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黄龙县体育运动中心(黄龙县业余体育运动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体育竞技水平。<田径/篮球/举重/足球>优秀运动队管理、后备人才培养、竞赛组织、项目注册管理;场地器材管理 | |
住所 | 黄龙县石堡镇89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玉全 | |
开办资金 | 40.1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黄龙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89.12万元 | 1010.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黄龙县体育运动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完成县级公共体育设施“七个一”建设,满足了县域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7个乡镇(街道)、47个行政村(社区)两级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均达到100%,并对石堡镇、圪台乡等部分有条件的乡镇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圪台乡、石堡镇、瓦子街镇、白马滩镇等4个乡镇完成了“三个一”建设,占比达57%;行政村(社区)“三个一”完成占比达28%。目前,全县共有8条健身健身路径,总长度为200余公里。投资150余万元提升改造了30km登山步道,改造线路、建设安装标识标牌、步道桩、太阳能救援杆、休息露营区等设施,并对危险路段进行修缮,为群众休闲健身提供了便利。2023年4月下旬开始,结合县检察院检查建议反馈,对县所有健身器材进行自查摸排,在不扰民、不损绿地的前提下,有序对老旧健身器材进行更换,共更换体育健身器材51件,拆除失去使用价值的10件,对100余件健身器材以更换破损零件、刷漆等方式予以维护。2023年7月份,为了满足群众锻炼的实际要求,投资50多万元推动实施了体育场公共卫生间项目工程,并于10月中旬投入使用,极大解决了群众锻炼如厕的问题。同时因地制宜对社区周边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不足的问题进行补充,建设富有特色和便捷实用的社区健身角,在已配备公共体育设施的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利用边角料地带和空隙地点,增设适合各个年龄段身体锻炼的设备设施12处。为加强体育锻炼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投资60多万元安装了客流统计系统、场馆远程行为核验系统,并实现接待人次在全民健身工作云平台和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实时呈现。(二)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健身组织保障。开展2023年陕西省“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培训班,共有来自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渭南市、铜川市、延安市、榆林市801人参加培训,培训内容为运动项目健身技能、科学健身知识、健康生活理念等,是黄龙近年来举办的人数最多的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女性的健身意识和锻炼能力,提高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业务素质,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骨干作用,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了作用。并组织力量深入石堡镇、三岔镇进行国民体质测试,对500多名幼儿和中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体质测试,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学校体育场所定时免费开放,其他体育设施全天免费开放,最大限度发挥体育设施公共服务效益。坚持体育赛事、健身活动和媒体宣传并重,通过县融媒体中心和抖音、快手、火山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对各类赛事和健身活动进行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扩大黄龙体旅融合发展模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全县营造了崇尚体育、热爱运动、科学健身、健康向上的浓厚氛围。(三)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发展。结合体旅融合发展的思路,先后举办第四届黄龙山弹弓王锦标赛暨远射王大赛总决赛、2023环秦岭第七届自行车联赛(延安黄龙站)、2023“树顶漫步杯”黄龙森林徒步大赛、延安市第八届运动会(青少年组)2023年度田径比赛、2023-2024赛季全国青少年越野滑雪锦标赛等中省市级赛事10余场。这些赛事的开展吸引了省内外选手5000余人、游客近2万余人走进黄龙,带来经济效益近50余万元。各项赛事的成功举办,对于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宣传推介黄龙旅游,提升“多彩黄龙”的知名度、美誉度,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四)创建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县。我县的创建工作从6月份开始,为切实做好我县的创建工作,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关于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县创建工作》要求,积极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及时召开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全面启动创建工作,按照创建工作要求,对2021年以来的全民健身组织领导与政策保障、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等八大类十九项内容的档案进行整理分类,评估组先后深入黄龙山冰雪运动基地、城东体育场、石堡镇梁家河村,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实地检查等形式,对我县积极营造社会氛围,持续优化工作机制,补齐设施短板,精心打造品牌赛事,有效凝聚工作合力等方面的全民健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县顺利通过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县的验收,为我县下一步创建全国健身示范县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取得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健身场地设施建设。7个乡镇(街道)、47个行政村(社区)两级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均达到100%,并对石堡镇、圪台乡等部分有条件的乡镇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圪台乡、石堡镇、瓦子街镇、白马滩镇等4个乡镇完成了“三个一”建设,占比达57%;行政村(社区)“三个一”完成占比达28%。目前,全县共有8条健身健身路径,总长度为200余公里。投资150余万元提升改造了30km登山步道,改造线路、建设安装标识标牌、步道桩、太阳能救援杆、休息露营区等设施,并对危险路段进行修缮,为群众休闲健身提供了便利。场馆信息化改造提升了场馆综合服务水平,为全县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工作的有序推进奠定基础,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全民健身服务。(二)服务体系建设。开展2023年陕西省“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培训班,共有来自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渭南市、铜川市、延安市、榆林市801人参加培训,培训内容为运动项目健身技能、科学健身知识、健康生活理念等,是黄龙近年来举办的人数最多的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女性的健身意识和锻炼能力,提高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业务素质,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骨干作用,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了作用。(三)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发展。结合体旅融合发展的思路,先后举办第四届黄龙山弹弓王锦标赛暨远射王大赛总决赛、2023环秦岭第七届自行车联赛(延安黄龙站)、2023“树顶漫步杯”黄龙森林徒步大赛、延安市第八届运动会(青少年组)2023年度田径比赛、2023-2024赛季全国青少年越野滑雪锦标赛等中省市级赛事10余场。这些赛事的开展吸引了省内外选手5000余人、游客近2万余人走进黄龙,带来经济效益近50余万元。各项赛事的成功举办,对于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宣传推介黄龙旅游,提升“多彩黄龙”的知名度、美誉度,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由于远离城市中心,人流量小,对于体育锻炼需求有限,体育场馆往往与城市生活脱节。(二)服务内容单一,体育场馆除了提供体育运动与赛事场地需求之外,还应该具备其他多种经营内容,大型体育场馆是多用途建筑的结合体,满足大型体育赛事文化演出、健身娱乐多种运动。但由于上述存在的问题,许多场馆因赛事而建,主要考虑到的都是各种竞赛需要对于赛后体育场馆开发及其配套设施欠缺,且考虑没有对场馆进行多功能多层次设计,满足不了现代城市居民体育消费需求。(三)管理制度弊端。现在的体育中心属于事业单位性质,缺乏专业性的教练及管理人员,如果出现了控编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选聘人员,但是最后招聘出来的人员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编制制度的存在,限制了人员的流通性,不同事业单位的人员无法进行流动,造成了工作人员只能常年固守在该岗位上,长期没有年轻的血液进入管理层,体育场馆与时俱进的能力大大减弱。四、改进措施。(一)对于已有的体育场馆可以进行积极开发,增加一些资金对其加以改善和扩建,完善其服务能力,逐步进行转型升级。(二)除举办体育赛事之外,也可以承办一些如演唱会庆典,文艺演出等大型活动,增强体育场馆的娱乐性和多功能性。(三)开展定期的培训活动,同时在招聘人才时,要留意选拔一些具有专业知识能力的人,可以根据体育场馆自身的特点和发地物发展目标,建立贴合实际的预算制度,放宽对于人员编制的要求,实现各事业单位之间的人员的流动进行经验交流,为体育场馆的管理激发新的活力。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全面推进体育社会人才培训与培养,持续广泛性地开展富有特色的全民健身运动,着力营建“快乐体育”“民生体育”“特色体育”的氛围和品牌,不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让黄龙成为越来越多人心目中的“运动乐园”。(二)结合体旅融合发展的思路,周密规划2024年的体育赛事,努力实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目标。(三)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打造集旅游观光、运动休闲、健身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城镇,引导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让人们无论身处农村还是城市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