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黄龙县果业技术推广和产业营销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苹果产业发展服务。苹果生产科技、开发、生产和低产果园改造的管理和技术指导;苹果产业教育培训。 | |
住所 | 黄龙县农业局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贾龙 | |
开办资金 | 7.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黄龙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63.05万元 | 421.64万元 | |
网上名称 | 黄龙县果业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高效推动延安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点项目建设。1、万亩苹果高质高效示范带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在三岔镇、界头庙镇、崾崄乡重点实施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和防雹网搭建1万亩,配套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果园控草等技术。2、苹果产地集散交易市场建设。以三岔镇梁家山经济合作社冷库集群为核心,采取“小冷库+电商”模式,配套建设电商服务中心,形成苹果产地集散交易市场。目前,共建成机械式冷藏库0.5万吨、16个单体,选果间1761㎡,配备铁框6000个,油、电叉车各1台,小型选果线1条,信息采集系统2套,小型地磅1个,场地办公及业务用房214㎡,地面硬化2142㎡。二、积极推广优良砧穗结合栽培技术和芽变选育工作。大力推广青砧+优良品种矮化密植载培模式,品种包括秦脆、瑞雪、维纳斯黄金等品种,通过优良砧穗结合,提升我县苹果品种培优水平,全年共建成无支架矮密果园建设2000亩,以实现早果早产、省工省力、丰产稳产、高质高效的目标。同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加大芽变选育宣传力度,指导果农在生产过程中注意有特异表现果品、生长特性的观察,做到及时发现、重点关注,留住芽变选育种质资源。三、合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工作。1、黄龙县高质高效示范园创建及低质低效园改造提升项目是我县产业链重点项目。项目在三岔镇、界头庙镇、崾崄乡建设高质高效示范园4个,所有示范园完成屋脊式防雹网搭建、地布覆盖、果园种草、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及增施有机肥等工作,从整体上提高了果园管理和收入水平,示范园均完成省市验收组验收;在崾崄乡改造提升低质低效园100亩。完高质高效示范园创建有机肥施入400亩、防雹网搭建300亩,节水灌溉设施安装100亩,地布覆盖200亩。同时,在崾崄乡王家湾村、界头庙镇角家庄村完成低质低效园改造提升项目,完成青砧+秦脆、瑞雪、维纳斯黄金矮化密植分枝大苗建园100亩,苗木成活率达97%以上,并完成地布覆盖、豆菜轮茬、拉枝等管理工作。以上两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29万元。2、黄龙县旱作节水建设项目。2023年苹果产业链续建和新建重点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修复水源地并在1200亩果园内铺设滴灌管道,实现果园灌溉水肥一体化,并新建25m³软体水窖100个。目前项目已全面完工,完成滴灌管道铺设、地布覆盖1200亩,软体水窖建设116个,完成投资676万元。四、全力提升鲜果就地转化能力。苹果关联产业在我县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只有有机肥和格架系统生产厂家各1家。目前,与鲜果加工转化相关联的企业仅剩黄龙县三岔镇老戢纯粮酒坊,主要生产高度粮食酒,年设计产能600吨,全年转化鲜果1080吨。五、全面推动果旅结合产业发展。近几年我县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主要体现在乡村生活体验、研学、度假等方面,旅游景点主要分布在非果区。积极与文旅部门对接,加快推进苹果产业与瓦子街红色旅游、黄龙移民文化等融合发展,制定路线图,发展果园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创意农业、农耕体验融合的新业态,拓展增收渠道。年内新建成“美丽果园”3个,高质高效示范园4个,通过“双园”创建建立农旅融合新高地。六、积极推动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加快培育苹果生产性服务业,全力推进苹果社会服务示范县建设,有效解决劳动力不足、组织化不高等问题。结合我县实际实施了黄龙县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设备采购招标、公示工作,购置的78台(套)机械设备近日将配发到位。同时,为推动全县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建设,我县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安排界头庙镇积极申报《黄龙县果业社会化服务县建设项目》,利用市级衔接资金项目购置电动剪子30把、504拖拉机4台、除草机)4台、开沟施肥合土一体机4台、果园作业升降平台4台、自走风送式喷雾机6台。七、全力推动苹果“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一是继续推广延安苹果“十四五”18项主推技术,并结合“双园”创建实际情况,因地置宜开展相关措施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二是提升苹果生产水平,指导服务常态化。按照年初制定的《黄龙县2023年度周年果园管理培训方案》组建果业技术服务团队7个,分季节、按批次组织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指导群众,提高果农果园管理技术水平;三是持续实施“百千万”示范工程,全面推动挖改、间伐、精细修剪等措施落实,全面提升果园管理水平及双园创建水平。八、全面完成“双园”创建目标任务。市果业中心下达我县3个美丽果园、2个高质高效园目标任务,县中心积极对接乡镇、村组多次派技术人员对“双园”创建选址、技术指导工作进行全方位服务,3个“美丽果园”、3个高质高效示范园已通过省市验收并命名。“双园”创建果园全部完成防雹网搭建、地布覆盖、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果园种草等工作,整体达到相关验收标准。九、全面加快老园改造升级步伐。我县老园改造紧紧围绕苹果产业发展短板弱项展开针对性改造,完成果园间伐1034亩、高接授粉枝2.9万头、老园改造2140亩、推广“青砧+优良品种”、“3332”模式高质高效栽培2.3万亩。十、全面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县共建成防雹网5204.2亩,其中2022年底前建成平网62.3亩、屋脊网5091.9亩,超额完成市中心1000亩建设任务;针对花期冻害、冰雹等自然灾害,大力宣传果业保险政策,动员果农积极参保,扩大保险覆盖面和参保率,共完成苹果政策性保险13115.23亩;积极与长江期货公司,郑商所、人保财险陕西分公司合作实施2023年黄龙县苹果“期货+保险”价格保险项目,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其中县政府配套资金50万元、郑商所捐助25万元、果农自筹25万元,参保面积0.25万亩。十一、取得的主要效益。今年较去年苹果产值幅度较大,产值6.58亿元,有机苹果、富硒苹果、新优品种苹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高端苹果得到市场认可,苹果产业在各个方面都是稳定上升。十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的问题:一是果业重大项目规划储备较多,但能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产业链的优质项目落地较少;二是我县果农人均果园面积和从业人员年龄普遍较大,急需社会化服务解决用工难问题,但因涉及环节较多,质量、投入把控较难,仅在机械化服务方面有所突破,服务环节单一、效果有限;三是关联业发展不足,配套农资以外调为主,预冷冷藏、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以外包服务为主,关联产业发展滞后,关键环节薄弱;四是现有果业龙头企业以冷藏收购、大宗档口销售为主,细分市场销售能力不足、中高端市场占有率不高,带动产业链发展能力不强;五是三产融合度较低,果业金融、果业文化、果游观光等缺乏有效支撑,产业链条短,综合效益不高。十三、下一步工作打算。1、调整优化苹果生产结构。一是品种改优。合理优化早、中、晚熟品种结构,适度发展早熟苹果和晚熟苹果。按照“三改三减”(改品种、改树形、改土壤;减密度、减化肥、减农药)的技术要求,加快低效品种的替换。二是老园改造。在三岔、界头庙、崾崄三个乡镇精选密闭且管理和效益好的果园建设间伐示范点,总面积约100亩,实施分次间伐,2024年实施隔行整行间伐,2025年在整行间伐的基础上实施隔株间伐,达到间伐要求的计划每亩补助1万元,按照5000元、3000元、2000元分三年三次补助到位。三是创建“美丽果园”“高质高效园”6个。2、实施栽培模式示范提升。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在界头庙、三岔、崾崄苹果产业带建设单体面积100亩以上的苹果新品种优质化、防控绿色化、水肥一体化、生产机械化的高标准矮化苹果展示示范园1000亩,计划每亩补助5000元。新优品种包括秦脆、瑞雪、瑞阳、阿珍、富布拉斯、维纳斯黄金等,实现品种多元化发展。3、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新培育一批苹果种植业、加工业、流通业、社会化服务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一批苹果专业合作社、苹果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推动苹果产业企业实力总体大幅提升。加快发展果业社会化服务,壮大果农经纪人队伍,探索开展果园托管、半托管等既适应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又适应规模化经营的产业服务方式,推动公益性服务体系与社会化服务组织有机衔接。同步以“媒”为介做靓“黄龙苹果”,坚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协同发展,抓好营销推介、产销对接。4、推进果园机械化数字化升级。围绕果园灌溉、施肥、植保喷药、除草,果树修剪、碎枝、采收购置机械配套设备。尝试开展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苹果生长发育、病虫害及土壤环境监测预警、环境调控等物联网设施设备集成应用。5、不断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一是做好自动化防雹设备(高炮、火箭炮)升级和果园气象点建设。二是持续推进果园灌溉工程,抗旱保果。三是加强屋脊式防雹网建设,每亩计划补助1500元。四是综合运用“坑桶器药”四大法宝做好花期防冻。五是加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提高果品质量。6、完善苹果产品及生产标准体系。聘请技术团队对黄龙苹果感官、营养、风味及特征标志性指标开展品质评价和鉴定,建立黄龙苹果品质综合评价体系、基础数据库。围绕苹果重点领域,建立苹果生产、病虫害防控、产地环境评价、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限量及检测、产品分等分级包装、储运保鲜、流通溯源等全链条标准体系。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