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黄龙县>
黄龙县人才中心(黄龙县科技人才工作站)
黄龙县人才中心(黄龙县科技人才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4-03-31 21:45
单位名称
黄龙县人才中心(黄龙县科技人才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县域经济发展引进人才,提供智力保障。负责全县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指导和协调;落实人才政策,提出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建议;做好各类人才的选拔、管理、交流、激励和各行业专家团队建设等工作;完成上级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住所
黄龙县石堡镇中心街14号县委大楼三楼
法定代表人
高飞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黄龙县委组织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3万元
3.2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工作,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人才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各级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抓保障、强引育、建平台,集聚创新发展动能,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健全人才制度体系。认真学习各级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改进人才工作,全面推进“人才强县”战略实施。健全联席会议、党政领导举荐联系人才等机制,出台引进培养人才十条措施、乡村人才振兴意见等政策。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调整完善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职责,及时召开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指导,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储备专家公寓48套,统筹建立科技、教育、青年等8类人才智库和13条产业链1226名人才信息台账。(二)用力推进招才引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53人、争取“三区”科技人才和省级“百村振兴行动”计划高科技人才16人,柔性引进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等实用人才24名。实用人才24人,争取“三区”科技人才15人,顺利对接完成第九批省博士服务团期满考核及延挂工作,招聘高层次人才和紧缺特殊专业人才6人,接受安置省选调生2名,完成2024年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校园招聘申报计划。常态化开展“圣地英才建功立业”活动,培育持证高素质农民1317人。成功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1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完成技术合同交易3272万元,建成省级家庭农场37家、国家和省级示范社10个。(三)全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选派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到村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建立与乡村振兴专员“青老互助”村级人才发展新模式,推动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下沉一线,首批选派12名乡村振兴指导员,累计选聘78名大学生到村担任乡村振兴专干,17名乡村振兴专员通过法定程序进入村“两委”班子。协助争取资金401.6万元,落地项目7个,发展林特作物15种1500余亩,实现稳定就业400余人,全面提升乡村振兴发展层次。(四)推动人才成果转化。依托智创中心,与27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合作项目18个,开展研讨69批次,吸引和带动培养人才295人。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投资360万元实施早熟河蟹、中蜂创新链等项目,建成水产实验田170亩,申请中蜂专利2个,带动发展智慧蜂业基地10个、中蜂9.3万箱。依托挂职博士及相关专家团队、本土技术人才,开展玉米单产提升、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创新应用、连翘种植等科研实验和技术推广,玉米整建制增密度8万亩,种植连翘2.2万亩。有力推进灌溉技术革新,县水务局研发的“一站式”出水桩结构获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一)出台引进培养人才十条措施、乡村人才振兴意见等政策积极引导支持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乡村人才振兴取得新成效。(二)坚持“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理念,建与乡村振兴专干形成“青老互助”乡村人才发展新模式,首批选派12名乡村振兴指导员,累计选聘78名大学生到村担任乡村振兴专干,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三)全面加强人才引育,紧扣县域发展需求,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刚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特殊专业人才,为县域经济引育更多具备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人才资源,有效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三、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乡村人才队伍力量持续加强,但总量规模仍然不足,人才引进难、留不住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二是乡村人才培育加速,但整体能力素质仍不高,不能适应现代农村产业发展需求。三是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增强,但乡村就业创业营商环境及配套措施不完善,导致乡村各项产业和事业的发展受限。四、改进措施。一是定向开展人才引进,多方推动人才下沉,集聚乡村人才资源。二是分类推进人才培育,提高乡村人才素质,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力度。三是着力优化人才环境,大力促进人才创业,推动乡村留住人才。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今年,将围绕“人才之家”建设目标,突出人才“引育管用留”,推动构建高质量人才工作体系,为黄龙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探索建立“基地+本土人才+招引人才”模式,全方位强化人才引育。二是探索实施人才提质增效八项工程,不断发展壮大高素质人才队伍。三是实施农业产业人才工作站建设和乡镇人才站布点,优化黄龙智创中心提升服务和承载带动功能。四是持续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做好乡村振兴专干招聘、乡村振兴指导员选派等工作,推动建立“青老互助”村级人才发展新模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