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柞水县> 柞水县林特产业发展中心

柞水县林特产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23:25
单位名称 柞水县林特产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中药材和林特产品理论学术研究,林特野生品种的保护繁殖和开发,县内林特产品品种鉴定和种植新技术推广工作,全县中药材品种种植技术、种苗繁育、病虫害防治、指纹图谱建立技术研究和推广。协助农业、林业、药业管理部门做好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技术推广和监督管理工作。
住所 柞水县下梁镇沙坪社区
法定代表人 张宝印
开办资金 9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柞水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64万元 25.75万元
网上名称 柞水县林特产业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板栗产业建设方面。1、低效林改造项目顺利完成。3月初,对曹坪镇中庙村1000亩板栗低效林改造进行设计,3月中旬进行了询价采购,于3月27日至4月27日完成了嫁接,落实了施工期间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制度。后期管护当中,定期不定期安排人员进行督查检查,确保了除去萌蘖、立杆防风、适时摘心、病虫防治、水肥管理等措施到位。验收时成活率达到了95%,目前生长良好;2、板栗品种良种化建设有序推进。共建立柞板11号、柞板14号良种采穗圃2个(3亩),安排人员对采穗圃进行科学管理,补接、松土除草、施肥、防虫等措施,采集良种接穗1万支,及时发放到需要的村(社区),投入生产;3、病虫害防治及时有效。今年4月初,按照市局的要求和县局的安排,深入下梁镇的老庵寺村、金盆村、新合村,杏坪镇联丰村,营盘镇营镇社区、龙潭村,排查灾害发生情况,同时发动各镇办开展普查调查,逐镇逐村组、地块进行排查预警,6月底,受害面积达20700亩,其中:轻度危害11380亩,中度危害6370亩,重度危害2950亩。7月初,积极争取资金20万元,对7100亩受害严重区域进行了“一喷三防”无人机防治,引领广大果农自防治,防治效果明显,使得今年板栗的产量较去年略有增加,品质优良;4、板栗标准化管理项目措施落实到位。8月初,深入4个乡镇5个村对板栗标准化管理进行了规划设计,共设计20个小班4460亩。9月底完成了招标采购,10月初签订施工合同及开展了技术培训,要求各中标企业,严格标准化施工程序,清灌、扩盘、修剪、施肥、涂白等措施按照设计方案要求到位,并坚持执行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决算制等制度,目前已经全面完成了此项工作。(二)核桃产业建设方面。1、柞水县2023年红仁核桃建园项目完成投资。预算资金38.28万元(省级资金20.28万元、市级资金18万元),在杏坪镇云蒙村新建红仁核桃基地300亩(省159亩、市141亩),合同总价款349734元。全部栽植到位,成活率达到95%以上。按照“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管理,将权属和管理责任落到了实处;2、柞水县2023年核桃品种提纯项目得到群众好评。结合群众发展意愿,认真编制了《柞水县2023年核桃品种提纯实施方案》,在瓦房口镇颜家庄村西北沟使用红仁核桃和吴军1号良种实施核桃品种提纯面积500亩,预算资金21万元,4月12日开始嫁接,目前成活率在90%以上。嫁接后安排了4个月的管护期,施肥、除草、除萌、绑撑杆、放风等措施到位及时,同时聘请了3个农民技术员进行专业化管理,目前生长良好,当地果农非常满意;3、核桃综合科管上水平。全县完成核桃综合管理22.11万亩;核桃标准化管理示范基地22个,面积12945亩。其中县级主抓核桃标准化管理示范点4个,面积4505亩,镇办级主抓的核桃标准化管理示范点18个,面积8440亩。同时结合省、市“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要求,创建核桃科技示范点160亩,其中:皂河林下种养殖模式示范点60亩,银碗核桃综合科管示范点100亩;4、核桃灾害性气候监测与预防保障了果农生产正常。4月份核桃灾害性天气多发,为此,我中心持续关注,及时向县气象局获取重要气象信息,并向镇、村、核桃专业合作社和核桃专业大户发布低温预警,宣传普及预防应对处置措施,加强气温实时监测,制定应急预案;5、核桃保险任务得到全面落实。争取市县级财政支持,在核桃主产区落实核桃保险10.71377万亩,协助人保财险、中华、太平洋和平安4家保险公司完成了承保任务。(三)连翘产业建设方面。今年我们深挖自然禀赋优势,把连翘产业作为林业产业培育的重点,加大连翘综合科管力度,建立多元化发展格局。充分发挥红岩寺镇万亩连翘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发动群众进行自行修剪、施肥、合理栽植、达到了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使得全县的连翘产量高于去年,今年市场前景好,种植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了板栗核桃综合科管项目技术指导,实施板栗综合科管后,亩产增产效果达到了30%,按照我县的板栗产量130公斤/亩年计算,增产39公斤/亩,板栗销售价8元/公斤,每亩增收312元;实施核桃综合科管后,亩产增产效果达到了20%,按照我县的核桃产量100公斤/亩年计算,核桃销售价10元/公斤,每亩增收200元。板栗核桃科管工程实施完成后,增加了全县的森林植被覆盖,提高辖区森林覆盖率,改善了项目区小气候,有效涵养水源,水土流失减少,林分质量提高,土壤养分流失得到控制,大量的枯枝落叶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土壤肥力大大提高。同时,项目区森林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减轻暴风雨对农田的危害,改善林区小气候,抗旱能力加强,促进农作物减少干旱损失,从而提高产量。项目实施首先使项目区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项目区社会秩序得到稳定维护,人民生活向小康社会更进一步。其次,生态环境的改善,吸引大量外来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对柞水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最后,项目的实施给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各级政府对板栗产业财政投入力度小,造成板栗产业发展缓慢,不能较好的发挥板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2、财政涉农保险未包含板栗产业,果农难以应对板栗病虫害,以及早晚霜等灾害性天气对板栗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3、板栗核桃产品、产业带动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效果不明显,产业链条未充分得到延长。四、整改措施:(一)、加大项目谋划,向上级积极争取资金,争取的力度。(二)、积极争取板栗产业保险力争减少自然灾害对板栗果农带来的损失。(三)、延伸产业链条。在生产环节,推广栗—粮、栗—药、栗—油等栗园立体种植模式,大力发展栗园养鸡等立体养殖模式;在加工环节,发展板栗生产副产品加工业。五、下一步工作计划:继续发挥核桃、板栗的优势传统产业的同时,适当扩大连翘产业的种植面积,从连翘产业的丰产栽培着力,以项目形式打造1000亩标准化管理示范基地(落实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长花柱短花柱合理搭配),提高单产,引领产业发展。在五味子野生抚育开创新局面,建立示范管理基地300亩。做好林业技术推广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以及科技示范点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