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黄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黄龙县健康教育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群众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疾病监测,疾病防治研究,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卫生防疫培训与技术指导;健康教育,健康知识宣传、咨询,健康教育效果监测与评估。 | |
住所 | 黄龙县中心街 | |
法定代表人 | 贾文虎 | |
开办资金 | 316.2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黄龙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6.74万元 | 121.0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中心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儿童免疫。我县坚持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规范免疫规划接种点各项工作,坚持对基层接种人员定期培训和指导检查。3-5月份开展了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补充免疫工作,共摸底儿童925人,应种906人,实际接种877人,接种率为96.80%。4-6月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2014年以后出生儿童免疫规划疫苗迟种漏种补种工作,共查验了3518名儿童,补种61人82剂次。8月份对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业务进行了培训,开展了托幼机构儿童及小学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和补种补证工作,查验幼儿园11所,小学8所;共查新生1651人。(二)传染病管理。一是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要求,加强了法定传染病登记报告和现症病人的隔离治疗工作。全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8种104例,报告发病率255.72/10万,发病率比去年同期上升141.86%;报告丙类传染病3种104例,发病率为255.72/10万,发病率比去年同期上升372.72%。二是加大疫情监测力度,防止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针对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严格落实专病专防政策,制定完善应急预案,积极指导各学校、敬老院、医疗卫生机构等关键单位场所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四是认真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结核病业务培训186人次;利用“3.24”宣传月开展了宣传、咨询、“六进”活动,发展结核病防治“百千万志愿者”100人,已注册成员20人,组织团队宣传2次。9月份对秋季入学新生及教职工进行了结核杆菌潜伏感染筛查2118人;结果阳性31人,全部进行了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或排除活动性结核。通过结核菌素试验对3036名65岁以上老人及糖尿病人开展了结核杆菌潜伏感染筛查工作,未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例。五是规范开展艾滋病性病防治和管理工作。全年共为3678名自愿咨询者进行了HIV初筛检测。我中心坚持每月对监所在押人员采血免费进行艾滋病初筛检测,共采血检测123人。六是按照国家病媒生物监测标准要求,定期开展了常规老鼠、蟑螂密度监测各4次,成蚊、幼蚊和蝇类各5次,监测结果及时上报县爱卫办,并提出防制建议,为除“四害”工作措施的落实提供了科学依据。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份分单月开展了6次野外环境钢板夹捕鼠,实施了鼠生态病原学监测工作。累计监测野外环境老鼠130只,监测结果显示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群,携带病原包括巴尔通体和汉坦病毒。(三)地方病防治工作。一是碘缺乏病监测调查点,共采集了群众食用盐和尿各315份,全部完成检测,全县碘盐覆盖率为100%,合格碘盐率97.14%,合格碘盐食用率97.14%。二是开展大骨节病监测全覆盖,对全县7-12周岁儿童(常住人口)进行了临床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体征。三是开展了克山病病例监测工作,共搜索到疑似病例3例,经省级专家会诊排除克山病。四是9月份完成了135名地方病患者生存质量评估问卷调查工作。五是严格按照省级监测点标准开展布病防治工作。将历年布病高发的白马滩镇、界头庙镇确定为固定监测乡镇,开展相关培训讲座及宣传教育,对2个乡镇的家畜养殖户进行了人间布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四)慢性病和精神病管理。2023年全县35岁以上居民首诊29873人,测血压29330人,测血压率98%;高血压患者建档4966人,健康管理率50.75%,规范管理人数3941人,高血压规范管理率79.36%,血压控制人数3659人,血压控制率73.68%。糖尿病患者建档1278人,健康管理率33.93%,规范管理947人,糖尿病规范管理率74.10%,血糖控制人数881人,血糖控制率68.9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档290人,网报290人,检出率7.04‰,规范管理284人,规范管理率达97.93%,治疗率96.55%;开展肿瘤登记上报81人;全人群死因报告378例;心脑血管事件上报328人,监测覆盖率100%。慢阻肺患者登记报告49人。(五)健康教育工作。一是紧密结合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和各类卫生主题宣传日活动,共印发各类宣传15种19404余份,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232次,举行各种宣传咨询活动97次,咨询活动受众人2491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14期,受众人3370人,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117期。二是县疾控中心还持续与县电视台开办了《卫生与健康》电视专题栏目,组织开展了健康知识进校园活动。三是9月份组织开展了全县居民健康素养调查,调查覆盖了4个乡镇10个村(居)委会共500人,调查显示全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4%,较上一年提高了3.88个百分点。四是在已建成的穆柯寨健康步道基础上将健康步道沿河拓展延伸至黄龙人公园,拓展延伸距离2000米,为全县群众营造更加良好的健身运动环境。(六)卫生监测项目。一是按照国家规定每月对县城居民饮用水质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对照国标进行分析评定,并将结果及时反馈有关监督部门。在3月份枯水期和9月份丰水期组织开展了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项目,共采集水样58份进行了实验室检验检测和系统上报,监测乡镇覆盖率达100%。二是3月份完成了6~36月龄以下婴幼儿国家人体生物监测项目。三是4月份和10月份分别完成了2022年度、2023年度学生常见病监测和健康干预工作。其中2022年度监测7所学校1971名学生。2023年度监测8所学校1929名学生。四是10月份完成了2023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共计监测10所学校1652名学生。五是11月份完成了2023年学龄儿童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共调查6所学校839名学生。(七)职业病防治管理。一是对6名职业性尘肺病病例开展随访与回顾性调查。二是开展了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对国家反馈的29家企业进行了核实调查,最终确定纳入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企业1家。三是对涉及制造业、电力、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危害进行了现状调查。开展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监测企业6家,监测结果显示2家企业符合职业接触限值,其余4家企业检测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情况。四是按期完成了全县放射卫生相关工作任务。(八)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政策。一是持续推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目前全县各乡镇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12410剂次,第一剂次接种40352,第二剂次接种39949,加强第一剂次接种28568,加强第二剂次3541。二是积极做好应急防控物资储备。目前库存储备疫情防控物资有外科口罩26800只,防护服1260套,隔离衣2500套,面屏330个,医用手套2800双,84消毒液200瓶,过氧乙酸消毒液120瓶,消毒酒精1280瓶。二、取得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建成地方病防治纪念馆、病媒生物防制科普馆及健康体验驿站向社会开放。陕西省地方病防治黄龙纪念馆是由黄龙县疾控中心于2018年发起筹建的一个以克山病防治为主题的专题纪念馆,投资300余万元,历时5年建设完工,于2023年7月19日正式向社会开放。二是圆满承办完成省级业务培训工作。3月1日受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委托,县疾控中心承办了国家人体生物监测(婴幼儿组)项目工作现场观摩会,雁塔区、神木市、扶风县组织人员实地学习观摩了监测现场的设置情况。7月18-20日组织承办了全省地方病防治巩固提升行动培训班,全省各地市、重点县区110名地方病负责人及业务人员参加了会议。7月24-29日组织承办了陕西省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推进会暨生态学监测技术培训班,全省各地市、重点县区150余名病媒生物防制负责人及业务人员参加了会议。三是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学习。先后派单位人员分别在全国克山病防治技术培训会、全省地方病防治工作启动会暨技术培训班、全省2023年病媒生物监测启动培训会、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会议、全省环境与健康工作研讨会暨技术培训班、全市疾控工作会议、全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培训会议上进行了工作经验交流发言。三、存在主要困难和问题。1、人员编制不足,专业人员严重短缺。中心现有人员编制22人,因人员编制少,现人员都是身担几项工作任务。2、疾控工作人员待遇低,影响工作积极性。3、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经费投入不足。四、整改措施。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业务经费及专业技术人才,加大疾病预防控制项目的宣传、培训力度,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升个人修养。对上级部门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整改,避免再次出错。五、下一步的工作思路。1、多途径加强疾病防控队伍建设。2、积极争取资金保障。3、持续开展争先创优。4、抓机遇促改革强素质。5、继续探索创新健康教育模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