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巴县> 镇巴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镇巴县人才交流中心、镇巴县人才市场)

镇巴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镇巴县人才交流中心、镇巴县人才市场)

发布时间: 2024-03-31 21:55
单位名称 镇巴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镇巴县人才交流中心、镇巴县人才市场)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就业援助、职业介绍、求职登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创业培训等工作。为大中专毕业生报到注册、实名制登记、人事关系委托管理提供服务,管理流动人员档案、职称、学历审核和政审、党组织和人事关系转接。
住所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泾洋街道办河西社区周家营街
法定代表人 何代华
开办资金 219.5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7.61万元 237.9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城镇新增就业方面。城镇新增就业2026人,完成年任务1900人的106.3%;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83人,完成年任务500人的176.6%;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33人,完成年任务225人的103.5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0%以内。2.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转移农村劳动力74083人,完成年任务7.4万人的101%;脱贫劳动力及三类人群转移就业29498人,完成年任务28489人的103.54%;苏陕劳务协作转移就业530人(含脱贫劳动力335人),完成年任务410人的129.27%。3.创业担保贷款方面。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8笔4792万元(个人贷款153笔3102万元、小微企业贷款5笔1690万元),占年任务3000万元的152.3%,带动就业1100人。回收贷款173笔3533万元,兑付贴息资金415.84万元。创建信用社区1个。4.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完成高效毕业生在汉就业创业505人,占年任务500人的101%。安排见习153人,占年任务100人的153%。5.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58期,占年任务2100人的101.9%。其中:修脚师10期446人,中式烹调师2期56人,焊工1期33人,家政服务1期34人,育婴员3期66人,养老护理2期49人,前厅服务2期33人,茶艺师2期58人,茶叶加工6期220人,藤编1期22人;职业农民培训19期930人;创业培训9期193人。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评价434人,占年任务300人的144.7%。(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1.切实做好就业创业日常工作。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242册,审验证316册,认定就业困难人员151人。兑付2022年交通补贴18233人798.25万元、一次性求职补贴654人32.7万元;收集审核2023年脱贫劳动力及三类人群外出务工交通补贴10892人478.78万元,兑付393人19.65万元(不含乡村振兴局兑付部分),一次性求职补贴兑付367人18.35万元。收集人社包抓专员信息100余条,用工信息74条。培育认定县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镇巴县广维城市管理运营有限公司),兑付2021年孵化基地(汉中艺桥人力资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补贴资金35.45万元;做好陕西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的数据更新,建立信息台账和数据统计,按时按要求向市局上报劳动力转移、零就业家庭援助等10项报表。2.认真做好“4050”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工作。2023年兑付2022年“4050”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99人38万元。3.积极开发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征集见习单位73家,核定就业见习岗位232个,参加见习人员153人,累计为发放见习补贴116.9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聚焦重点群体,强化靶向施策。一是以“兴业在汉中.乐业在家乡”百日行动暨苏陕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为契机,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苏陕协作招聘会,积极宣传组织贫困劳动力到江苏转移就业,提供就业岗位4640个;二是引导用人单位和务工人员关注“秦云就业”小程序,通过提供线上招聘服务供给,设立稳岗留工服务专线和就业服务站点,畅通人岗对接渠道,加强了人岗匹配和精准服务;三是为做好我县农民工外出务工工作,加强与金东职业技术学校和艺桥人力资源公司合作,将有意愿外出务工的人员有序输出到北京、西安、延安、神木、安徽、厦门等务工地,将技能培训取得合格证的人员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输送到福建、安徽等地就业,本年度共有序输出就业500余人。(二)加强就业政策宣传,搭建就业桥梁。一是梳理归纳就业创业政策,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利用QQ群、微信群、镇巴发布、企业工作群、各镇办人社系统工作群进行了广泛宣传,印制宣传袋2万个、发放各类宣传单13000份,为高校毕业生配发宣传包695份。二是通手机短信,向群众推送就业信息15万余条,提供涵盖了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建筑交通、电子通讯、餐饮娱乐等多个行业约4000余个岗位;三是充分发挥各镇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公共就业服务功能,开展就业援助活动,积极为农村劳动者、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援助,帮助农村劳动者实现县内就地就近就业人数18606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2864人。(三)加强信息化建设,让服务对象少跑路。一是为方便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门开通高校毕业生服务热线,在毕业季建立高校毕业生微信群和QQ群,将人事档案地转递的措施及流程和高校毕业生报到指南发至群内共享,对前来报到的大学生为他们面对面讲解就业政策,了解就业意愿。二是建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电子台账并录入实名制登记管理系统。截至目前,共保存流动人员档案10086份,其中已办理正式代理手续8652份并全部录入正式档案系统,接收2023届高校毕业生邮寄档案1535份,回县报到695人,实名制登记管理系统录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594人。接收非普通高校毕业生入库68人,出具政审材料153份、商调函57份,档案转递438人,邮寄机要档案165人,在职人员第二学历的审核转档67人。三是“1131”服务多频次、常态化开展。利用应届毕业生报到有利时机,现场面对面开展“1131”服务,并建立实名制台账,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594人建立实名制台账,录入实名制登记管理系统加强动态监测,精准掌握就业意愿、失业状态、服务需求等情况,通过电话回访、网络等方式累计提供“1131”就业援助服务1782人次,促进尽快实现就业。三、存在问题(一)全县农村劳动力数据维护不及时。通过每月抽查陕西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发现各镇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更新不及时,数据不准确,务工地和联系电话动态性太强,村级信息员没有及时更新信息,导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数据不准。(二)培训信息资料有待提高。培训工作要求高、步骤多、涉及面广,无论是纸质材料还是就业公共服务系统的录入,都有严格的效率、质量要求。培训机构申报材料的过程中,存在时间拖延、材料不全、材料质量不高等问题,不同程度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招聘会促进就业成效不明显。每年利用春风行动开展招聘活动场数较多,但实效性不强,真正通过招聘会就业人数不多。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夯实工作责任,转变工作作风。(二)坚持就业导向,稳定扩大就业。(三)强化招聘服务,开展专项行动。(五)抓好就业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六)建立激励长效机制,吸纳高校毕业在汉就业创业。(七)加强党的建设,煅造过硬队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