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黄龙县柏峪国有生态林场(黄龙县柏峪木材检查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国有林场,促进林业发展。组织制定林场林业建设发展规划、计划;森林资源管护、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林木采伐、木材经营加工、征占用林地勘察、申报;木材运输证件查验;野生动植物和林产品运输查验。 | |
住所 | 黄龙县柏峪乡街道 | |
法定代表人 | 王云龙 | |
开办资金 | 149.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黄龙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4.63万元 | 204.1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1、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是一项常态化工作,也是保护森林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更是我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并始终将此项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结合我辖区自然地形地势、人口分布及林分状况、行政村和林班划分,制定详细的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分解表,层层签订森林防灭火及森林资源管护目标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山头、地块,2023年共签订各类森林资源管护责任书357份,(特殊人员监护责任书11份,单庄独户责任书3份,集体林管护责任书16份,护林防火承诺书327份),坚持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制度,并建设有专人管理的防灭火预警监测,防火视频监控室。及时调整领导小组并补充应急扑火队队员,维修各类防火器具,逢会必讲护林防火,时刻紧绷防火弦。2、大力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工作,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我场积极开展春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森林防灭火宣传月、清明节文明祭祀、“五一”平安出行、打击森林草原违法用火以及火灾隐患排查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大巡查与宣传力度,通过流动车辆宣传、发放宣传单、分发宣传生活用品、张贴宣传标语、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播放护林防火条例、巡查员走村入户宣传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并在人口密集区域设置防火宣传咨询点,设立入山登记卡点,播放大喇叭,营造了浓厚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氛围。2023年,森林防火设施和宣传投资50余万元,设置大型钢架结构宣传牌、设置太阳能语音杆、护林防火监控系统一二期、印刷宣传标语、宣传抽纸、宣传纸杯等。通过各类宣传形式,出动防火宣传车辆650余车次;悬挂防火彩旗100余个,发放防火宣传单8000余份、宣传纸杯6000余袋、宣传抽纸12000余盒,张贴防火戒严令80余份,受教育人次达11000余人。3、加大火源管控力度,严防各类野外用火。特别是在春节、清明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期间,我场及时召开专项主题安排部署会议、制定实施方案、开展专项活动,做到事前有安排,事中有检查,事后有总结,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清明节期间,我场以“四个一”工作成效为基础,对辖区内422个坟头点、1246座坟头墓地进行精准监管,以责任区域为依托,落实防火巡查责任人,加大巡查力度和密度,并在重点区域设置六个宣传点,加强对过往车辆及上坟祭祀人员扫码入林的登记检查,严禁携带火源进山,严禁燃烧香烛、烧纸钱、放炮等祭祀活动。(二)林政资源管理工作。1、成立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参加林政资源保护及执法等相关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制定了林政资源管理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对辖区内的乱砍滥伐林木、非法运输木材、无证采伐、非法征占用林地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行为,做到严密监控,设立举报电话,一经发现,严厉处罚。结合我场辖区情况,大力开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宣讲,以此来提高广大群众保护森林资源意识,充分认识到一旦破坏森林资源,必将受到严重后果。2、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野生动物生息繁衍行为。我场按照县相关活动通知要求,集中开展了以“湿地-地球之肺”为主题的湿地保护宣传活动、“爱鸟始于心,护鸟在于行”主题的爱鸟周宣传活动及“清风行动”等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大力宣传滥捕滥猎野生动物的危害。定期排查辖区内农家乐,禁止违法饲养、猎捕、贩卖、食用野生动物,严厉打击违法交易行为。组织人员通过安装红外相机,设立投食点等措施,严密监控辖区野生动生息繁衍情况。(三)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制定专项实施方案,组织技术人员,对辖区内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进行拉网式调查,3月份完成了对辖区内松材线虫及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的病虫害普查监测,并设置病虫害观测样地,购置并悬挂美国白蛾、大小蠹虫诱捕器,指派专人实时监测辖区侧柏类树木的病虫害观测。委托林业有害生物专业机构,对辖区内病虫害、鼠害进行了全面监测调查及防治工作,总投资26余万元。安排专人对虫情进行实时检测记录,8月份再次对我辖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为期两月,巡查登记上传73次林地小班、80个信息采集点,完成对死树的勘察、照片拍摄等工作,顺利完成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秋季普查工作。柏峪检疫检查站严格把关,清查异地调入松木及其制品的来源渠道,查验《植物检疫证书》,是否货证相符,对无证调运、带疫调运以及调运来自松材线虫病疫区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并及时销毁松木及其制品。经监测排查,未发现有害生物病虫害的情况。(四)封山禁牧工作。在2023年工作过程中,为了维护生态安全,持续巩固全县造林绿化和退耕还林成果,扎实推进封山禁牧工作,我场及时展开工作前动员,就如何落实好封山禁牧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提高干部职工意识,将工作内容细化,责任落实到人,为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根据实施方案的时间节点顺利开展工作,通过不懈努力,本年度无违法放牧行为的发生。(五)林业工程完成情况。截止目前,完成了2022年延安市渭北地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10000亩封山育林工程,封育碑、宣传牌、机械围栏、界桩、补植补播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已全部按设计要求实施完成。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全年出动防火宣传车辆650车次,投资50余万元,设置大型宣传牌,太阳能语音杆,森林防火监控系统,刷新宣传标语和宣传牌21块,悬挂防火彩旗100余个、发放防火宣传单8000余份、宣传纸杯6000余袋、宣传抽纸12000余盒、防火戒严令80余份,受教育人11000余人次。结合“一场一图”对辖区坟头分布情况登记造册,对上坟祭祀实行电话销号制度,从而做到对辖区内422个坟头点、1246座坟头墓地进行精准监管。2、签订各类森林资源管护责任书357份,其中签订护林防火承诺书327份,特殊人员监护责任书11份,单庄独户责任书3份,集体林管护责任书16份,一年来没有发生破坏森林资源的重大案件,取得了全年无森林火灾的成绩,确保了辖区森林资源的安全。3、委托林业有害生物专业机构,对辖区内森林病虫害、鼠害等进行了全面监测调查及防治工作,总投资26余万元。4、完成了2021年林业重点工程5000亩的封山育林人工补植任务;完成了2022年10000亩封山育林封育碑、宣传牌、机械围栏、界桩、补播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完成了2024年落地上图上报工作。三、存在问题。1、护林防火工作难度大。由于多年来林木枯枝落叶和荒草较多,人员流量大,火险隐患多,监测预测网络不健全,交通、通讯工具短缺导致我场护林防火工作的难度剧增。2、林场队伍落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3、资金短缺,影响工作正常开展。一是无防火经费预算,防火宣传费用较高,无资金列支;二是病虫害防治无资金,加之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条件有限,达不到拨点除源的目的。四、整改措施。积极争取中、省、市的项目扶持资金,建立健全森林草原防灭火监测预测网络、交通、通讯等,以及防火经费、有害生物防治等费用的争取工作,逐一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以保护和培育天然林资源为核心,全面做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封育、抚育、造林任务。2、加强护林防火和林政工作,层层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制和管护责任制,继续实行划片包干式的管理方法,加大对各类人员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强化重点时段防火工作措施,杜绝森林火灾和毁林现象发生。3、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有害生物防治检测工作。严查各类乱捕乱猎行为;加强对各类林业有害生物病虫害的排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除灭,争取达到不蔓延,不扩散。4、科学开展2024年森林督查、林业重点工程及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监测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提供科学依据。5、积极完成林场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打造标准化国有林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