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龙县> 黄龙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黄龙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31 22:02
单位名称 黄龙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提供综合性服务。负责民营经济工作综合协调。
住所 黄龙县石堡镇政法东路
法定代表人 屈海成
开办资金 39.0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龙县经济发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96万元 16.5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1.按时完成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工作。每月按时督促企业及时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系统、陕西省中小企业运行监测系统填报相关数据,已完成全年数据报送。2.开展“陕企通”小程序宣传推广和注册工作。为加强对“陕企通”的宣传推广,我单位整理“陕企通”服务管理平台企业用户操作流程并发送给企业,督促企业在“陕企通”注册绑定,便于其提诉求、查政策。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局、各乡镇开展“陕企通”注册宣传推广活动9场次,截止12月13日,我县注册市场主体共计852户。3.积极配合开展民营经济调研工作。根据省政协《关于开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和要求,积极配合做好省政协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工作。会同统战部、工商联等部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深入企业等方式,开展规上民营企业发展调研活动,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打好基础。4.积极落实民营企业“周解难”会议制度。为切实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对企业诉求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实现“企业有呼、政府必应”。截止目前,黄龙县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周解难”会议18次。二、取得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效益。1.市场主体稳中有增。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稳步发展,截止2023年12月14日,黄龙县共有市场主体6929户,其中企业1102户(私营981户),个体工商户565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71户。截止2023年第三季度,我县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4.8074亿元,占GDP比重33.5%,占比排名全市第四。2.增强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大力宣传民营经济对黄龙县经济社会发展、就业、财政税收、创新创业等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力量。整理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优惠政策包,采取“线上+线下”宣传模式,利用业务培训会、小微企业宣传日等积极开展政策宣传。3.法治环境不断健全。一是深入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在《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实施20周年之际,积极开展《中小企业促进法》和《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宣传活动。深入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工作,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二是开展“送法进民营企业”活动。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联合黄龙县司法局,开展“送法进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专项行动。截止目前,开展了2次送法进企业活动。三是开展知识讲座活动。8月22日,陕西树众律师事务所在黄龙县开展法律风险防范知识讲座,组织14户企业参加。4.不断改善融资环境。一是成立了黄龙县金财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由县财政局作为出资人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占股100%,全部以货币资金出资,真正满足了企业融资担保需求,有效解决了民营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使企业家们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二是开展降低融资费用工作。指导辖区3家金融机构与辖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项目进行对接,填写科技企业融资使用情况表和项目对接情况监测表。开展存量再贷款核查和再贷款调查,严查金融违规行为。三是组织召开政银企融资座谈会。4月11日,组织召开“早春行动”政银企融资座谈会,有效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邀请人民银行黄龙支行、各相关单位、各商业银行、部分中小微企业等主要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参会。共计10户企业参会,4户企业现场签约。5.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建立“1+4”平台常态工作机制。“1”是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整县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总调度、总协调,分解落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任务,定期汇总进展情况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落实。“4”是四个工作平台:一是建立完善“陕企通”诉求响应保障体系,及时归集、发布政策信息和服务动态,切实提升诉求响应率、问题办结率和企业满意率,截止目前,我县共上传涉企政策6篇,承接诉求4件,均已办结完成;二是发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作用,解决企业登记注册、项目审批备案等问题;三是完善生态产业园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主阵地的服务功能和专业能力,引导和吸引民营企业入园,加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培育创建,实现特色化、集聚化发展;四是用好“税务管家”服务平台,建立县级以上重点项目“税务管家”服务全覆盖,“一对一”直连企业,为企业做好税务服务。三、存在的问题。1.惠企政策落实仍需加强。一是惠企政策知晓度较低。部分企业对政策不够了解,个别民营企业对于减负降本、金融支持、创新支持等政策听说过但一知半解。二是惠企政策落实不够及时。各部门出台的企业扶持政策较多,许多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存在操作程序繁琐、兑付周期较长等问题,导致部分企业无法及时享受政策红利,政策预期与实施成效存在差距。2.“陕企通”注册工作推进较慢。按照要求迅速建立“陕企通”诉求响应保障体系,建立诉求响应专员。但是在市场主体注册方面推进较慢,有些乡镇和部门推进工作进度配合不力,导致我县注册情况不容乐观。四、整改措施。1.认真开展惠企政策宣传,利用会议培训、宣传日等积极宣传中省市各项关于涉企政策的宣传,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2.加强对“陕企通”服务管理平台宣传,切实提升各市场主体“陕企通”注册量;及时上传各项惠企政策,第一时间响应企业诉求,联合各部门为企业排忧解难。五、今后工作打算。2024年,我中心将全面落实各项鼓励扶持政策,努力促进县域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强化平台运用,保障民营企业发展。一是继续做好入网企业运行监测工作。每月按时督促入网监测企业及时完成部网和省网数据填报,确保全年监测任务顺利完成。二是加强“陕企通”服务管理平台的运用。加大对“陕企通”服务管理平台宣传,切实提升各市场主体“陕企通”注册量;及时上传各项惠企政策,第一时间响应企业诉求,联合各部门为企业排忧解难。三是合理运用“周解难”会议制度。及时有效回应企业诉求,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强化协调对接,积极疏通难点堵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2.积极落实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一是强化实干担当精神。积极贯彻落实各项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知晓度,将党和政府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深入人心、成效倍增。二是注重惠企政策效应发挥。建立政策梳理汇总机制,及时更新“政策包”,积极在广大企业中宣传,全力为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提供支持。三是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利用中小微企业宣传日、业务培训会等,积极开展中省市惠企政策宣传活动,对政策进行分解,让企业深入了解政策内容,便于享受政策。四是加快政策兑现速度。推动政策兑现“最多跑一次”,规定政策兑现时限,确保“五上企业”奖励、科技型企业奖补等一系列奖补措施发挥实质作用,充分发挥政策对民营企业的激励作用,帮助企业尽早实现减负,增强企业获得感。3.加大优质企业培育,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投入研发,支持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县域产业园区招引科技型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增强我县经济发展后劲。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