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柞水县> 柞水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

柞水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23:28
单位名称 柞水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县林业技术推广、技术研究、林业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森林植物及其制品的检疫工作;林木种苗及飞播造林等工作。
住所 柞水县城中街
法定代表人 周安生
开办资金 18.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柞水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34万元 29.2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柞水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在柞水县林业局的正确领导和各位同事的团结协作下,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认真执行本单位的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松材线虫病防治坚持以监测普查为基础、以死亡松树除治为重点、以松褐天牛防控为抓手,扎实开展检疫封锁、监测普查、涉木企业监管、疫木除治、松褐天牛防治、检疫执法等综合防治工作。一是签订了“双线”目标责任书,落实了“双线”目标责任制。编制和印发了《柞水县2023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治实施方案》并下发到各镇(办)组织实施。召开普查工作会,开展了春秋季监测普查工作;二是全年共分离境检样品526个,其中分离出松材线虫样品162个;三是完成了传媒昆虫松褐天牛防治,布设诱扑器1000套,共诱杀天牛7.1582万只,四是开展树干注药(注射松虫一针净)6.29万支(其中已完成树干注药3.59万支,11月份计划树干注药2.7万支)。五是实施飞机喷药防治松材线虫病19.52万亩,人工地面喷药1万亩,经过综合防治,使松材线虫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胡蜂防控一是领导重视,强化值班。按照市局胡峰防控文件要求,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扎实安排部署,落实专人负责胡蜂防控工作。全面开展宣传培训、发放宣传资料、落实排查人员和假期值班人员,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及时上报胡蜂信息;二是广泛宣传,全面排查。通过广播、电视、发放宣传册等方式普及胡蜂防控知识,发放宣传资料1386份,培训技术人员257人,发布预警信息3条,排查9个镇(办)81个村,发现蜂巢24个,摘除蜂巢23个;三是完善措施,及时防治。3、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积极开展监测普查,对全县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情况开展摸底调查,重点调查荒地、道路边、河滩地、城市公园等地。对曹坪镇沙岭村发现的一枝黄花,我中心迅速组织人员将现场所有植株连根拔除,并进行了现场烧毁。随后县局立即向全县各镇办印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加拿大一枝黄花等重点入侵物种应急处置的通知》,要求各镇办、村社区组织技术力量,抓紧开展巡护排查,一经发现立即向县林业局报告,迅速处置。4、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按照有害生物普查要求,编制了《柞水县2023年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对日常普查工作组织管理,协调部署,完成了6个镇的外业普查,踏查面积0.141万亩,踏查线路5条,标准地10个,踏查覆盖率100%,采集有害生物标本33个,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5、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我县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分普查准备(学习培训)、调查试点、外业调查、系统调查和复查补查、内业整理五个阶段进行。实际共调查了236条线路和2个重点普查区(陕西东秦岭泥盆系岩相剖面省级自然保护区、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分5个专业组开展普查工作。(1)路线设置和总任务完成情况。我县完成调查线路236条,总里程1690.67公里,样地85处,样方694处,调查覆盖面积338.134km2。(2)采集样本及资料收集情况。目前共采集26种植物标本每种3个共276份;拍摄了500余张生物学、形态学及危害状等影像资料。(3)收集外来入侵物种基本情况。经过鉴定,确定柞水县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共50种。(二)林业植物检疫1、执法行动通过印发宣传材料、召开会议等形式,认真开展检疫执法行动宣传,开展行业内培训6次52人次,对涉木企业培训9场次85人次。签订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责任承诺书32份,向企业发放宣传书78份。成立2个执法工作队,深入县内摩托车经销单位、供电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广电网络公司、建筑工地、木材加工、装饰装潢等涉木企业现场开展执法检查。共组织开展检疫专项行动6次,出动执法人员81人次,发放宣传材料2150余份,其中检查施工场所6家,检查涉木企业32家,检查疫木除治场所35个,查处行政案件1起,罚款1000元,严厉打击了非法采伐、买卖、藏匿、加工、运输、利用疫木行为。2、植物检疫一是复检苗木263902株,复检木材96立方米,复检木包装35根,复检电光缆盘48个。二是对全县8家苗圃地进行了2次产地检疫,产地检疫率达到100%。三是对22550株苗木进行了调运检疫抽样检查,在没有发现林业有害生物的情况下,规范办理了6份调运检疫合格证。(三)林木种苗1、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监管执法检查。检查育苗企业8家、用苗单位11家,在种苗质量抽查检验过程中,严格执行林木种苗质量抽查的有关规定和标准,严禁使用来源不清、质量不合格种苗造林,切实把好出圃、调运关,不合格苗木不得出圃调运。指导育苗企业规范经营档案、执行林木种子检验、标签等制度,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确保种苗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质量可追溯。2、基层林业站本底调查。加强镇办林业分站业务指导,按照实现机构编制、职责职能、管理体制、工作人员、办公场所、经费保障六个到位目标,进一步加强镇办林业机构建设工作,切实发挥基层林业站在政策宣传、资源管理、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的综合作用。3、林木良种苗木培育。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采购的办理等工作,该项目在下梁镇西川村培育秦岭红豆杉良种苗木15亩50万株,投资50万元。目前已签订施工合同,正在稳步推进。4、红豆杉种质资源普查。采集秦岭红豆杉种子标本5份。通过开展秦岭红豆杉种质资源调查,摸清资源分布现状,持续稳定秦岭红豆杉合法种源供给问题。(四)飞播造林1、播区抚育设计对全县1984—2012年共27个播区成林面积进行调查,对郁闭度在0.7以上的成林面积进行抚育设计,行成失量数据,绘制成图,完成了10个播区20580每的飞播抚育设计工作。2、播区调查巡护完成磨沟飞播造林调查5063亩,调查线路5条,调查样地240个,有苗样地73个,有苗总株数124株,有苗样地最多株数3株,平均每亩88株,频度31%,评定结果为可,对播区的管护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通过飞防、人工地面喷药、树干注药,设置诱扑器等综合防治措施,使松材线虫病疫情得到控制。(二)通过宣传培训、排查预警、消灭胡蜂到位,我县胡蜂袭人事件比去年明显下降。(三)通过苗木培育,带动全县苗木花卉、生态旅游康养产业发展,使现有林业产业布局将更加合理,为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供优质良种苗木,提高良种苗木使用率,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松材线虫病传播途径多、发病部位隐蔽,潜伏时间长、防控难度大,形势严峻。(二)涉木企业法规意识淡薄,主动报检意识不强,没有在货物落地后第一时间主动申请复检。(三)种苗执法力量不足,直接影响种苗工作的开展。缺少专项工作经费和项目资金支持,制约了种苗工作的开展。(四)飞播抚育实施工作量重,管护面积大,但技术人员不足,力量薄弱,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四、整改措施(一)逐级夯实工作责任。以林长制工作为抓手,落实了松材线虫病防治责任,把监测任务落实到人,落实到山头地块,全力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二)加强精准监测普查。健全了疫情监测普查机制,推进精准化疫情网格监测体系建设,采取日常监测和专项普查相结合,人工地面监测与无人机监测相结合的一体化监测模式,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发生动态,做到监测全覆盖无死角。(三)加大疫木除治力度。以镇级疫点为单位,逐点压缩扑灭疫情。建立疫木清理、检查验收等管控台账,健全“谁签字谁负责”和“一树一台账”的精细管理制度和责任追溯制度。全面推行“三年绩效承包责任制”和“即死即清”相结合的防治模式,落实落细社会化、专业化防治和技术人员跟班作业、质量监理等除治质量管理机制。(四)加大宣传力度。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法律法规宣传,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要让广大公民、法人、其他的组织都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既有利于林业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又有利于公民、法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五)充实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加强种苗执法能力建设,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进一步规范苗木市场秩序,营造诚实守信、依法从业的良好氛围,积极争取种苗专项工作经费,为生态环境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扎实做好综合防治工作。以松材线虫病及核桃举肢蛾、栗实象等经济林病虫害、胡蜂、加拿大一枝黄花等为重点,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全面推行三年绩效专业化承包机制。采取布设诱捕器、飞防、人工地面喷药、树干注药等措施对松褐天牛进行防治,加大对松材线虫病枯死树木及感病木的除治力度,努力控制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之势,同时做好松材线虫病除治质量检查验收工作。(二)全力做好监测普查和预测预报工作。特别是做好松材线虫病春秋季普查工作,落实镇、村、组、林农四级监测责任,做到及时发现疫情,及时处置疫情,做到当年发现当年拔除。(三)切实加强疫区和疫木源头管理。坚决落实疫木不下山制度,做好松材线虫病疫木排查工作。对辖区居民房前屋后松材线虫病疫木进行全面排查,一旦发现,要查清来源,实施责任追究和依法查处,并造册登记,集中销毁,确保疫木不流失,疫情不扩散。(四)加强监督检查,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采取各种方式,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对各涉木单位、市场、苗木、花卉生产单位和市场的森检监管机制。开展常态化检疫执法,严厉打击逃避检疫、违规检疫、违规加工、调运、利用疫木等违法行为。(五)持续推进2023年林木良种苗木培育工作。全面完成下梁镇西川村15亩50万株秦岭红豆杉良种苗木培育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