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巴县> 中共镇巴县委党史研究室(镇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镇巴县委党史研究室(镇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3-31 20:56
单位名称 中共镇巴县委党史研究室(镇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中共镇巴县委党史研究室和镇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简称县史志办。负责全县党史资料的征集、研究、编纂工作;组织编修《镇巴县志》,编辑《镇巴年鉴》,负责部门、专业、乡镇志书的审批及旧志整理、校注、出版工作。
住所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泾洋街道办事处武营街150号县委大院
法定代表人 唐颢
开办资金 54.6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镇巴县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96万元 4.7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镇巴年鉴》(2023)编纂。及时以两办印发《关于做好<镇巴年鉴>(2023卷)编纂工作的通知》,收集了97个单位资料。申请了书号,已印刷公开出版发行。(二)《镇巴党史一卷》编纂工作稳步推进。12月中旬与中共党史出版社和汉中市金鼎盛彩印标牌有限责任公司分别签订了出版、印刷合同,目前正在进行“三校三审”,力争在2024年6月底前正式出版发行。按时编纂上报了市委党史研究室安排的镇巴红色资源调查和专题资料。(三)切实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和利用。2023年,参加县上组织的多个涉及红色革命历史推介会议和有关红色革命历史的评议审定会议,推介了全县红色革命历史和文化资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同时,组织干部深入到9个红色革命老区镇,现场对红色革命历史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指导,提出了保护利用建议。二、社会效益(一)完成了全县涉党史类题材展陈内容及解说词审查。2023年,一是审读审看了永乐镇核桃树乡党支部陈列室、镇巴县红色革命文化财税教育基地、川陕革命根据地镇巴革命历史陈列馆三个单位的展陈布展涉党史内容,把牢了史实关,确保党史姓党。二是对全县涉党史题材的展馆和基地等开展了“回头看”审看,现场指导整改15处,下达整改意见书7份43条。(二)党史和地方志“七进”活动扎实开展。一是今年3月,联合组织部开展了党史进机关活动,向老干部支部赠送《镇巴年鉴》20本、《镇巴党史二卷》20本。二是在包联的仁村镇东院社区开展了党史进社区宣讲活动,参会群众40余人,并向农家书屋赠送党史、年鉴书籍共30本。三是组织开展了红色革命历史专题教育培训。分别于8月15日、9月10日、10月24至31日在全县新任科级领导干部暨年轻干部素能提升培训班、县委理论中心学习组扩大会议以及川陕革命根据地镇巴苏区所在地永乐、简池、三元、黎坝、长岭、仁村、赤南、盐场、渔渡9个镇进行了红色革命历史专题教育专题培训讲课,1000余名县镇村(社区)干部参训,得到了全县干群的一致好评。四是联合部分单位在县档案馆、县文化馆、县政协文史馆、县图书馆、班城驿站等展馆中设置“党史方志角”,方便干群查阅党史,进一步扩大了党史的知晓率和影响力。五是9月18日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党史工作办公室签订了党史宣讲友好县区协议,加强了党史研究成果互鉴共享和学习交流。(三)使上级业务部门安排的工作圆满完成。按时报送完成中华版本资源征集上报工作,其中上报省方志办21种106册,市方志办20种25册。按时编撰上报了《汉中年鉴》(2023)镇巴部分资料。三、存在问题一是系统性学习不够,党员干部自主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二是学习培训较少,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有待提升;三是人员少、任务重、头绪多,导致业务工作研究偏少,推出高质量的精品志书还有很大差距。四、解决措施一是着力加强干部职工理论素养和业务知识培训,积极选派干部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培训;二是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统筹兼顾,提高工作效率。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党史工作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思想。二是深化党史研究。如期出版发行《中国共产党陕西镇巴历史》(第一卷)。着手启动《中国共产党陕西镇巴历史》(第三卷)编纂。三是加强资料征编利用。重点征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史资料。四是开展党史宣传教育。继续开展党史“七进”活动。五是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继续加强旧址维修布展和保护利用,加强对革命遗址、纪念设施展陈内容和讲解词的把关指导,坚持“革命旧址+干部教育+研学实践+红色旅游+乡村振兴”保护发展模式。(二)地方志工作一是持续开展年鉴编辑。争取2024年底公开出版发行《镇巴年鉴》(2024)。二是对行业志、专业志、镇村志等志书的编写进行全面指导、审核、把关,并对镇村史馆的布展方案进行审核、指导。三是持续推进地方志“六进”工作。四是加强与其他县区党史、地方志成果交流,相互赠阅书籍,学习借鉴编纂工作经验,提升党史地方志业务能力。五是把出版的党史、地方志书籍进行电子化录入上传,充实地情资料库,多角度展示党史方志成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