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巴县> 镇巴县仁村镇卫生院

镇巴县仁村镇卫生院

发布时间: 2024-03-31 21:27
单位名称 镇巴县仁村镇卫生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医疗;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恢复期病人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实施;合作医疗组织与管理;卫生监督与卫生信息管理。
住所 镇巴县仁村镇
法定代表人 李飞
开办资金 2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巴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1.96万元 416.5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医疗卫生工作全年门急诊11424人次,门诊次均费用67.40元,住院349人次人次,住院次均费用1535元,基药使用率95%,药占比52.3%,抗生素使用率25.16%,中医药参与率36.71%,非药物治疗率7.23%。新开展了关节腔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心肌损伤监测、甲状腺功能检测、胃功能检测、胃癌筛查等多项业务,业务收入148.47万元。(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开展情况:全年完善更新电子健康档案4740人,开放档案2724人。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540份,播放健康教育影像244次,更换宣传栏6期,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10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52次,个体化健康教育664人次。接种疫苗430针次。管理儿童176人,管理高危儿6人,超重/肥胖儿4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4人;入学体检51人,筛查出疾病5人,发放儿童营养包46人。管理孕产妇33人,无孕产妇死亡。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1104人,体检884人,体检率80%。接受中医药服务管理939人次。管理高血压患者687人,规范管理率97.8%。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106人,规范管理率60.24%。结核病管理患者2位,推荐转诊15人。发现和报告传染病4例,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巡查106次。管理重型精神障碍患者43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①做到了常见病、多发病不出镇村就能得到治疗,保证了群众的健康需求。严控不合规费用产生,降低药占比。确保了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医疗支出下降。②加强了群众健康素养宣传培养,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健康知识,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得到了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改善。③加强了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的发病率、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全年无孕产妇死亡发生,无出生缺陷儿童出生。保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2.经济效益:全年总收入416.57万元,其中业务收入148.47万元;财政拨款268.1万元(含人员工资、公共卫生经费、基本医疗补助、社保费用、签约服务费和残疾人签约费用等)。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目前我院最大的问题在于诊疗水平不足,人员的专业技能有限,由于人员紧张,未能系统的派人进修学习,导致大家固步自封,只能承担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且治疗方式单一。2.特色专科(中医理疗科)建设缺乏针对性,宣传、推广、引导力度不够,发展不理想。3.院内活力不够,氛围沉闷,缺乏一种积极向上,扎实认真的态度和凝聚力、归属感;领导能力不足,在统筹协调方面很欠缺,常常对于一些临时性工作和重点工作安排不合理,头痛顾头,存在抓壮丁和快马加鞭现象,对于工作能力弱的同志办法不多,听之任之。对于工作安排多,检查督促的少,只图完成,没能提升质量。(二)整改措施:1、加强学习监督,督促无证人员完成职称考试,在日常例会中进行“三基”培训,提高临床业务能力。2、要求中医理疗医师制作群众能接受的PPT课件,在健康教育宣传进社区中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3、通过开展丰富的业余活动,如乒乓球、篮球、象棋等提高思想文化建设,强化医院凝聚力,归属感,同时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职工爱岗敬业精神。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在中医理疗科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中医理疗特色建设,提升理疗水平,扩大治疗病种,实现中医药治疗率达到26%以上,门诊5%以上的非药物治疗,并逐年按照1%提升;改善化验室设备,完善检验项目,提升检验质量,以达到基本满足临床需要;提升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规范,提升妇科中医和物理治疗水平,强化对危重产妇的准确判断和应急转诊能力;实现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水平,对一般性重症患者实现就地医治,特别是加强呼吸和心血管疾病规范化治疗。2、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优质服务基础行”达标活动为契机,不断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力争在达到管理科学、制度健全、运行良好。3、提高职工整体素质,人才梯队结构更加合理;信息化系统更加完善,“数字化医院”建设初显规模;医德医风明显好转,社会满意度逐步提高;丰富医院文化内涵,职工待遇持续改善;以综合化发展模式,把卫生院各项工作做实、做精、做强。4、公卫工作规范化发展,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强化慢病管理,狠抓传染病防控管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61072843609500411C220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3年12月3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