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城固县> 城固县沙河营镇郑西小学

城固县沙河营镇郑西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31 17:48
单位名称 城固县沙河营镇郑西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城固县沙河营镇郑家营村
法定代表人 穆军
开办资金 94.8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城固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5.88万元 127.7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城固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开展德育活动通过学习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签订师德承诺书等各种方式,强化师德师风建设。2、我校坚持“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原则,坚持以爱国主义、养成教育、法制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感恩教育等为主要内容,以各类活动为契机,融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于鲜活的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二)加强教学质量管理1、学校采用了多种巡课的方式加强巡课力度,对在巡课中发现的问题或老师们在教学中有推广价值的做法,都在全校教师会上进行介绍或通报。2、教导处要求全体教师提前一周备课,认真上课、作业适量、精心辅导、全面考查,以规范老师的教学行为。3、期中教学常规抽查与期末教学常规普查后,教导处都能进行认真地分析、总结,并形成文字材料在全校老师会议上进行通报。4、开展校本教研,一方面通过每周2次的住校教研向全校教师进行以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主的校本培训和持之以恒的新课标学习研讨;另一方面通过县级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大家上公开课、观课议课、专题研讨与学习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5、结合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开展限时授课活动,拓宽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渠道,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与科学探究能力,为我们的教学教改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三)家校共建提高办学效果1、坚持大家访及三级包联等活动。教师将关爱学生,特别是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关心“留守学生”。2、要求教师要经常对“留守学生”进行家访,建立“留守学生”与教师的结对帮扶制度,让教师充当“留守学生”的第二监护人,使部分监护人长期缺位的“留守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3、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减轻“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要求“留守学生”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书信、拨一次电话、通一次视频等,加强“留守学生”与父母的亲情联系。这些活动的开展,促使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形成了合力,提高了办学效果。(四)做实综治安全工作1、“安全重于泰山”,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学校安全制度,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2、利用晨会、班会等时间,向学生强调安全的重要性,特别是防溺水与交通安全,全学期确确实实做到了教体局要求的“1530”,做到了全面向学生普及一些必要的安全自卫常识,培养一定的自护能力。3、坚持安全周检和月报制度,确保各个方面的安全;针对学校附近新挖鱼塘水深危险,我校在鱼塘边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牌2面、警示标语条幅2条;家长会上也特别做了强调提醒。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学校办学取得明显的效益,特别是师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地提高,我校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老百姓的高度欢迎。2、精心设计8个兴趣社团,周内每天不重样,学生欢迎,家长满意,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3、通过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坚持不懈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安全防卫措施,加强学校安全值班制度,本年度,全校未发生一起较大不安全事故。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个别教师工作方法不能跟上新形势的需要,新课标学习不扎实,新课改步伐缓慢,不能很好反思自己的工作,不能有效查缺补漏。(二)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抓好教师的培训与学习,利用多种有效途径及有效方式,拓展教师视野,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搭建有效的学习平台,完善学校各种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努力提高教师创新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保障学校长期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新学年,郑西小学将在沙河营镇中心校的领导下,团结奋进,务实进取,遵循“以学生为根本,以质量为中心”的原则,踏踏实实抓好每一个细节,勤勤恳恳做实每一件事情。扎实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把学校打造成“教学质量优秀、育人环境典雅,文化氛围浓厚”的农村小规模精品学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