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龙县> 中共黄龙县委党校

中共黄龙县委党校

发布时间: 2024-03-31 22:00
单位名称 中共黄龙县委党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干部提供高等教育与培训。为干部、职工进行党性教育和理论培训,开展对外培训工作等。
住所 黄龙县城西
法定代表人 韩娜
开办资金 52.0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黄龙县委组织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59.31万元 1366.3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推进教学改革。一是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坚持把“用学术讲政治”理念贯穿于课题招标、集体备课、教案审核、课后分析、教学测评等教学管理全过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重点解答党员干部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综合运用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激情教学及案例式、模拟式、研讨式、体验式等互动教学模式,切实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开发了《坚持自我革命·培育优良作风》等16节专题课程,拍摄《黄龙第一个支部》《朴素的讲话·伟大的情怀》等3节微党课,增加两个产业示范点,持续提升“五红九绿”14节现场教学课程,以标志性教学课程带动高质量发展。(二)干部教育工作。一是做优县内培训。2023年我校先后承办科级干部专题培训班等县内培训30期,共培训党员干部2609人次。二是做强县外培训。在深挖“红+绿”教学资源夯实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拓展业务领域,加强校际合作,紧密联系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省市党校、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继续深化与省内外具有干部教育培训资质的高校基地合作,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拓展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同时利用“爱黄龙”APP、黄龙电视台等宣传载体,宣传推介黄龙绿色培训品牌,全年共承办外培42期,培训学员4072人次。先后接待来自浙江、辽宁、青海、河南、西藏等对外培训近10个省区,进一步扩大了培训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抓活绿色课程。通过业务技能大比拼等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提升生态馆现场讲解水平。2023年共接待县内外参观学习14000余人次,被陕西省环保厅授予“优秀公众参与案例”称号。(三)基地创建。扎实推进“弘扬延安精神研究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潜心挖掘研究县域红色资源,全力构建“弘扬延安精神”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了党校骨干教师人人能宣讲“延安精神”的良好氛围。2023年12月,我校被县延安精神研究会授予“弘扬延安精神研究示范基地”和“弘扬延安精神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四)宣讲工作。开展“流动党校”“六进”宣讲,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一线落地见效。全年共组织宣讲34场次,参与干部群众达2200余人次。(五)助推全域旅游。大力挖掘黄龙“红+绿”教育资源,丰富课程体系,创新培训形式,建强现场教学点,优化教学线路,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对外宣传推介,持续打造“绿色培训”品牌,同时将绿色培训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专项考核,明确考核细则,制定了推介签订班次奖励激励办法,进一步调动了全县重视支持绿色培训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聚焦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为党育才水平。一是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坚持把“用学术讲政治”理念贯穿于课题招标、集体备课、教案审核、课后分析、教学测评等教学管理全过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重点解答党员干部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综合运用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激情教学及案例式、模拟式、研讨式、体验式等互动教学模式,切实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开发了《坚持自我革命·培育优良作风》等16节专题课程,拍摄《黄龙第一个支部》《朴素的讲话·伟大的情怀》等3节微党课,增加两个产业示范点,持续提升“五红九绿”14节现场教学课程,以标志性教学课程带动高质量发展。(二)聚焦干部教育,持续做优绿色培训品牌。一是做优县内培训。2023年我校先后承办科级干部专题培训班等县内培训30期,共培训党员干部2609人次。二是做强县外培训。在深挖“红+绿”教学资源夯实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拓展业务领域,加强校际合作,紧密联系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省市党校、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继续深化与省内外具有干部教育培训资质的高校基地合作,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拓展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同时利用“爱黄龙”APP、黄龙电视台等宣传载体,宣传推介黄龙绿色培训品牌,全年共承办外培42期,培训学员4072人次。先后接待来自浙江、辽宁、青海、河南、西藏等对外培训近10个省区,进一步扩大了培训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抓活绿色课程。通过业务技能大比拼等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提升生态馆现场讲解水平。2023年共接待县内外参观学习14000余人次,被陕西省环保厅授予“优秀公众参与案例”称号。(三)聚焦科研咨政,积极履行为党献策职责。一是开展调研,共撰写论文、调研报告11篇,获全省党校系统优秀论文三等奖2篇,获市级调研成果评选三等奖1篇,获选市委党校星级课程1节,其中张耀斌撰写的《黄龙“三个生态”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和启示》以《送阅件》形式报送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参阅。二是基地创建。扎实推进“弘扬延安精神研究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潜心挖掘研究县域红色资源,全力构建“弘扬延安精神”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了党校骨干教师人人能宣讲“延安精神”的良好氛围。2023年12月,我校被县延安精神研究会授予“弘扬延安精神研究示范基地”和“弘扬延安精神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年以来,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标上级要求和兄弟县区党校,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师资力量仍然薄弱,一些重点班次的重点课程仍需依靠外聘专家讲授,自有师资队伍还需进一步充实。二是课题研究能力仍然较弱,有分量的科研成果较少,在承担省市级课题研究方面还需进一步突破。三是对重点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仍需加强,决策咨询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四、整改措施。(一)干部培训。一是科学制定干部教育培训年度计划,开齐办全各类主体班次,高标准开展专题研讨和轮训,组织青年干部和新任领导干部赴高校培训1-2期。二是持续叫响“绿色培训”品牌,不断丰富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及形式,切实提升对外培训的效果和吸引力。三是扎实开展“规范提升”工作,邀请中、省、市党校专家教授到我校专题授课,进一步规范培训流程、课程设置及账务管理等。(二)着力盘活用好优势资源。一是加强与市委党校、陕西延安干部学院及高校的交流合作,全力实施“名师工程”。二是完成生态馆提升改造工作,将生态馆的改造从设计理念、逻辑关系、布展手段和介绍讲解上进一步提升,让生态馆真正成为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黄龙缩影。(三)全面提高党校办学质量。一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调整充实师资库,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继续推进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制度。二是不断拓展教学内容,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课地位,持续开发一批特色课程,教学专题年更新率达到30%以上。(四)夯实日常教研的实效性。在教研活动中增加“请进来”的环节。邀请理论专家、各行各业一线工作者就行业特点、发展趋势、面临困难、破题举措等方面进行介绍交流,增进教师对社会行业的深入了解。加强与县级政策研究部门的合作交流,以我县热点难点问题为导向开展课题调研和科研工作,努力形成有针对性、有参考性的研究成果,供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考。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厘清思路、强化举措、真抓实干,扎实做好理论建设、干部培训、科研资政、人才培养等工作,奋力开创黄龙县委党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