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洋县水产产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水产技术,促进渔业发展。水产技术推广、培训等渔业技术服务及渔政监督管理。 | |
住所 | 洋县文明路363号 | |
法定代表人 | 聂超 | |
开办资金 | 0.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洋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93万元 | 6.4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夯实理念,积极引领产业绿色发展。1、强化技术支撑,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组建全县稻渔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技术集成探索、研究与示范应用,及时破解攻克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应用难题,成功解决了鲈鱼稻田生态种养、稻虾繁育一体化、“三池两坝”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构建等技术难点。2、聚焦品牌建设,增强特色产业核心价值。积极协助稻渔综合种养企业开展有机产品认证,稻渔品牌创建,通过参加各种宣传、展销、推介活动,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美誉度和知晓率。已创建“鹮乡稻蛙、稻渔宴、荷美蛙”3个稻渔产品品牌,以品牌效应助推产业提升综合效益。3、促进三链融合,持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以“朱鹮国际·稻蛙空间”项目、马畅稻渔小镇建设项目为示范,拓展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功能,建成稻渔产品贮藏库3座、稻渔苗种繁育暂养温棚陆基高位池53口,龙亭“田园会客厅”、“稻渔生态体验馆”等项目也正在积极建设当中。积极引进陆基高位池精细养殖新技术,截止目前建设投产高位池3000m³。(二)多点发力,全力实现安全生产之“稳”。1、完善管理制度,全面压实压紧主体责任。出台了《洋县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洋县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应急预案》等文件,制定了《养殖渔船管理制度》《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汛期和极端天气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渔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镇(街道办)、村属地管理责任,养殖户生产主体责任,层层落实安全监管责任。2、强化宣传教育,筑牢渔民安全思想防线。开展渔业安全生产专题宣传活动,深入塘库、养殖场、水产养殖企业宣传水产养殖所涉及的等法律法规。结合日常渔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地向养殖户宣传渔业安全生产知识,签订《渔业养殖安全生产责任书》《水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水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创建渔业安全生产示范点5个,规范养殖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档案,提升行业监管水平。累计出动宣传车50辆次,宣传人员250人次,检查各类水产养殖企业(户)60余户,签订《渔业养殖安全生产责任书》60余份,发放渔业安全知识宣传单400余份,增强了养殖户安全生产和法律意识。3、精准排查隐患,推动安全生产平稳向好。一是定期组织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督导镇(街道)渔业安全生产机构组建、制度建立、责任落实情况。二是在重要节点,深入涉渔企业、养殖户,对养殖设施、救生应急设备、生产生活用电设施、养殖渔船、管理房屋、防溺水警示牌进行全方位检查,发现隐患问题,落实整改措施。4、加强执法监管,保障水产养殖质量安全。持续开展水产养殖用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检查,强化水产品产地兽药残留检测,现场查看水产养殖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及饲料来源记录,全面检查养殖过程中是否使用禁用渔药和投喂变质过期饲料。严厉打击违禁渔药使用造成渔业生态环境破坏的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对证据确凿,违法事实清楚的提交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立案查处。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完成水产品产量8512吨,实现产值41412万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9.79%和9.83%;全县累计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8026亩,占全年总任务的100.3%;培育渔业新型经营主体52家,开展技术培训20场次1000人次;建设稻渔综合种养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注册稻渔产品商标3个;开展水产品产地兽药残留检测50批次,合格率100%;颁发水域滩涂养殖证72本,面积12933亩。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渔业生产性投入长期不足,基础设施老化现象严重。二是广大养殖户只重效益轻安全,对渔业安全生产不够重视,思想上存在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安全生产投入品不足、电力、消防、救生设施难以得到及时更新。三是品牌宣传扩大不够,市场拓展和产品开发力度不大,全县养殖生产过程标准化不够规范,自律不足,没有很好地把品牌转化成市场效益。(二)改进措施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渔业生产性投入,逐步改善老化基础设施。二是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切实提高涉渔企业和养殖户安全生产意识。结合渔业生产行业特点,突出重点环节和重点时段安全监管,狠抓安全措施落实。三是积极协助稻渔综合种养企业开展有机产品认证,稻渔品牌创建,通过参加各种宣传、展销、推介活动,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美誉度和知晓率,以品牌效应助推产业提升综合效益。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聚焦对标促提升,守正创新谋发展。按照全市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稻渔产业链“链长制”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结合我县资源现状和生产实际,做好提早谋划,研究制定可行措施,确保各项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二)开拓创新强技术,戮力同心抓生产。组织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水环境管理、投入品选择、疫病预防与控制、生态渔业、智慧渔业、设施渔业等现代渔业集成技术应用试验、示范、推广,实现科技赋能,持续提升我县渔业发展质效。(三)压实责任严监管,筑牢防线保安全。继续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切实提高涉渔企业和养殖户安全生产意识。针对渔业发展新情况,适时修定完善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各类工作预案,全面提高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水平。结合渔业生产行业特点,突出重点环节和重点时段安全监管,狠抓安全措施落实,严防死守,确保渔业生产秩序稳定。(四)保护保障双驱动 ,守得资源促发展。一是继续做好汉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养护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外来生物风险分析评估机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