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巴县> 镇巴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镇巴县农村能源环保工作站)

镇巴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镇巴县农村能源环保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4-03-31 22:10
单位名称 镇巴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镇巴县农村能源环保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农业技术传播和科学普及工作;承担全县所有贫困村产业脱贫的培训任务;负责农村能源建设、农业环境保护与监测,组织实施中省、市的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和农业环保项目。
住所 镇巴县泾洋街道办环城路46号
法定代表人 刘兴松
开办资金 290.4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巴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0.55万元 298.4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强化统筹推进,全面提升农民科学素养。一是高效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全面完成2022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培育高素质农民191人,完成年度培育任务的103%,通过市级绩效评估验收。认定高级职业农民2人,中级职业农民16人,初级职业农民191人,全县职业农民人数达1219人(其中高级职业农民30人、中级职业农民105人、初级职业农民1084人)。积极开展2023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制定印发《镇巴县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任务、进度安排、保障措施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二是积极开展示范引领推荐。组织教师和高素质农民参加各级培训及赛教活动。范本翠、袁敏、何伟、程开平被认定为市级高素质农民领军人才,高素质农民范本翠获省级“最美巾帼新农人”,张江红教师在“汉中市农广校教师说课比赛”与“全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说课比赛”获二等奖;认定县级农民田间学校16家,推荐陕西镇弘蜀乐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8家县级高素质农民田间学校为市级高素质农民培育田间学校。(二)聚力服务保障,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一是产业技术服务有序推进。印发《镇巴县2023年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指导员实施方案》,建立产业指导员制度,依托产业技术服务110指挥中心平台,全面统筹、组织、整合各类技术资源,围绕全县“4+X”产业发展需求,组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专家服务团1个,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技术指导组8个,在全县178个行政村(社区)中建立一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指导员队伍,深入基层积极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全方位开展技术服务培训累计112场5788人次。二是强化致富带头人培训。印发《关于印发2023年致富带头人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组织致富带头人培训五期,培训致富带头人505人,各致富带头人围绕“4+X”产业积极发展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7941名脱贫群众及三类人群增收致富,带动人数较上年增加689人。三是扎实开展专项科技培训。积极申报年农村基层干部、产业致富带头人及农技人员培训项目,争取培训资金25万元,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产业致富带头人及农技人员培训2期,培训农村基层干部、产业致富带头人和农技人员110人,针对农村劳动力开展种养实用技术和实践操作技能短期培训56场2570人次。四是强化驻村帮扶工作。对全村101户脱贫户、10户“三类人群”(均解除风险)的包联责任进行了优化调整,安排16名干部结对帮扶脱贫户45户和“三类人群”4户,通过832平台以及帮扶干部自行采购等方式,采购农特产品1.3万元。扎实为民办实事,筹集资金1.3万元慰问“三类人群”及驻村工作队。为解决青岗坪路段群众夜间安全出行问题,筹集资金3万元,在青岗坪垭口路段两旁安装路灯15盏。(三)以质量提升为突破,抓好开放大学沼气安全工作。一是规范教学机构设置。“陕西开放大学镇巴县学习中心”正式授牌成立。二是拓招生促发展,稳固办学根基。在做好“以评促建”工作的同时抓好学历提升工作,全年共招收学员共130人,其中专科85人、本科45人,2023年完成学习毕业84人,现有在籍学生356人。三是树牢农村沼气安全保障。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镇办检查沼气工程24处,户用沼气735处,对检查出的问题,现场与业主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整改措施、消除隐患,全年实现零事故发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培育2022年高素质农民191人。完成年度培育任务的103%。2.开放教育全年共招收学员共130人。3.认定2023年初级职业农民346人,全县职业农民人数达1567人。4.组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专家服务团1个,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技术指导组8个,配备产业发展指导员315名,开展产业技术服务112场5788人次。5.培训致富带头人505人,累计带动7941脱贫群众及三类人群通过发展产业增收。6.筹集资金1.3万元慰问“三类人群”及驻村工作队。为解决青岗坪路段群众夜间安全出行问题,筹集资金3万元,在青岗坪垭口路段两旁安装路灯15盏。7.对全县735口户用沼气池和24处大中型沼气工程进行了全面检查。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民参与培训意识不强,在工作安排上存在不足;2.职工知识、技能急需更新。改进措施:1.加强宣传力度,帮助其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2.树立干部职工端正的学习态度,加强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强化责任意识、进取意识,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工作提质增效,注重干部作风纪律。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全力抓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计划培育高素质农民200名,培育认定县级农民田间学习10所,市级农民田间学校5所,省级农民田间学校1所,加强名师、名课件建设。(二)持续抓好产业技术服务。充分发挥产业技术110指挥中心平台优势,结合全县“4+X”产业发展布局,瞄准脱贫村、脱贫户及三类人群技术需求,因户施策,组织产业发展指导员和技术服务小分队,全方位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三)强化致富带头人培训。着力解决致富带头人和村级产业项目缺位、项目联农带农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按照每个脱贫村不少于3名,带动人数不低于上个年度的要求,培训一批扎根农村、发展农业、增收致富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四)抓实农村沼气隐患排查整治。组织各镇、村全面开展农村沼气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消除隐患,实现全年零事故发生。(五)持之以恒抓好内部管理。持续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学习认真查摆问题,及时整改,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深刻反思,激情干事,勇于担当作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