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巴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土地承包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农民负担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农村经济统计管理;农村合作基金会管理;农村经济体系管理;农经政策宣传。 | |
住所 | 镇巴县泾洋街道办事处环城路46号 | |
法定代表人 | 丁长海 | |
开办资金 | 28.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巴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0.36万元 | 29.0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截至11月17日,全县178个村集体经济2023年度收入共计3750.2万元,其中达到15万元以上的村173个,其中20万元以上的村41个,50万元以上20个,目前10个村集体开展了成员分配,共计分配2043户7340人,分配收益81.63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县17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共清查登记资产24.96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4.54亿余元,非经营性资产20.42亿余元。资产全部纳入资产系统管理,分类建立资产台账,落实好运营维护措施;自今年3月全省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启动开展以来,截至11月17日全县178个村(社区)共清收集体经济合同6806份,村均清收合同38.2份,涉及合同金额1.56亿余元。经过逐份审查,共审查出问题合同2942份,占审查合同总数53.6%,其中程序不合规合同2317份、超期合同260份、合同价款不合理合同523份、违约合同1293份、违法违规合同138份、其他问题合同247份。经过梳理汇总,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要求后,分类开展问题整改。同时组织法院、司法等部门专业法律人员,修订完善23类集体经济示范合同文本下发镇(街道)村(社区)参照使用,指导规范整改。目前已完成问题合同整改2735份,收回集体土地面积300亩、追缴合同欠款1231.11万元,向纪委监委移交违规违纪线索2条,有效维护村集体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将村集体纳入产业项目申报主体,2023年,中省财政衔接资金下达全县5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资金4712.5万元,实施种养、加工、农家乐及民宿等产业目68个;今年3月,由相关部门,分组分片深入8个镇27个村,开展深入调研,对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了建议意见;认真落实《镇巴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村干部奖励挂钩暂行办法》,截至目前,全县3个镇12个村为80名村干部发放集体经济发展奖励资金20万元;分两期组织相关人员共99人,赴浙江大学开展学习培训,通过理论授课和现场教学相结合方式,开拓了眼界和思路,为我县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组织编写了集体经济发展相关知识明白卡500份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知识问题6000册,发放到镇村,供镇村干部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全年共召开培训会5场次,培训镇村干部420人次;开展联村共建,以镇带村,带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目前11个镇共投入资金1900余万元,开展了运营,增加集体收益112万元;组织20个镇(办)对178个村“两委”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开展了任中审计,共审计村干部198人,其中村两委负责人与村集体负责人一肩挑172人,审计资金总额30882.51525万元;制定《镇巴县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绩效评估办法》,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和实行月调度和季通报制度。加快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工作,与测绘公司做好数据移交,确保档案齐全规范完整;按要求对县仲裁委“一庭三室”硬件等进行优化完善,对各类仲裁业务相关的制度进行整理上墙和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落实,并通过省级评估;开展仲裁员和仲裁业务培训会2场次,外派学习仲裁业务5场次,共计培训人员180余人次;开展了仲裁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制作横幅5条,发放宣传单1200余份,法规书籍100余本,宣传报道4篇,接待群众政策问询60余人,口头化解群众土地矛盾纠纷4起;参与土地权属纠纷行政案1宗;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全县土地流转累计面积为131833.77亩,流转率为25.8%,本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133.92亩;今年全县共审批农村宅基地133宗涉及农户460户,审批面积26.4662亩。全年指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创建县级示范社10家。截至第三季度末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964家(其中:县级示范社42家,市级示范社8家、省级示范社5家、国家级示范社2家);今年新增家庭农场17个,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全县家庭农场累计达到198个(其中县级示范及家庭农场20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8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8个)全部纳入名录管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全县178个村集体经济2023年度收入共计3750.2万元,其中达到15万元以上的村173个,其中20万元以上的村41个,50万元以上20个,目前10个村集体开展了成员分配,共计分配2043户7340人,分配收益81.63万元。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现有人员力量和业务能力不能满足现阶段工作需要,缺乏工作经费,农经业务指导不足。二是土地承包日常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信息变更、遗失补发等常规管理工作,需长期聘请专业测绘公司协助开展,目前无经费,且省市无统一操作规程,目前相关工作未能开展。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有待加强。改进措施:加强对农经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重点就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进行全方位培训。进一步增强全县农经管理体系化建设,吸纳更多业务精、干劲足的工作人员,确保农经各项工作水平能更上一个台阶。四、下一步工作打算按照省市要求,扎实做好2023年度集体资产清查。持续加强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培训力度。全面推进集体资产日常监管。强化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规范宅基地审批管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