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黄龙县退耕还林工程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退耕还林工程,促进林业发展。退耕还林工程的规划、设计、监督、检查、管理、验收、政策兑现;配合中、省、市复查、验收、综合考核;调查及处理退耕还林工程信访案件;其他业务工作。 | |
住所 | 黄龙县中心街 | |
法定代表人 | 银锋 | |
开办资金 | 29.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黄龙县自然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68万元 | 7.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黄龙县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全面安排部署当年工作。年初,我中心根据当前退耕还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确定2023年度工作重点,积极谋划推进措施,向各乡(镇)政府下发了《黄龙县退耕中心关于2023年度退耕还林工作安排的通知》(黄退服发〔2023〕11号)文件,明确当年工作任务、重点和要求,县政府和各乡镇签定了《2023年度退耕还林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安排部署年度工作。(二)落实补植补造。根据年初工作安排,我中心积极组织乡镇干部和退耕户,及时开展春季退耕还林不合格地块补植整改工作。我中心筹措21.9万元购买16万株苗木,按照“采取壮苗大坑栽植,一次性补植到位”的要求,完成补植面积1600亩。(三)开展退耕还林地块调查工作。为推动退耕还林高质量发展,按照市退耕办要求,我中心及时安排技术人员逐乡镇、逐村、逐小班深入山头、地块进行摸底核查,共调查全县退耕地还林地6.83万亩,4492户,7685个小班的调查任务,为开展黄河流域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和创新政策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四)档案整理。根据退耕还林档案管理制度,我中心及时组织人员开展2022年度档案整理归档工作。共收集2022年度各类退耕还林工程档案资料10盒557件,其中文书类4盒189件、工程管理类6盒368件。(五)政策兑现。2023年中、省、市下达涉及我县上一轮退耕还林生态纳入森林抚育面积4.89万亩,资金97.8万元,上一轮退耕还林生态纳入森林质量提升面积1.57万亩,资金31.4万元,目前已完成外业核查和表册审核工作,目前正在进行系统兑付平台信息核对工作。(六)森林督查外业调查。2023年森林督查第1期和第2期国家林草局下发我县变化图斑,其中涉及我中心疑似图斑为86个,进行完成自查85个,提交审核85个,因6号疑似图斑反馈信息佐证资料不符合要求,疑似开垦,一张图一直为林地,我中心安排工作人员对疑似图斑的佐证资料进行了再次收集并在乡镇和行政村进行了认证。当前正在开展第四季度森林督查工作,预计本月底全面完成。(七)编制退耕还林还草巩固成果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工作。自1999年以来上级部门下达我县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建设任务,我中心在全面调查摸清县域退耕还林现状、存在问题提质增效需求等情况基础上,合理确定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和技术措施,并按要求编制形成了县级《退耕还林还草巩固成果提质增效实施方案(2023年-2027年)》,进一步巩固了全县退耕还林成果,提升了工程质量。(八)退耕还林信访。为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一系列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从狠抓信访工作机制入手,制定完善了各项信访工作制度,建立了退耕还林信访排查制度,利用每次下乡的机会,深入到各乡镇、村组,进村入户,对退耕还林中因虚报冒领、政策兑现、检查验收、封山禁牧等引发信访问题以及其它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潜在因素进行排查调处,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坚持每天8小时接访,认真处理来电来信,热情接待来访,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截止目前,全县没有出现一起退耕还林信访案件和越级上访现象。二、取得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补植补造。我中心筹措21.9万元购买16万株苗木,完成补植面积1600亩。(二)退耕还林地块调查工作。共调查全县退耕地还林地6.83万亩,4492户,7685个小班的调查任务,为开展黄河流域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和创新政策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三)档案整理。共收集2022年度各类退耕还林工程档案资料10盒557件,其中文书类4盒189件、工程管理类6盒368件。(四)政策兑现。2023年中、省、市下达涉及我县上一轮退耕还林生态纳入森林抚育面积4.89万亩,资金97.8万元,上一轮退耕还林生态纳入森林质量提升面积1.57万亩,资金31.4万元,目前已完成外业核查和表册审核工作。(五)编制退耕还林还草巩固成果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工作。按要求编制形成了县级《退耕还林还草巩固成果提质增效实施方案(2023年-2027年)》,进一步巩固了全县退耕还林成果,提升了工程质量。(六)退耕还林信访。制定完善了各项信访工作制度,建立了退耕还林信访排查制度,对退耕还林中因虚报冒领、政策兑现、检查验收、封山禁牧等引发信访问题以及其它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潜在因素进行排查调处。坚持每天8小时接访,认真处理来电来信,热情接待来访,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截止目前,全县没有出现一起退耕还林信访案件和越级上访现象。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年来,我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退耕还林地中有采挖核桃树现象比较严重。(二)存在退耕地复耕现象,存在森林卫片执法与国土卫片执法相矛盾,存在重复整改。(三)通过封山禁牧工作督查,发现我县部分乡镇封山禁牧工作有所松懈,散牧羊只现象有所反弹。四、整改措施。(一)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退耕还林违法行为。督促乡镇加强日常巡护力度,及时制止乱砍乱挖、复垦、违法征用占用退耕还林林木、林地等各类破坏退耕还林资源行为,形成长效管理管护机制。(二)加强封山禁牧工作。一是完成2024年度封山禁牧目标责任书拟定、签定及年度专项考核工作。二是继续加强对散牧羊只的管理力度,对不具备圈养条件的农户,帮助联系销路,督促变卖,消除隐患;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封山禁牧专项行动,集中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三是做好封山禁牧日常督查及情况通报工作。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不断提升退耕还林工程质量。一是完成春、秋两季节补植整改工作。督促各乡镇及时开展退耕还林自查验收工作,全面完成不合格面积补植整改任务,对于历年历次整改不到位的“钉子户”,不按规定补植补造的,由乡镇政府组织补植整改,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二是加强退耕林木日常抚育管护力度。督促各乡镇政府组织退耕户对常年历次抚育管护不到位的地块全面实施除草灭荒、扩盘松土、防虫修枝等抚育管护措施,促进林木尽快成林见效。(二)做好准备迎接各级考核验收工作。充分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积极配合各级退耕还林考核验收工作,确保在检查中不出现问题。(三)按时完成2024年度资金兑现。组织各乡镇按时完成2024年度生态补偿兑现、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工作。在政策兑现过程中严格兑现程序,监督指导各乡镇做好兑现前检查验收及验收结果、兑现名单公开公示,指导完成兑现明细表填写,协调各相关单位共同完成各项资金兑付工作。(四)强化退耕还林成果保护。一是集中力量对征占用退耕还林地的项目建设单位,督促办理相关手续,并按照“占一还一”的要求,保障退耕面积不减少,工程质量不降低。二是通过争资引项,积极实施森林抚育、荒山造林改优项目。(五)加强队伍建设。一是积极争取专业人员配备,充实技术力量薄弱环节。二是不断提高干部职业务能力,提高办事效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