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黄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黄龙县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规范制订、技术服务及科技成果转让;新技术新成果推广许可管理。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业务指导、宣传培训;种植业“绿色证书”培训。制定农村能源建设中长期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宣传、推广农村能源应用技术及技术培训;指导、检查、验收农村能源沼气项目建设工作,督促、管理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研究沼气应用技术、统计上报技术数据工作;农村能源建设其他事项。 | |
住所 | 黄龙县石堡镇麻地湾4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宇峰 | |
开办资金 | 42.4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黄龙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4.15万元 | 9.7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工作开展情况。1、按照粮食播种面积按照只增减的总体要求,充分挖掘耕地替力,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行“五良”协同,实施玉米单产提升“1+百千万”行动,建成百亩玉米集成技术试验基地1个,开展20个新品种、4个机型对比、3个密度梯度、4个肥料对比试验、15亩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试验,进行核心技术攻关,筛选适宜县域种植的优良品种,经调查,全县玉米密度较上年平均增加279株。经延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延安、西安和渭南等地市农技专家组成专家组,对黄龙县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项目区百亩攻关田、千亩核心区进行了玉米机械籽粒现场实打实收测产,亩均单产分别达到1120.50公斤和1056.80公斤,为延安玉米有史以来最高产量。万亩片平均产量798.14公斤。在玉米单产提升行动示带动,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3.82万亩,产量7.32万吨。种植玉米11.18万亩,玉米增密度8万亩,产量6.83万吨;种植大豆面积2.3万亩,产量0.4万吨;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0.6万亩。种植油料作物0.73万亩,0.11万吨。2、蔬菜生产稳步推进。积极推广“一新二改三化”关键技术,落实种植1亩蔬菜300元农业产业体系奖补政策,进一步调动群众种菜积极情。一是设施大棚建设进展顺利。在瓦子街佛庄寺、石堡镇红石崖、三岔镇三岔村、界头庙界子河、白马滩神峪村建设日光温室50亩。在瓦子街佛庄寺、圪台南硷村、崾崄马蹄掌村建设大棚250座。二是育苗基地建设成效明显。提升改造了瓦子街佛庄寺、圪台马场、石堡镇店子河3个蔬菜育苗基地,尤其是圪台马场育苗基地实现工厂化育,年育苗能力达2000万株以上。三是开展蔬菜机械移栽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机械移栽技术,购置移栽机具5台,在瓦子街、圪台率先试验应用,破解劳力不足,效率不高的问题,进一步提效节本促农增收。四是开展蔬菜低温冷冻灾害防范指导,最大限度减少损失。虽然,因降雨低温等原因,蔬菜定植较去年推后20天左右出现部分高脚苗,入秋后我们指导菜农适时收获,应收尽收,顺价销售。五是组织参加了延安市第六届瓜菜展评会,石堡镇兴农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选送的津优305黄瓜、普罗旺斯获三等奖。全年完成瓜菜种植面积1.3万亩较目标任务增加8.3%,产量预计3.38万吨。3、耕地“非粮化”工作有序开展。按照“强监管、稳基础、提产能、保供给”的要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增量,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科技装备支撑,确保粮食面积、产量只增不减。一是引导群众挖除残败果园、低产园1.58万亩,全部恢复种粮属性。积极与县自然资源部门协商,套核最新基本农田数据,进一步核实耕地非粮化面积,稳妥处置存量。二是配合县自然资源局做好黄龙县土地例行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方案中与耕地“非粮化”肥关问题整改工作。三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等项目,提升地力水平,努力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良田。2022年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成,进入审计阶段。2023年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招标。四是开展撂荒地核查,完成省上下达我县2239个图版核查。4、持续土肥及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工作。开展农业外来物种普查、农村沼气安全隐患的排查、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取样、地膜残膜监测采样,建立地膜回收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台账,完成各类业务数据调度。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采样工作有序开展,完成土壤样品采集428个表层样,县级审核通过428个表层样。全年推广成品有机肥5000余吨,玉米专用配方肥200余吨,秋冬季秸秆还田、深翻等工作已有序开展,耕地质量稳步提升。5、农业科技培训有效开展。在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深入到所包村组对农民进行培训。积极培养示范户、抓示范田,用典型示范来促进和带动周围群众走科学种田之路。以县域内农技干部、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为重点,举办了小杂粮技术培训、玉米单产提升技术培训,提高了干部群众科学种粮意识和技术水平。组织技术骨干进村开展粮食生产、蔬菜育苗技术培训30余场次,受训人员12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科技务农意识和技术水平,助力了粮菜产业发展。二、社会经济效益。1.玉米单产提升行动示带动,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3.82万亩,产量7.32万吨。种植玉米11.18万亩,玉米增密度8万亩,产量6.83万吨;种植大豆面积2.3万亩,产量0.4万吨;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0.6万亩。种植油料作物0.73万亩,0.11万吨。完成2023年种粮农民一次性种粮补贴80.66万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省级补贴30万元和中央补助90万元发放工作。经延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延安、西安和渭南等地市农技专家组成专家组,对黄龙县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项目区百亩攻关田、千亩核心区进行了玉米机械籽粒现场实打实收测产,亩均单产分别达到1120.50公斤和1056.80公斤,为延安玉米有史以来最高产量。万亩片平均产量798.14公斤。2.全年完成瓜菜种植面积1.3万亩较目标任务增加8.3%,产量预计3.38万吨。三、存在的问题。1、项目资金下达的迟,工程进度有延误。2、单位老龄化趋势,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新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得不到应用推广。四、整改措施。盼望上级有关部门按时间下达项目资金,保证工程正常运行保质保量完工。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解决单位老龄化的问题,使先进的技术能够得到应用并推广,帮助农民群众增收。五、2024年工作计划。1、持续巩固玉米增密度成果,进一步加大试验示范力度,筛选更多优良耐密品种,完善绿色高产高效技术,逐步扩大玉米增密度面积,努力实现全县玉米均衡增产,保障粮食安全。2、在三岔、界头庙、崾崄粮粮食主产乡镇,择优建设一批粮食绿色生产基地,引导群众从玉米产量求效益逐步向玉米质量求效益上转变,在稳定粮食面积产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粮食质量。3、持续完善和推广“一增三改两防”玉米高产技术,引导群众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进社会化托管服务质量。4、进一步优化蔬菜布局,形成大白菜、甘蓝优势种植区,推广集中育苗,应用配方肥、粘虫板、杀虫灯等绿色生产方式,发挥大户、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巩固、拓宽销售渠道,保障种菜效益。5、持续做好耕地“非粮化”工作,有序推进“非粮”作物退出工作。6、利用冬春季开展粮、菜各类技术培训,重点加大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及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培训,提高粮菜生产整体水平。7、积极主动对接省市业务部门,做好粮菜相关项目争取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