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黄龙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社会公众及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提供社会保障服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参保登记、关系转移、待遇核定和支付;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征缴和管理;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网络建设、维护和统计;工伤保险政策宣传及业务办理。 | |
住所 | 黄龙县政府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魏良勇 | |
开办资金 | 16.6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黄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9万元 | 10.43万元 | |
网上名称 | 黄龙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优化经办流程,提升服务水平。一是积级探索推行“四个一”服务:即主动提醒待办事项,一次性告知办理流程;整合经办力量集体办公,办事只进一扇门;着力推动“不见面网上办”群众最多只需跑一趟;事后进行一次回访,及时倾听群众呼声。将经办工作由“坐等上门”转变为“主动出击”,用干部费心换取群众省心,进一步提升经办窗口服务水平。此项工作得到了参保对象和群众的高度评价,并在延安日报、延安人社、陕西劳动就业等媒体发表。二是依托“陕西省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系统”信息平台,加强与企业养老经办中心、税务信息系统关联,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施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人员增员”和“人员暂停缴费”两项业务线上办理工作。三是针对高龄、病残、行动不便、独居老人等无法自主使用陕西社会保险APP认证的特殊人群,推出了“上门办”、“委托办”、“预约办”等措施解决老年人实际困难问题。四是进一步优化工作队伍结构,提高办事服务效率,结合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单位实际情况,优化调整工作分工。(二)加强基金收支管理,确保退休人员待遇按时足额发放。采取多种举措保证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一是每月积极主动与税务部门沟通,掌握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情况,强化基金收支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支付风险。二是落实2023年退休人员待遇调整,并于当月全部发放到位,共调整1540人,人均每月增加养老金165元。三是严格执行基本养老金计发标准,按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项目生成支付计划,及时向财政部门申报本月基金用款计划,确保基本养老金每月20日之前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四是面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矛盾突出的问题,强化征缴管理,积极协调对接财政国库、税务部门,明确社保基金征管职责,每月底对账及时划转征缴养老金,1-11月累计划转5358万元。五是加强沟通协调,保障财政补助资金按期到位。争取落实财政补助资金3614万元,全力保障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三)规范职业年金管理,提高职业年金发放率。一是大力推行“问题清单”制度,每月核查缴费情况,建立“问题清单”,并逐一督促整改,确保征收年金及时上划归集。二是持续落实“实帐运行”模式,将单位缴费列入财政预算,按月以实帐方式缴纳。三是扎实做好一次性支付和年金补记业务。按月汇总、申报资金,避免了业务积压造成遗留问题。(四)以政策宣讲为抓手,扎实推进工伤保险经办工作。一是开展工伤保险参(续)保督导检查工作。从2023年3月下旬起,深入各类用人单位,宣传工伤保险政策,累计督导检查100余家用人单位,750余名职工。带动6家企业36名职工参加工伤保险。二是采取上门入户、摆摊设点和组织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工伤保险宣传活动,累计组织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500余册,发放各类宣传物品5100余件。三是集中开展业务学习,达到了业务经办人员政策清、经办程序清的标准。四是面向新能源企业、石料厂、加油站等单位开展职业病危害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摸底排查工作,排查企业15个,建立完善工作台账,并督促13家企业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五是进一步加强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管理,与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签订了2023年度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六是重点面向全县各类参保企业以及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负责人、企业车间班(组)长、工伤保险业务经办人员及部分一线干部职工,开展黄龙县2023年工伤预防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参保单位工伤预防意识和提升工伤预防能力。(五)强化内审稽核,确保基金安全。一是实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制定了《黄龙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对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进行安排,开展了社保基金安全专题学习月活动、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月活动等工作。二是加强与税务、财政、参保单位之间的沟通配合,建立健全经办、税务、国库三方实时对账机制,确保保费税务部门足额征缴。三是进一步健全“三员制度”,强化社保经办机构的内部控制,完善了经办机构制度的建设。四是严格规范稽核程序。健全稽核内控工作小组,建立重点岗位内审名单,及时开展内控稽核工作。采取现场稽核和书面稽核相结合的办法,围绕基金管理、待遇支付等关键环节,针对参保单位、参保人员、内部高危岗位开展内审稽核108次,其中:养老保险内审16次,稽核59次;工伤保险内审9次,稽核24次,并建立完善核查台账。五是落实专人负责,常态化开展参保信息、待遇领取等各类疑点数据的筛查、核查工作,摸清基础数据,建立信息台账,排除基金安全隐患。并按要求严格落实社保基金安全要情报告制度和社保基金双月调度制度。六是抓住市级审计部门对我县2021至2022年度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审计的有利契机,在中心内部开展基金管理自查自纠工作,排查风险隐患点。七是开展2023年疑点数据核查工作。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联系相关人员、实地走访相关单位,下发我中心的24条养老保险疑点数据均已销号清零。其中:无问题8项,存在问题16项:已退款但财务未登账9项81761.58元、死亡冒领1项19884.5元、死亡后未及时退回养老待遇1项10021.98元、系统录入错误4项、服刑人员未及时办理暂停参保1项。八是根据系统风险防控要求,清理了“90天以上未登录信息系统的业务操作员”的工作账号,并开展轮岗工作,对工作账号权限进行了调整。二、取得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目前,全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单位387家,参保人数4813人(其中在职参保人数3237人,退休参保人数1576人)。征收养老保险基金5358万元,落实财政补助资金3614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914万元,县财政补助2700万元)。累计发放养老待遇11283万元(其中代发财政部分1686万元),发放率达到100%。按新办法为787名退休“中人”计发待遇。社保卡应用率为100%,认证周期内认证率达到100%。征收职业年金3409万元,其中年金记实181人738万元,年金归集3707万元;共计为734人发放职业年金273万元。全县工伤保险参保单位总计290个(其中:企业参保54个,机关事业单位参保236个),参保人数5068人,完成年参保任务5000人的101.36%,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38万元。工伤事故登记20起,工伤待遇受理32起,待遇支付26人次95万元。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基金收不抵支问题明显。退休人数日益增多,退休待遇持续上涨,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问题明显。(二)现有正式工作人员不足,经办岗位权限设置不能达到“分级负责、岗位制衡、系统赋权、风险可控”的要求。(三)工伤保险参保扩面潜力不足。我县厂矿企业少,市上下达的工伤保险参保任务基本与我县实际参保缴费人数基本持平,工伤保险参保扩面可以挖掘的潜力严重不足。四、改进措施。(一)简化经办流程,加快推进信息共享。及时将与干部群众社会保险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与企业养老经办中心、税务信息系统关联,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公共服务相互衔接,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加强调控,确保退休人员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三)规范管理,提高职业年金发放率。(四)从宣传入手,全面开展工伤保险经办业务。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大宣传,强化学习,促进日常业务经办操作规范。举办参保单位经办人员培训,从业务申报环节上做到规范操作,从而促进业务经办工作的开展。(二)持续落实《黄龙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持续开展社保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和提升年行动总结评估发现问题整改工作、配合人社局社保和工伤股开展工伤认定专项检查。(三)积极推行“四个一”服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水平。(四)做好省级统筹政策落实的有序衔接工作,确保工伤保险基金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