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平利县财政国库支付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参与拟订本县国库支付相关制度;维护财经法纪,办理预算单位财政直接支付业务;保障财政资金合法、合规及安全;组织县镇两级预算单位工资发放及代扣代缴业务工作;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负责预算单位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业务培训工作。 | |
住所 | 平利县城关镇新正街农行东城分理处旁 | |
法定代表人 | 罗玉华 | |
开办资金 | 3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平利县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39万元 | 28.5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平利县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加强业务学习。以预算管理一体化为中心,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旨在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提高财政云运用管理水平。积极参加省厅组织的财政大比武活动,参加省财政厅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通过大学习,大比武、大培训,工作作风得到了改善,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2.做好监控平台业务审核及报表工作。一是确定重点项目,加强管理,选取了困难群众救助、就业补助、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人居环境整治四个项目开展重点监督。二是依托监控平台,切实履行监督,自7月份监控平台正式运行以来,除定点触发预警外,共产生预警数据6231条,其中黄色预警5633条,红色预警590条,灰色预警8条。黄色预警由单位自行判断处理,红色预警由支付中心业务人员与单位电话核实并上传资料后,打印《动态监控事项问询(交办)单》,交业务股室判断协查,无违规的予以放行,违规数据予以禁止。三是强化问题整改,发挥警示作用对省厅返回的疑点数据,经分析判断后对违规数据下发《整改通知单》,标明整改方式,限期整改,定时跟踪问效。对发现的违规问题,除要求问题单位整改外,同时向其他相关单位或业务股室发出提醒函,避免其他单位再发生同类错误,起到“整改一起、警醒一片”的作用,让监控工作发挥更大的蝴蝶效应。通过对监控平台预警数据处理,也使得各单位财务领导及财务人员从主观意识上,对规范财务行为、正确使用财政资金有了足够的重视,为提升全县综合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3.按月审核工资台账,确保工资及时准确。根据财政云系统中各单位报送工资数据,通过上月数据对比,掌握各单位人员及工资变化情况,并与单位调资文件、人员变动等资料进行核对,对工资数据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核,确保人员工资准确无误。4.完善退休人员数据信息。对于到龄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当月即做在职转退休处理,而县养老经办中心则未及时办理接收,因此,财政云工资模块退休人员与养老经办中心系统人数总是不符,存在时间差。且台账系统里只有人员数据,没有退休费数据,始终是不完整。今年我们与养老经办中心加强联系,督促及时办理接收,在财政云及时登记和修改退休费数据,及时登记增人减员,最大程度做到人员和数据精准。5.建立特殊工种岗位提前退休人员动态管理台账。按照县政府办公会议精神,将我县改制企业特殊工种岗位提前退休人员纳入工资代发。这项工作涉及全县98人,从2021年2月起陆续进入,到2037年11月全部退出,跨度长达17年。这些人进入财政云工资台账的时间不同,退出的时间也不同,而作为提前退休人员进入台账,财政云系统不可能再按正常员工来提醒其退休。对这类特殊人员,只能单独建立台账,既要追踪其进入时间,又要盯紧其退出时间,实行动态管理。6.关于理顺三个林场、供销社、原电影院干部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摸底清算工作。按照省人社厅相关政策要求,为进一步理顺城镇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做好养老保险本金缴纳及退休金待遇领取清算工作,同县人社机关事业养老经办中心沟通协调,多次深入改革单位,按照“先认定,再清算”的原则,逐人摸底,收集印证资料,为确保在职和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和养老保险待遇发放顺利衔接奠定扎实的基础。7.做好拟纳入监测对象信息比对工作。今年,平利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月发送两批次监测对象名单,要求对名单中人员及家庭资产等信息进行比对。今年一共对23批次889名监测对象名单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信息比对。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协助国库股审核盘活县本级单位存量资金,对县镇两级各单位往来资金存量进行分析,按照时间和用途确定盘活项目,并将盘活存量资金收回财政,共计盘活存量资金6126万元,有效解决了闲置资金趴窝现象,一定程度缓解了财政资金压力,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2.及时计算人员经费,确保追加经费准确。将调资批复、工资基金转移单、工资分配介绍信、退休审批表、死亡抚恤金等相关资料按月及时登记并计算追加经费,确保准确无误。全年办理新增人员252人,追加经费811万元;在职转退休等减员259人,追减经费1405万元;死亡人员98人,追加抚恤金丧葬费1098万元;人员调动377人,追减经费112万元;办理零星增资1901笔,追加经费1023万元;艰苦边远津贴603笔,追加经费419万元。办理三保类支出预算缺口资金49万元。办理202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奖资金,按照单位考核等次及相应的奖励标准,追加目标责任考核奖及配套住房公积金1073万元。办理2022年度教师奖励资金968万元。3.核查遗属精退人员,及时清理吃空饷。组织对县镇两级所有单位遗属精退人员进行核查,共核查减少67人,其中:死亡49人,不再符合领取条件的7人,无法联系采取暂停发放措施的11人。追缴超额领取的补助资金52458元,节约财政资金135272元。4.继续指导单位财政财会业务,单位会计业务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了政府会计制度的规范运行,助推了财政云系统在全县的推广运用。5.做好其他工作。协助做好2024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和编办核对各部门单位编制情况,提供精准的人员台账基础数据,核对预算公式设置的准确性;协助老县镇、采购中心完成审计整改及账务指导工作;深入乡村建设服务公司调研财务运行情况;做好新入职干部“传帮带”工作。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面对翻倍的业务量,业务人员严重不足;二是财政云各环节之间联系不紧密,存在脱节现象。改进措施:一要加大业务学习和培训力度,着重提高会计业务人员素质,使其尽快能独当一面,挑起大梁。二要加强各股室和预算单位沟通和联系,发现并解决存在问题。三是通过招考或者人员调配尽快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人员台账审核更加注重规范化。加强对单位上报工资业务的指导工作,努力提高各单位人员业务水平,同时对业务流程、附件资料等提出详细的要求,促进业务规范化,提高工资数据的准确率。2.人员经费调整更加注重精细化。完善经费调整数据的测算工作,做到数据录入和审核工作相分离,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与预算单位做好对账工作,保证工资经费预算,兜牢“三保”底线。3.动态监控平台更加注重科学化。定期组织干部开展业务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综合分析能力,加强同业务股室的沟通衔接,更加注重专款使用,通过现有规则应用和线下检查发现问题,提炼更适宜、动态监控平台预警规则,提高监控效率和准确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