和柔性管理并举,张弛有度,增强教师积极性,培育竞争意识,不断提升工作效能。加强常规档案管理,做到分类科学、装订规范、目录分册、查找方便。(二)科学保育教育创新保教理念,全面提升幼儿素质。一是坚持原则。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坚决执行党和国家教育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纲要》和《指南》精神,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二是遵循规律。以幼儿成长规律为依据,充分体现动静交替、保教结合的原则。分层次设置成长目标,注重细节管理、规范流程、师幼互动、习惯培养。严格规范幼儿园教学内容,严格把控课程设置,不举办任何形式学前班,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开展拼音、写字等小学化内容的教学活动,科学地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摒弃小学化倾向,促质提素,确保幼儿健康成长。三是立足实际。注重优化以校园文化、户外场地、功能部室、区角等为基本要素的育人环境,让幼儿园的一草一木都承载育人功能,每一面墙壁都会讲育人故事。四是家园共育。成立家委会,建立家园共育群、家园联系栏等,为家长、教师搭建交流探讨的桥梁;开展家长学校、家长会、面访、家长进课堂等活动。与延安市新区第一小学、清华附小等小学进行沟通,组织幼儿及家长“走进小学”,通过“小学课堂初体验”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各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和特色课程,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认识,缓解择校、升学焦虑,实现幼儿园与小学有效衔接的目的。五是卫生保健。根据卫生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规定,结合园情,制定本园卫生保健制度。配备专职保健员,制定严格科学的卫生检查制度,每天进班巡查指导,联合保教部门每周定期对班级及公共区域进行联合检查,并进行评比、考核等。落实《常见病病预防与管理制度》、《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制度》、《卫生与消毒制度》、《健康教育》等相关制度,建立营养性、常见病、传染病等记录表册,通过卫生保健宣传栏、微信平台、广播等形式宣传预防常见病和季节流行病常识,定期对保教人员开展健康讲座,做到疾病人人知晓、人人预防。(三)紧抓安全管理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健全制度。落实园长安全责任制,成立了以园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主管副园长为食品安全总监,总务主任、厨师长、厨房管理员为食品安全员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根据我园实际情况建立了食品安全管控清单,实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构成了食品安全责任到人,齐抓共管,层层把关的管理模式。健全幼儿园安全应急预案并开展“一月一主题”演练活动。建立校园周边整治协调机制,设立护学岗维护幼儿园及周边环境安全,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二是规范管理。1.成立膳食委员会,定期召开膳食分析研讨会议,评估幼儿膳食营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建立家长自愿入园尝餐、参观制度,让家长看到幼儿园真的膳食管理。实行园长尝餐、陪餐制,将食品安全责任第一人制度落到实处2.完善食堂设施设备,定期维护维修,建立台账,科学规范操作流程,在厨房张贴设备操作、货物验收、洗消、食材储存流程。食材实行定点采购,确保食材供应商资质齐全,具备食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件,坚持索票制度,保证能追溯到货源源头。食材日产日销,菜品有农药残留检验报告,肉类有猪瘟检测报告等,保证新鲜、卫生、安全。3.为了不让食品安全成为一句空话,每学期初幼儿园与厨房工作人员层层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食品安全卫生责任、安全目标以及奖惩条例等,强化教职工安全责任心。三是强化培训。1.后勤每月召开厨房食品安全会议,组织厨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规范培训、食品安全培训。2.每月召开校园安全会议,针对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每月联合保安公司对保安技能、规章制度进行培训、考核。3.保健医定期组织对全园教师进行卫生保健理论、技能培训,定期组织后勤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规定理论学习、事例研讨、技能比赛、园内科研课题等内容,强化责任感,使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4.每月利用微信公众号、LED屏、宣传栏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四是安全防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保障方针,建立安全值守制度,建立保安人员值班记录、节假日值班记录台账。房屋、设备、消防等安全防护巡查制度,食药管理制度,卫生消毒制度,严格执行幼儿接送和门禁制度等。1.每周对全园玩具设施、电气设备、消防器具进行安全大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并做到有登记、有反馈。2.每天对全园公共区域进行消毒,不留死角。3.把好“大门”严格落实门禁制度,出入人员要详细登记,接送幼儿做到手递手、做好提前接送幼儿台账。(四)强抓队伍建设教育为重,德育为先。我园持续加强师德师风专项培训。制定符合本园教师特点的队伍建设规划、学历提升计划、教师成长规划等,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师风征文活动、教育故事分享交流会、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全体教师重温《幼儿园教师十项行为准则》,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标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文件,观看师德师风案例视频,将师德建设落实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强抓技能,稳步提升。组织教师进行单项技能考核、教学能手大赛、保育技能大赛等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全体教师踊跃参加,专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以园所为单位的“同课异构”大教研,与其他幼儿园建立教研共同体等方式,评选先进、树立典型,搭建教师业务成长平台,打造专业型、研究型和创新型教师队伍。资源活用,硕果累累。为努力构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本年度在落实上级文件的基础上,我园积极宣传并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成果比赛,安全教育故事大赛等。截至目前,2023年的立项和结题课题一共15项。目前我园有区级教学能手6人,幼儿教师技能技巧大赛获省级奖项2人。(五)规范办园行为本年度我园进一步推进规范办园行为,落实科学保教措施。从抓好常规工作、丰富幼儿活动内容、增进家园合作意识等几个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开展日常工作,努力完成各项任务。以深入的常规督导,以观摩、研讨、交流、总结促教科研,以丰富多彩的家园活动给幼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六)结对帮扶共谋发展为了促进十六幼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园骨干教师与十六幼儿教师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并就日常教学中的困惑、教师成长等方面与十六幼进行沟通、交流与指导,效果明显。就一日常规工作的有效实施方面,十六幼的教师到我园进行了为期3天的跟岗观摩活动,并参与到教研共同体活动中,让被帮扶园的老师们更好、更真实地了解到我园日常的教育教学,更好更快地促进帮扶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得社会效益本年度,我园持续高水平发展,以秉承“红色摇篮”文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好好保育儿童”为办园理念,以“让每个孩子都成为那颗最闪亮的星”为办园宗旨。促进了幼儿园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持续提升,重视家长工作和宣传教育,汲取社会教育资源。在2023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获得先进集体称号,深受上级领导好评和家长赞誉。三、存在的问题教师队伍整体年轻化,近两年结婚生子较多,教师流失严重,人员稍显不足。四、整改措施多方协调担当,积极应对处理。积极与区教体局、人社局和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处理,积极与上级沟通协调人员与资金,及时补充教师,提高教师待遇,保证工作质量。2023年新城一幼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凸显了工作的扎实与细致,同时体现了创新发展思路。本着对幼儿高度负责,对自己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科学决策、凝心聚力、解决问题、服务师生、担当担责上下足功夫。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荣获2023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先进集体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