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巴县> 镇巴县城乡供水管理中心

镇巴县城乡供水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31 21:18
单位名称 镇巴县城乡供水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城乡供水政策和有关规范标准;组织全县城乡供水工程建设规划、年度计划编制和实施;负责制定全县城乡供水工程管理办法及相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城乡供水工程管理和依法保护工作;负责全县城乡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及服务的技术指导工作。
住所 镇巴县泾洋街道办新街20号
法定代表人 李建华
开办资金 445.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巴县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0.58万元 43.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农村供水目标任务,建项目、强管护、补短板、惠民生,不断巩固提升供水工程“硬件”、健全完善管护“软件”,水质、水量、取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障率四项指标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高度重视,回应民盼。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全县十大为民办实事工作之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常委会先后数十次专题研究部署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落实县级分管领导包镇(街道)抓、各镇(街道)书记具体抓农村饮水安全。我局实行领导班子分片包抓农村供水工作机制,局领导班子定期围绕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改革、农村饮水安全“百日攻坚”行动、灾后重建、12345、12314反馈问题及群众来电来访等重点工作,赴各乡镇、村调研指导回访督导,解决群众饮水急难愁盼。(二)提升硬件,增水量保水质。实施长岭联村、永乐集镇规模化供水工程、永乐镇大竹村等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33处,实施农村供水维修养护项目,持续保障全县20个镇(街道)群众饮水安全。修订完善了《镇巴县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巩固提升项目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共规划项目35个,目前,长岭联村、永乐镇集中、观音镇观云山和泾洋街道曾家山供水工程正在建设中,仁村、赤南联村供水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报批,兴隆、平安联镇供水、三元镇黎溪坪供水工程正在编制可研报告。全年累计完成3600余万元,巩固提升了4.13万人饮水安全。(三)排查监测,守住底线。一是开展专项排查。开展了春季敲门入户全覆盖、水质提升大排查、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冬季农村供水保障大走访等多次大排查,针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水源防护不到位、水源进水口淤堵和蓄水池未定期清理、防护影响水质安全、水灾和干旱导致的水旱灾害等问题,及时派遣县城乡供水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实地,会同镇村水管员现场制定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问题整改责任清单和整改台账,限期进行了整改销号。二是开展水质监测检测。我局牵头组织,县疾控中心、第三方水质检测公司、县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中心先后针对全县1684处集中和分散供水工程,开展了43项管网末梢水常规指标检测、水源水常规5-6项检测和千人以上万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出厂水常规9项检测工作,对不合格水质及时指导整改、复检,直到水质达标。三是加强日常监管。印发《关于农村供水管护监管人员包村工作安排》,按照主要领导全面抓、班子成员和技术员包镇具体抓要求,将178个村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压实城乡供水管理中心人员监管责任,实行农村供水工程常态化监管,现场督导发现问题、现场交办,限期整改、回访。(四)直面问题,扎实整改。今年,我县在收到《中办督查通报》反映“农村人口向县城集聚后,供水压力同步传导,镇巴县难以满足居民需要。”问题和水利部调研发现“镇巴县杨家河镇杨家河社区供水消毒设备老化,出现故障未及时维修。”及“调研组从国家疾控局获取了上半年对我省农村安全饮水水质抽检的结果,其中:镇巴县抽检20处、达标率68.42%。”问题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一是立即制定了《镇巴县中办督查通报和水利部调研反馈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整改方案》,同时,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改,印发《镇巴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百日攻坚”行动。目前,中办通报的问题,一是县城供水方面,已完成县城供水情况全面排查,针对排查发现问题,2023年7月24日启动了老城区问题段管网改造,计划改造供水管道3km,已于2023年12月31日全部完工。县城供水目前双水源互为备用,日供水能力2万m3,管网改造完成后,供水能力已经能够稳定满足群众用水需求。二是农村供水方面,编制完成了《镇巴县农村供水巩固提升规划》,大力推进小型供水工程联网并网。其中简池联村供水工程已完工,长岭联村供水工程正在施工,预计2024年6月底前完成。水利部调研发现的问题,一是7月20已完成完成杨家河社区净水设备检修维护和消毒设备的更换。并对全县所有消毒设备进行排查维修,维修净化消毒设备126台(套)。二是7月21日,县疾控中心对全县农村供水水质抽检43处、达标率93.02%,较上年同期提高了24.6个百分点,对不合格水质通过整改复检,全部达标。同时指导镇(街道)水管员规范净水消毒设备使用和消毒剂投加,严格落实农村饮水水质检测监测工作要求,加强水源保护,确保水质安全。二、主要经济效益(一)积极应对,保障供水。今年我县脱贫人口饮水主要出现夏季水旱灾害交替导致的水旱灾害、季节性缺水等临时性问题,受灾较重的主要涉及仁村、赤南和渔渡3个镇。一是积极灾后重建。7.01洪灾后,我局立即组织应急抢修保供水,并同步安排推进灾后重建。对受灾较重的赤南、仁村、渔渡镇,组建了专业抢修队伍进行重建修复施工,实施供水灾后重建工程21处、完成投资1226万元。同时积极向省市水利相关部门汇报灾情,申报灾后重建项目,争取资金倾斜支持。二是做好应急供水保障。组织应急送水车4辆,向赤南、盐场、仁村、泾洋、三元等受洪灾、季节性缺水影响严重的镇村送水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印发《镇巴县农村供水安全应急预案》、开展陕西省2023山洪灾害防御演练、建立县级应急抢修物资库。针对季节性缺水问题,实施了三元镇苍子沟、泾洋街道办草坝村等供水保障工程,新建水源和泵站,进行补水。(二)健全机制,提升软件。一是开展业务培训。召开全县春季业务视频培训会、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百日攻坚”行动观摩会,对全体县级领导、相关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镇(街道)主要负责人、部分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水管员代表进行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方面培训。县水利局领导、技术员分片区深入各镇(街道)供水工程现场,对全县镇(街道)村领导、干部、水管员现场开展供水工程管护、水质检测采样、消毒设备维修使用等技能培训。全年累计培训各级领导、干部、水管员950人次。二是加强水费收缴督导。组织县城乡供水管理中心12名工作人员分东中西3个,对2022年度全县农村供水工程水管员履职及水费收缴情况进行督导,进一步加强水费收缴管理。三是落实管护经费,积极争取县财政将全县所有水管员工资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今年共落实380万元用于水管员管护补助。同时,向上级争取维修养护400万元,确保了全县农村供水设施正常运行。四是健全管护制度,制定印发《县镇(街道)村(社区)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责任清单》、《镇巴县农村供水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及《关于健全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的意见》,在县政府网站公开《2023年度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人”名单》,印发“明白卡”3万份,宣传政策,畅通群众问题投诉渠道。(三)试点先行,统一管护。印发《镇巴县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切实做好农村供水管护工作的通知》,确定观音镇、永乐镇作为我县开展农村供水工程集中统一运行管护试点改革的试点镇。以《关于对农村供水工程管护改革试点镇(街道)水管员管护补助方式予以调整的请示》,向县财政局争取政策支持。组织镇(街道)对全县19个镇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进行摸排,摸清管护家底。制定《全县农村供水工程县域集中统一运行管护改革方案》(草案)。三、存在的问题(一)项目资金缺口大。今年建设的农村供水工程,还存在资金缺口,亟需上级解决。(二)存在季节性缺水问题。我县群众居住分散,部分高海拔地区,冬季水源减小,存在水量不足和冰冻灾害类季节性缺水现象。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坚持项目为王。继续推进长岭镇联村、永乐集中、观音镇观云山、泾洋曾家山等供水工程建设,积极推进赤南、仁村镇联村供水工程、泾洋街道办供水提升工程项目前期,力争早日开工建设。(二)强力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县域集中统一运行管护。成立农村供水工程县域集中统一运行管护工作专班,由局长任组长,成立县级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公司,农村供水工程县域集中统一运行管护取得实质性进展。(三)加强风险管控。积极回应群众饮水诉求,对各级各部门反馈的饮水问题,组织镇村水管员第一时间现场核实、处置,县城乡供水管理中心回访、督办。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