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巴县金融工作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县金融工作办公室是县政府负责金融监督、协调、服务的办事机构。负责贯彻执行国家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督促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金融等工作的决定决议和工作部署;负责全县融资性担保机构和民营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镇巴县新城街016号 | |
法定代表人 | 马孝锋 | |
开办资金 | 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巴县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9万元 | 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作(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1.组织辖内各金融机构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常规性开展非法金融活动线索摸排。2.积极组织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6.15防范非法集资金融知识宣传日”“预防非法集资宣传月”“金融知识普及月”等线上线下活动。联合县电影公司在全县各镇(街道办)村(社区)播放预防非法集资宣传短视频、语音预防播放,累计播放1000多场次,发放预防非法集资宣传册(折页)5000余份、倡议书3000余份。辖内各金融机构各营业网点充分利用LED显示屏和一幅新型三面翻大型户外广告24小时持续滚动播放预防非法集资宣传教育警示标语。2023年累计发送手机短信进行预防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和温馨提示5.3万余条。3.紧盯12337平台和陕西省非法金融活动监测预警平台,若有转报疑似线索,及时跟踪查办。4.开展地方金融组织专项检查。按照开展地方金融组织专项检查的统一要求,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对辖内2家地方组织金融机构营业驻地进行了实地核查。(二)金融服务镇巴县乡村振兴创新示范。2023年,各银行保险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及产品、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建设镇巴县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试点”的工作要求,聚焦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积极探索银行业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有效途径,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其中4个县域分支机构各项贷款增速高于其市分行增速;涉农贷款较年初增速8.14%;普惠型涉农贷款较年初增速7.24%;普惠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速22.58%;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率达100%;特色农险品种达到12个;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26.91亿元,同比增长17.93%,赔付支出873.45万元,同比增长21.06%。(三)入企问需金融服务活动。2023年筹建了陕农担镇巴办事处,自运行以来,联合县内各银行机构,抽调专人组成工作专班,深入各镇(街道)、企业进行贴息政策和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宣传等入企问需金融服务活动。办事处累计摸排136户企业融资需求9230万元推荐给各银行机构,各银行根据摸排提供的融资需求信息,深入企业开展走访,实行精准对接,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分析研判,一对一辅导、点对点制定“一企一策”融资方案。截止2023年12月末省农担公司为我县企业及个人提供在担余额188笔7814万元,其中:省财政贴息业务94笔5109.5万元,贴息102.19万元。办事处被评为2023年陕西农担系统优秀组织奖。(四)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坚持把支持产业发展作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鼓励银行建立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创建培育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对信用镇、村涉农实体和农户给予贷款利率优惠。截至12月底,已创建信用镇2个,信用村32个;农户建档60229户、授信签约19988户,授信14.45亿元,用信9.82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174户,授信92户,授信1.51亿元,用信1.39亿元。各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了“惠农E贷-中药材贷”等9款镇巴“接地气”创新贷款产品;创新推出了“镇巴腊肉地理标志保险”等5款创新保险产品。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3年以来,我县各项金融业主要指标成效显著。2023年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9.07亿元,较年初净增10.03亿元,同比增长8.43%,增速全市增幅排名第九;各项贷款余额52.72亿元,较年初净增7.89亿元,同比增长17.6%,高于全市各项贷款4.99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第六;金融业增加值完成3.67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全市排名九;存贷比为40.85%,较2022年末提高3.19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六。保费收入1.65亿元,较去年减少0.42亿元,同比下降20.28%。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5212万元,较去年净增805万元,增长18.27%。全县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实现“双增长”,存贷比接近全市43.45%平均水平,实现了全县金融业稳健运行。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协调和服务不是很到位,搭建政银企现场交流次数少,到园区入企业进农户实地走访偏少,送金融服务上门不足。(二)改进措施。进一步强化协调和服务工作,适时举办政银企交流座谈会,坚持常态化开展进知解活动,深入园区、企业、商户、农户,多了解企业、群众融资困难,坚持上门送金融服务。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严格贯彻落实《陕西省地方金融条例》,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和最后贷款人责任。严格贯彻落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陕西省〈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实施细则》,建立群众自发、广泛参与的监测预警机制。(二)继续做好提升优化营商环境、亲商助企、抓工业促消费、服务业倍增、政银企对接、金融知识培训、融资服务、协调、对接和保障等各项工作。(三)按照《金融服务镇巴县乡村振兴创新示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积极协助配合开展好创新示范试点各项工作,力争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试点县建设工作中继续取得更好的成绩。抢抓省财政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通过省农担公司提供融资担保贴息2个点的优惠政策机遇,努力降低融资成本。(四)根据金融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情况做好各项衔接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