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城固县环境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监测科研;环境监测服务等。 | |
住所 | 城固县西环三路北延伸段 | |
法定代表人 | 李菲 | |
开办资金 | 8.3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生态环境局城固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34万元 | 9.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事项2次:4月12日办理住所变更登记,由原城固县东环一路中段5号变更为城固县西环三路北延伸段;12月28日办理变更举办单位登记,举办单位由城固县环境保护局变更为汉中市生态环境局城固分局。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汉中市生态环境局城固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工作,主要情况如下: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科学监测,县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一年我县环境质量保持稳中变好。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6天,优良率89.3%。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和降尘七项指标平均值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全年未出现酸雨现象。地表水主要河流监测断面与上年同期比有明显改善,水质继续保持稳定。城市集中式饮用生活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声环境质量总体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二)严格频次,全面完成监测工作任务1.水环境质量监测每月10号前对县域内南柳渡断面、桔园断面、文川河沙河营大桥、湑水河原公大桥、南沙河南沙河大桥3个断面和汉江汉台城固交界断面地表水开展了监测,监测指标26项,并将监测结果统计后按时上报市监测中心站。2.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县城内县政府空气自动站和朝阳中学站稳定运行,持续做好空气自动站周边环境巡检和运维保障工作,实时上传监测数据。县政府站配置了大容量发电机组,确保站房永不停电,有力保障数据传输的持续效性。3.声环境监测(1)功能区噪声按照县城建成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对4类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每季度监测1次,每个点位连续监测24小时。1类功能区(居民、文教区)、2类功能区(居民、商业、工业混合区)、3类功能区(工业区)、4类功能区(交通干线两侧区)的昼间、夜间等效声级均符合标准,达标率100%。(2)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监测10月份,对县城建成区主要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开展1次昼间监测,每个测点监测20分钟,记录并报送20min车流量(中小型车、大型车)。(3)区域环境噪声9月份,对我县区域环境噪声共监测78个点位,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值属“好”质量等级。4.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按照《汉中市2023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8月、10月对我县7个日处理能力20吨以上且正常运行的村级污水处理站的出水水质开展了2次抽测,所测的村级污水处理站的出水水质均能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61/1227-2018)表1中基本项目的标准限值。5.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每季度对辖区内老庄镇千山水库水源地、每半年对城固县原公镇水源地水源井开展了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上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6.农田灌溉水质监测6月、9月对湑惠渠水质按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表1的16项基本控制项目开展了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上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所测点位的项目分别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表1的标准限值。7.稻渔综合种养水质监测按照《汉中市稻渔综合种养水质监测方案(试行)》(汉环函〔2022〕106号)要求,7月、9月对辖区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体种养进水和退水(尾水)水质实行全覆盖监测。10月30日前已将辖区稻渔综合种养水质监测汇总情况和各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体种养水质监测报告扫描件分别报送市局、市站。(三)规范管理,不断强化质量控制扎实开展检验检测机构业务统计和内审管理评审等工作,持续改进和完善监测站的质量管理体系。截止9月已积极参加陕西省环境监测机构能力验证考核2次。根据仪器设备检定周期和年度检定计划,分别于2023年1月、3月、5月将大气采样器、烟尘测定仪等34台、压力表13个、各类温度计21个仪器设备委托方溯认证检测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进行检定,保证仪器设备检定连续不断档。扎实开展了第三方公司四个季度质量考核等工作,确保监测工作质量真实准确。(四)加强培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监测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基础理论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为重点,狠抓业务培训,每月都组织一次业务学习,组织了两次质量管理体系知识考试,并将考试结果与个人绩效挂钩考核。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同行业务能手到监测站现场指导,开展业务培训,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抓紧整改落实;同时通过“走出去”的方式,组织站上业务骨干到陕西有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学习实验室经验,加强技术交流,提升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从今年3月份开始,先后组织了多次内部培训和操作练习,质控样发放30余次,完成了所有申报项目的方法验证及实样大练兵。我站积极组织职工参加“2023年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网络答题”,以考代学,做到学习、答题、工作三不误。通过全站职工的努力,获得了“2023年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网络答题县区级三等奖”。(五)获得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通过全站人员不懈的努力,编写了质量体系文件,开展了设备检定、方法验证、练兵、内审和管理评审等前期准备,于6月底邀请专家现场评审、并按照专家组提出的整改要求进行认真全面整改验收,通过了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噪声三大类,共计41个项目,顺利完成了申报的各项考核认定工作任务。8月2日获得了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六)帮助企业,不断完善自行监测工作按照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对7家企业的自行监测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帮助13家企业完善陕西省污染源环境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年度自行监测方案、监测报告的更新、上传。通过检查、帮助,这些企业的自行监测工作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3年共出具监测报告78份:水质监测报告55份(其中监督性监测报告31份);噪声和锅炉检测报告23份(其中监督性监测报告13份)。为环境统计和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主要问题:监测人员专业知识学习不到位、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缺乏主人翁意识。监测设备老旧,需更换新一代设备。(二)改进措施:继续加强人员管理和业务学习培训,不断提升监测业务工作能力水平。时刻看到、想到监测站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适时进行调整,努力学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树立环境监测的权威性,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依据,为改善我县的环境质量,为我县的环境监测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我站将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提升监测质量水平,强化服务,开拓创新,树立环境监测的权威性,圆满完成全年监测工作,为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提供坚强支撑,推动全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落实生态环境监测方案,严格按照范围频次和质量要求,做好各项环境质量监测和数据报送工作。二是与环境监察工作紧密配合,强化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污染源执法监测工作,及时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做好质量体系内审及管理评审及大型监测分析仪器的日常运行维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四是加强与空气自动站、水质自动监测站运维第三方的沟通联系,关注数据的变化趋势,做好运行维护保障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空气质量考核目标任务。五是继续加强人员管理和业务学习培训,不断提升监测业务工作能力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证书编号:232712057009有效期:2023年08月02日至2029年08月0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