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城固县科学技术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围绕全县脱贫成果巩固提升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整体部署,集聚科技资源优势,着眼全县17个镇办、101个已脱贫村,以科技培训为工作切入点,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深入开展科技宣传培训活动。以特色产业为发展重点,组织科技专家、科技特派员、科技咨询服务小分队巡回开展科技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耐心为脱贫户讲解种植和养殖新技术、新政策,对群众提出技术难题进行了解答,把最新科学种养知识带到群众眼前,提升群众科技致富能力,为群众再就业提供了技术保障,充分发挥科技培训在促进增收致富上支撑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利用科技之春、“科技三下乡”和科技活动周等有利时机,先后在原公、小河、博望、董家营、老庄镇开展技术培训,共开展科技宣传培训30余场次,服务群众3600余人次,印发各类实用技术资料8000余份,充分发挥了良好示范带动效应。二是在各级有关部门关心关注及大力支持下,城固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项目平稳有效运行,及时更新平台内容保持设备常态运行,完善重组秦创原建设展示大厅,为全力展示统筹中心对外宣传奠定良好基础,全年累计接待上级、兄弟单位和专家教授团参观讲解15余场次,在省市县各级领导检查参观时得到一致好评,极大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三是根据全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规定和上级要求,中心干部积极行动,迅速整合资源全员参与2023年派遣工作,以科技特派员身份投入至县域产业经济发展大局中,打开了政府推动、部门配合、人人参与工作局面,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代表和发言者,全年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到272个村开展各类培训70多场次,服务群众2600多人次,充分彰显一名科技特派员和农村科技播种人本色,有力促进科技与农村经济深度融合,发挥了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四是按照省市县安排部署,派员到陕西秦创原总基地驻点学习。即联通信息,保持互动,创新性开展工作,争取适宜城固发展项目和成果落地转化;又借助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资源,结合县区自身优势,进一步搜集资源,提升能力,强化合作;再就是积极推进县区秦创原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其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争取更多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技金融项目转化落地县区,努力发挥好派驻人员桥梁纽带作用,为城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是组织科技专家、特派员和科技咨询服务小分队到272个村开展科技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服务工作,现场为群众讲解种养殖新技术和政策,解答群众技术难题,累计开展各类培训70多场次,服务群众2600多人,有力促进群众增收和科技致富能力。二是利用科技之春、“科技三下乡”和科技活动周等时机,先后在原公、小河、博望、董家营、老庄镇开展技术培训,共开展科技宣传培训30余场次,服务群众3600余人次,印发各类实用技术资料8000余份,充分发挥了科技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实用先进技术示范推广与应用,在各级有关部门关心支持下,我们积极整合资源优势,有效利用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服务平台实现先进仪器资源共享,成果登记、项目申报、人才培养、大数据检测分析等软件模块数据信息,为中小科技型企业、企事业单位及群众提供最新一手数据和线上便捷服务,特别是秦创原和农业科技114,提高了企业和群众科学技术含量和竞争力,为县域经济达成指标奠定良好基础。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回顾一年来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面对科技工作日益发展新形势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创新意识还不够,对促进全县科技进步和经济支撑作用发挥有限。二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功能还不够完善,与省市秦创原创新平台资源衔接不够紧密,平台服务供给能力水平还有待提升。三是装备制造、绿色食药、现代材料等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高层次技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等科创人才不足。2、改进措施一是按照科技主管部门安排部署,适时召开座谈会研究推动中小企业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关事宜,并征求意见建议,为企业创新提供政策法规、科技成果、技术需求、人才资源等信息和技术服务,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产品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城固秦创原平台体系,积极融入全省总平台,精准对接引进更多科创资源来城。立足县域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建好科技创新项目库,人才库、成果库持续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依托“产学研”平台,组织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校深入合作与交流,促进新产品开发,工艺技术改造等配套服务,提高新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能力,帮助企业建立技术依托,深层推进校企合作,同时 ,承担上级交办其它专项事务。三是持续深化“三项改革”扎实做好各类科技成果培育、转化和登记。加强与大专院校、技术推广部门横向联合,充分发挥专业人才资源优势,积极构建校企结合桥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与应用。依托科技统筹中心与西安交大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商谈人才培养合作项目,通过融媒体、广播电台、印发宣传彩页、政务平台发布通告等途径,积极为县域企业、科研平台牵线搭桥,强化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招引,进一步壮大县域人才储备。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依托载体平台,促进工作落实。按照安排部署,充分利用科技三下乡,科技之春和科普活动周等载体,深入开展科技宣传和培训,助力提升种养殖技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依托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和秦创原平台,进一步完善体系积极融入全省总平台,接引进更多科创资源来城,促进成果转化落地;依托与西安交大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人才培养合作项目,积极为县域企业、科研平台牵线搭桥,进一步壮大人才储备,同时做好实用新型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二是立足基层,提供高质量服务。增强主动服务群众意识,带着问题深入乡村和企业一线开展调研,强化调研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了解实情、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同时,有针对性为群众和企业送政策、送点子、送项目,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技术难题,形成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三是坚持导向,狠抓意识形态。依托党务政务信息公开网、微信工作群、宣传栏等形式,及时公开本单位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重要工作提示等相关信息,及时做好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期舆论监管,建立重大政策及项目舆情风险评估机制,确保干部职工一心向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