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城固县文化馆(城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文化馆以服务群众文化为宗旨,服务范围包括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宣传、交流、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及整理,繁荣群众文化事业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东环一路体育场北侧 | |
法定代表人 | 汪蛟 | |
开办资金 | 248.89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城固县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8.89万元 | 239.3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3次:2023年5月11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原陈希阳变更为汪蛟;2023年5月17日办理举办单位、开办资金变更登记,举办单位由原城固县文广局变更为城固县文化和旅游局,开办资金由原226.34万元变更为248.89万元;2023年12月19日办理单位名称变更登记,单位名称由原城固县文化馆变更为城固县文化馆(城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城固县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开展多样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一是春节前夕组织书法志愿者开展“大地情深文化润心”书写赠送春联公益惠民活动十余场次,免费向各界群众赠送春联3000余幅;二是成功举办2023张骞杯“神奇桔乡大美城固”全国书画作品征集大赛暨优秀作品展,征集书画作品590余幅,完成优秀作品评定、颁奖和展览工作;三是五一在上元观古镇成功举办2023“四季村晚”启动仪式暨“大地欢歌舞动古镇”群众文艺展演活动;四是编创参演的《幸福山歌传四方》广场舞,在全市“永远跟党走舞动新征程”汉中歌曲广场舞大赛中斩获二等奖,取得近年最好成绩;五是在乐城公园成功举办2023年“中国心·端午情”文艺晚会,活跃节日气氛;六是举办“童心绘张骞艺赞新丝路”庆六一全县少儿绘画作品大赛暨颁奖、展览活动,吸引300余名青少年参赛,其中13幅作品入选汉中市第二届“多彩童年”少儿美术作品展;七是成功举办“联谊各界繁荣艺术”书画交流展和廉洁文化主题书画展。(二)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推动非遗活化利用。一是做好国家级非遗《张骞传说》保护传承项目实施。成功举办“讲好张骞故事传承张骞精神”张骞传说故事大赛,190多位选手参加初赛、复赛,48位选手进入决赛并整理编辑完成《凿空者张骞的故事》少儿读本初稿;二是成功举办首届城固架花绣品展示暨绣娘技艺大赛,55名绣娘参加刺绣技艺大比武,展示“指尖”风采;三是开展了《城固架花》绣品图样采集拍摄、整理研究工作,采集图样699幅,建立了《城固架花》图样数据库,整理编辑完成《城固架花图样集锦》初稿;四是做好非遗“六进”活动,开展非遗展示宣传活动10余场次;五是成功申报《城固架花》《原公土席杂烩制作技艺》《张骞传说》《汉中面皮制作技艺》列入汉中市首批非遗传承基地名单;《城固架花》《原公土席杂烩制作技艺》列入第三批省级非遗工坊名单;六是加强全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和培训工作,开展了县级第二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七是完成12项省市级非遗项目数字化记录拍摄工作。(三)开展艺术公益培训,做好全民艺术普及。一是举办了暑期青少年艺术公益培训活动,开设美术、书法、舞蹈、剪纸四门课程,培训中小学生50多名;二是举办了“大地欢歌舞动桔乡”广场舞基层文艺骨干公益培训活动,培训基层文艺骨干200余人。同时深入基层,在天明镇文化广场、双溪镇水磨村、民乐家苑开展了“大地欢歌艺走基层”广场舞公益培训;三是邀请县美协副主席何进华举办了首期中国画工笔团扇公益培训活动;四是邀请西安美院著名油画家张立宪教授来城采风写生,开展艺术培训指导。(四)加大对外宣传,增强艺术普及成效。完成拍摄录制大型直录播活动三场,完成录制《城固架花概况及制作技艺》《竹笛演奏入门及练习》《汉中面皮概况及制作技艺》《书法艺术》全民艺术普及课程。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是获奖情况:2023年5月在第二届“多彩童年”汉中市少儿美术作品展被汉中市文化馆评为优秀组织奖;2023年6月在汉中歌曲广场舞大赛被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评为“永远跟党走舞动新征程”二等奖;2023年9月在“金色花海云赏非遗”短视频大赛被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评为优秀作品奖。二是免费开放情况:按照年初免费开放工作计划,持续开展好文化免费开放服务,免费开放率达到100%,完成文化惠民、文艺下乡演出培训50余场次,城区内演出80余场次,共辅导文艺骨干5万人次。三是数字文化馆建设情况:利用城固县文化馆自媒体平台“城固群文”公众号和“城固县文化馆”抖音账号,截至2023年11月“城固群文”公众号累计编发信息56期,公众号日常关注用户从300余人增长到近千人,单条信息平均转发阅读量300人次,总阅读量3万余人次。“城固县文化馆”抖音号已累计编发50多条活动视频,单条视频播放量平均4000次,总观看人次超过20万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创新不够,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高;非遗项目挖掘不够,活化利用程度不高。2、改进措施2024年我馆将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有效途径,以“互联网+”的方式带动数字文化馆发展,借助现代传播手段,用城固县文化馆抖音和公众号发布活动信息,预约场馆登记等,从群众真正需求出发打造文艺入户“最后一公里”。在非遗项目方面将继续巩固我县先前非遗项目保护成果,推进项目保护的系统化,推动产业发展,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不断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活动。一是依托元旦、春节假日,指导各地广泛开展秧歌、社火、戏曲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假日文化生活;二是围绕传统节日及县上重大活动等节点,筹备编排文艺节目,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惠民活动;三是组织做好全县春季“大地欢歌舞动桔乡”广场舞大赛;四是组织做好廉洁文化主题书画展和书画名家个展工作。(二)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一是持续做好国家级非遗《张骞传说》的保护传承工作。完成《凿空者张骞的故事》少儿读本编辑出版;二是组织开展第五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挖掘、申报、评定工作,做好城古酒酿造技艺、城固社火头帽制作技艺、海棠春酱肉、凉粉肘子制作技艺和新柳花馍等非遗评定和公布工作;三是积极探索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推动“非遗+N”深度融合发展;四是组织做好《城固架花》《原公土席杂烩制作技艺》《张骞传说》《汉中面皮制作技艺》省级非遗工坊和市级非遗传承基地项目建设。正式出版《城固架花图样集锦》,做好《城固架花》申报国家级非遗前期准备工作;五是抓好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和培训、交流展演等工作,开展传承人带徒授艺情况调查,建立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带徒授艺奖励激励机制。(三)扎实做好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工作一是组织做好暑期青少年艺术公益培训和“大地欢歌舞动桔乡”广场舞公益培训活动,增强文化馆社会美育培训影响力;二是加强农村文艺辅导基地建设,送文艺下乡,为农村社区文化活动提供艺术指导;三是做好各界艺术社团指导培训,建立优质文艺节目编创、调演激励机制,汇集多方文化资源,扩大群文工作影响。(四)推进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一是做好陕西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项目实施;二是打造优质“城固群文”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平台;三是做好总分馆线上平台信息更新和管理维护工作,推进公共文化云资源互联互通互享。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5月在第二届“多彩童年”汉中市少儿美术作品展被汉中市文化馆评为优秀组织奖;2023年6月在汉中歌曲广场舞大赛被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评为“永远跟党走舞动新征程”二等奖;2023年9月在“金色花海云赏非遗”短视频大赛被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评为优秀作品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