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定边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供监管保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验收、评定工程等级、发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技术鉴定;建材质量的试验和定期检查。 | |
住所 | 定边县新华北街 | |
法定代表人 | 刘守仁 | |
开办资金 | 31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定边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1.6万元 | 148.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定边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公益 | 从业人数 4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工作2023年,新报建工程29个,其中房建工程23个,市政(广场)工程6个。现共计监督在建工程35个,其中房建工程30个,建筑面积58.27万平方米,造价18.31亿元,市政工程5个,造价4093.95万。共涉及施工企业31家,监理企业15家。全年竣工监督验收工程17个,出具监督报告17份。建筑起重机械和高处作业吊篮使用登记办理:吊篮34台,塔吊17部,施工电梯14部。(一)采取复工开工检查、季度检查、专项检查、不定时抽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实施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一是在质量安全信息化平台上实现日常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二是严格按照省厅文件加强对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监督管理;三是狠抓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四是按照年初计划加强对县内检测机构进行监督检查;五是常态化开展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六是住宅工程严格按照分户验收制度进行验收,并按规定进行监督抽查和实体核查。(二)根据省、市、县建设主管部门的安排,组织开展了春、夏、秋三季质量安全大检查和冬期施工、停工专项检查;组织开展了“两会期间”、“高、中考”、“中秋、国庆”、“十四运”、“残特奥会”期间等专项安全检查,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大排行动、“安全生产月”、“质量月”和建筑施工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整治行动等活动。检查中共下发《质量安全通知单》63份,《停工通知书》5份,对3个项目进行通报批评,1个项目经理进行记分处理。(三)依法处理质量安全投诉、举报工作情况。根据《陕西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投诉处理导则》,秉着依法、及时、公正处理和协调化解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投诉问题。2023年受理房屋质量安全投诉63起,已全部处理完毕。(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安责险和文明工地创建工作情况。依据《陕西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实施细则》、《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2023年考评项目6个,企业8个。2023年新建项目29个已全部办理建筑施工安全责任保险;2023年,创建省级文明工地2个,市级文明工地4个,陕西省建筑优质结构工程2个,陕西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2个。(五)认真开展“安全月”和“质量月”活动。6月5日,我县举办了2023年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观摩会,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从根本上、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质量月”活动期间,深入建筑施工现场,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现场检查,加强质量通病治理,使工程质量安全整体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六)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情况。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各种活动,认真组织摸排建筑施工领域涉黑涉恶线索,实现所有建筑工地全覆盖。(七)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和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监管工作情况。我县现有建设工程检测机构一家:定边县众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该公司从业人员20人,检验检测能力范围共计12项。从检查情况来看,该公司能够按照163号令、39号令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开展工作。检测报告中数据、结论等实质性内容符合规范要求,未发现有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的行为。预拌混凝土企业在资质管理、原材料管理、配合比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能够按照《陕西省预拌混凝土企业试验室基本条件》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完善,有内控实验室,配备相应实验人员,实验人员能按要求开展工作。经抽查,企业所生产混凝土未发现不合格情况。先后对全县9家未取得资质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执法检查7次,有力打击了混凝土“黑作坊”违规行为,9家未取得资质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现已全部停止生产。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情况。持续深化施工扬尘污染防治,要求城区及周边所有建筑(道路、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施工做到工地周边围挡、物料裸土覆盖、土方开挖(拆迁)湿法作业、路面硬化绿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和“红黄绿牌”管理制度,且现场视频监控、扬尘在线监测系统与我站监管系统进行联网,做到日常监管和动态监测相结合,确保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全年,我站先后6次对在建项目及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进行扬尘防治专项检查,结合日常检查共下发53份整改文书,企业按要求完成整改。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建设工程责任主体质量安全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施工现场消防管理重视度不高;三是安全生产全员培训未有效落实一线作业人员。整改措施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强化监管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监督人员培训教育,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公正执法。三、取得的经济效益通过检查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消防安全培训,消防救援演练,动火审批手续,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消防安全措施情况施工现场临时用房、消防设施、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是否符合要求等,促进我县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化。为助力定边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从二月份开始,我站配合县危改办开展全县农村危房评定工作,出具评定报告6701份,圆满完成评定任务。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聚焦主业、突出监管,推进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全面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我站的核心工作。按照省站2023年工作重点安排部署,各股室对县域内直接监管的在建项目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每月不应少于1次。1.压实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责任。督促建设单位严格履行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活动,全面落实施工、勘察、设计、监理等各方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永久性标牌制、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强化质量责任追溯追究。落实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工程施工岗位责任制,加强从业人员动态监管,坚决杜绝中特大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努力减少一边事故,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大事故起数“三下降”。2.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监管。参建各方要强化对工程质量的过程管理,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质量标准、规范组织施工,严格进场设备与材料、施工工序、项目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管控,并形成质量管控记录,关键节点的隐蔽验收要保留影像资料。积极开展文明工地创建工作,现场要实施样板引路,以现场示范操作、视频影像实物展示等形式展示关键部位与工序的技术、施工要求,引导施工人员熟练掌握质量标准和具体工艺。积极推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精品建造和精细管理,建设品质工程。3.持续加强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督促建设单位加强质量管理,严格履行质量保修责任,推进质量信息公开,切实保障商品住房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住宅工程质量。4.加强预拌混凝土专项治理。按照省厅《关于开展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持续开展预拌混凝土质量专项治理,重点整治企业在原材料管理、试验管理、配合比设计、生产管理的行为,预拌混凝土进场质量验收、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行为。5.妥善处理工程质量信访投诉。按照《陕西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投诉处理导则》要求,持续提升“接诉即办”实效,稳妥处理信访投诉,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6.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监督组和站巡查检查相结合,按照《监督管理规定》规定频次做好日常现场抽查,同时聚焦节假日、“两会”等特殊时期、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督。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狠抓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严格执行《陕西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方案》。做好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检查。7.聚焦重点领域,出真招出实策。要狠抓复工复产阶段、5-7月份安全事故高发时段、大风强降雨等恶劣天气期间等重要时段,有针对性地做好预警、采取措施,强化责任主体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狠抓特种设备、高处作业、危大工程等领域,严格督促落实《建筑施工高处坠落预防工作指南》、37号部令,将其作为日常监督抽查的重点。要结合贯彻《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2版)》,深入贯彻“视隐患为事故”的理念,对重大隐患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8.完善和丰富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要依托网格化监管,实时动态掌握监督项目底数,对重点项目或民生工程、超危大分部分项工程较多的项目、事故企业施工项目要重点监管,适时增加监督抽查频次,对相应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严管重罚;要根据实际加大安全监督信息化工作力度,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可视化、智慧化;定期统计分析监督项目的隐患信息、整改信息、处罚信息、关键岗位履责信息,查摆制约安全工作发展的难点和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投诉、举报机制,积极发挥行业监督、社会监督作用,完善调查处理机制,对突出违法行为严管重罚。(二)标准兼治,突出执行,促进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全面提升。以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及资质标准等配套政策为契机,按照“宽进、严管、重罚”的理念,健全行业监管政策制度体系和监管流程,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各项工作。1.开展监督检查,打击违法行为。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重点对建设单位委托检测、依法履约情况,施工、监理单位落实见证取样情况,以及检测机构质量体系建立及运行和检测业务信息化建立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依法查处,并及时上报资质审批机关。2.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全面落实“六个百分百+红黄绿牌结果管理”制度。建立工地管理清单,提高动态化、精准化监管水平,对扬尘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严格实施信用管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