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龙县> 陕西省黄龙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陕西省黄龙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发布时间: 2024-03-31 21:49
单位名称 陕西省黄龙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服务,促进合作经济发展。研究制定供销合作社的发展规划,指导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和发展。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农民及供销合作社的意见和要求,争取扶持政策,维护供销合作社的合法权益。指导供销合作社的业务活动,引导农民搞好产业化经营。承担政府委托的任务,行使政府授予的职权。
住所 黄龙县石堡镇桥西
法定代表人 范志龙
开办资金 23.9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龙县经济发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6万元 10.15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黄龙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我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推进供销系统综合改革,加快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促进我县供销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现将今年以来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我县供销社下辖1个社属企业黄龙县农副产品公司、10个基层供销社,主要从事农资、日用品出售等业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层社职工大多已改制,剩余部分社有资产,底子薄、负担重,总体上效益不高,经营较为困难。截止2023年12月底,全县供销系统销售额达到4031万元,较上年同期提高59%;利润达到54万元,较上年提升8%。(一)合作发展,完善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围绕为农服务这一主题,突出特色,抓住重点,着力开展供销综合改革。着力强化县、乡、村三级组织建设,通过基层社改造、服务网点建设、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分解安排落实黄龙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重点目标任务,2023年新增社员200人,土地全托管面积达到2万亩。指导基层供销社、村级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规范使用供销标识,吸纳农民合作社1家和入股集体企业2家,不断提升供销工作在农村消费市场的服务职能。(二)聚焦改革,维护社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积极推进社有企业改革,针对社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发展活力和为农服务实力不强等问题,建立健全社有企业监管权力责任清单,通过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理顺社企关系。全力推进“新网工程”项目建设,争取2023年度省级“新网工程”资金28万元,申报了2024年度省级“新网工程”项目2个、土地托管项目1个。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在节假日前后和防汛防火等关键时期,加强对社属企业、基层社所属的租赁门面、办公楼、农资库房等地消防、用电、用气安全等情况进行了实地查看,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反馈给企业相关负责人,并要求立即进行整改。(三)多方合作,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工作。为了促进我县供销系统电子商务工作开展,挂牌成立了黄龙县供销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不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开发新的电商产品,更好的服务县域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建立7个乡镇24个村级物流服务站,覆盖黄龙县47个行政村。2023年,积极组织社员外出参展3次,电商培训2期,培训人数80余人次,组织社员7人到杨凌、武功等地学习,了解农产品销售经验,组织西安推介会1次、参加广州推介会1次,参与企业7家。8月成立了黄龙县供销电子商务物流分拣中心,整合县内多家快递公司,快递分拣设备一套、快递配送车辆3辆,每日分拣派件总数量大约为5500件左右。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发挥带动,有序推进农合社健康发展。我社坚持以农合社为抓手,因地制宜、因品施策、科学统筹规划,积极开展农产品整合推介工作。截止2023年底,已带动农民会员发展黄龙本土特色核桃、苹果、蜂蜜、花椒、小杂粮、放养生态猪肉等十几种农副产品,农合社现有生产加工、储运周转基地3处,特色农产品基地1200亩,销售门店3处,销售额达到850万元。(二)确保供应,全力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为保障全年农耕生产需求,我社抓早动快,全面落实农耕物资供应工作,改造农资配送中心,覆盖全县7个乡镇,既满足了农户需求,又发挥了供销社在为农服务方面的综合优势。2023年全县供销系统累计储备和销售化肥3500吨、农药10吨、农膜30吨,全面保障了我县农耕生产农资供应充足。(三)争取资金,解决基层社未到龄职工养老统筹自2011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供销社改革发展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支持供销社综合改革。先后改制基层供销社职工127人,兑付各类改制费用451万元,剩余的13名未改制职工(目前还余8人)采取每年财政拨款单位足额缴纳养老统筹,职工到龄退休的方式解决职工退休问题。根据《黄龙县财政局关于下达2023年度基层供销社未到龄退休职工养老统筹资金的通知》(黄财办建〔2023〕133号)文件,2023年已拨付统筹资金56348.08元,顺利完成了职工统筹缴纳工作。三、存在问题。一是改革发展资金短缺,基础相对薄弱。发展资金严重短缺是制约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的首要问题。积极争取改革发展专项资金,改造乡镇供销社,进行基层社流通网络重建工作,实实在在解决基层供销社综合改革的现实困难。二是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带动作用不强。人才队伍严重脱节,领办创办1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实际运营情况看,多数专业合作社缺少专业人才,带动能力弱、示范作用不强,发挥作用不明显。三是经营缺乏创新意识,业务逐渐萎缩。现有的基层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社、社属企业存在经营范围不宽、经营方式单一、经营设施简陋,依赖于农业生产资料化肥农药等传统的经营业务,缺乏业务创新,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日况俱下。四、整改措施。一是积极争取改革发展专项资金,尤其是省级“新网工程”项目的重点支持,加快完善配套设施,进一步提高基层社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基层社流通网络重建工作,实实在在解决综合改革的现实困难。二是针对供销社人员老化,文化层次低,工作人员少的实际问题,积极为供销社配备市场营销、金融、农业、经济、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弥补工作人员编制不足,发展后劲缺乏的实际困难。三是积极协调省市供销社将我县纳入供销综合改革示范县,进一步整合发展资源,将我县打造供销综合改革的样板和典型。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强供销社自身建设。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强化源头监管和安全隐患整改,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积极创建平安供销。认真抓好维护社会稳定和群众信访处理工作,开展信访隐患排查并建立台账,确保供销社系统稳定。二是完善基层供销组织建设。重建镇村新型基层供销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进一步改造升级提高效益,加快乡镇农资网络体系建设,整合供销系统日用消费品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商业经营的基础设施,打造范家卓子、圪台、白马滩、瓦子街农村商业流通服务体系,通过对社有资产合理规划利用,实现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办社。重点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继续坚持以政府引导为主,广泛与社会资本合作,在组织上、经济上充分体现合作制原则,实现从产权单一的集体所有制到产权多元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转变,着力推进乡镇商业流通体系建设。创办一批规模大、农民认可、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农民合作社,让农民从基层社发展中得到更多利益,成为乡村振兴的产业龙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