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子洲县政务监察投诉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县级电子监察系统的安全运行及数据对接,对异常告警进行督察督办;对政务服务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职责履行、办事效率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协助相关部门对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的部门和单位进行政务服务绩效考核等工作。 | |
住所 | 子洲县政务大厅 | |
法定代表人 | 苗锋 | |
开办资金 | 1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子洲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5万元 | 9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子洲县政务监察投诉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政务监察投诉中心在县纪委、监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其他科室的全力协作下,认真落实省、市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纪委、监委的工作部署,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做好本室日常工作,现将2023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业务开展情况:(一)定时通报。通过调取考勤打卡记录,对未打卡、旷工、迟到、早退人员及时进行通报批评。督促工作人员守岗尽责,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二)理论学习。认真学习省、市、县关于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方面的政策法规,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三个年”工作等内容进行了重点学习。全体工作人员业务知识水平提升明显,为政务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筑牢了基础。(三)日常大厅巡查。按照巡查制度规定,我中心巡查时间为定时、不定时巡查。主要巡查窗口工作人员在岗情况、穿工装情况、请假顶岗情况、桌面物品摆放情况、设施设备正常情况、卫生情况、安全情况等,确保大厅设备正常有序进行,确保工作人员在岗在位,更好地为办事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四)投诉处理。对于所有投诉案件,我中心严格按照投诉审理流程办理。如果是现场投诉,督查人员陪同解决案件,并做好纸质登记信息;如果非现场投诉(包含电话投诉),需调取当日监控录像,并与被投诉人员了解情况,做好相关调查资料,事后做好电话反馈。对所有的投诉案件(包括12345热线平台),按照时间顺序,建立台账机制,统一建档管理,便于日后查看。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纪委、监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方便了民族,将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化解到萌芽状态。(一)改进公共服务:通过接收和处理公众的投诉,政务监察投诉中心可以促使政府部门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对公众需求的响应能力。(二)增强政府透明度:中心的运作可以增加政府决策和行为的透明度,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防止腐败和不当行为的发生。(三)维护社会稳定:及时解决公众的不满和纠纷,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四)促进民主参与: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参与政府监督和治理的平台,增强了公众对政府工作的关注和参与度,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五)建设法治政府:政务监察投诉中心的工作有助于加强法治建设,确保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六)提升政府公信力:有效地解决公众问题,能够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具体的效益取决于政务监察投诉中心的实际运作情况、政府的支持力度以及公众的参与程度等多种因素。要实现这些效益,中心需要具备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公正透明的运作方式以及与其他政府部门的良好协作。同时,公众也应积极参与,合理使用投诉渠道,共同推动政务监察工作的发展。三、存在问题和不足(一)部分窗口业务少,窗口工作人员无事可干。(二)一窗口一人不到位,部分窗口工作人员请假后原单位未及时安排顶岗人员,导致窗口无人,造成服务断岗,影响政务服务形象。(三)创新不足。工作中缺乏创新工作理念和沟通方式,缺乏探索新的工作方法,督查形式、通报内容不够丰富,习惯延用以往的方式和内容。(四)信息不透明:中心可能在处理投诉的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导致公众对处理结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产生质疑。(五)效率低下:投诉处理可能拖延时间较长,或者未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影响公众对中心的信任。(六)投诉渠道不畅:公众可能面临投诉渠道不便捷、不畅通的问题,导致投诉难以提交或得不到及时处理。(七)缺乏有效监督:中心自身可能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权力滥用或不作为的情况发生。(八)回应不及时:对公众的投诉未能及时给予回应和反馈,使公众感到被忽视或不被重视。(九)人力资源不足:中心可能面临人员短缺或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影响投诉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十)部门间协作困难: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可能存在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和处理结果不一致。(十一)投诉受理范围有限:中心的受理范围可能较为狭窄,无法涵盖所有公众关心的问题,导致一些投诉无法得到解决。为了提高政务监察投诉中心的工作效果,需要加强信息公开、提高处理效率、优化投诉渠道、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及时回应公众、加强人员培训和资源配置,并促进部门间协作。同时,政府应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心的运作机制,以更好地服务公众,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整改措施(一)加强信息公开:通过多种渠道,如网站、社交媒体等,及时公开投诉处理的进度和结果,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二)提升处理效率:优化工作流程,缩短处理时间,确保投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三)畅通投诉渠道:提供便捷多样的投诉方式,如在线投诉、电话投诉等,并确保渠道的畅通无阻。(四)建立监督机制:内部设立监督部门或引入外部监督,对中心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五)及时回应反馈:设定明确的回应时间节点,对每一个投诉进行及时的回复和处理。(六)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提高处理投诉的能力。(七)优化协作机制:与其他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共同解决投诉问题。(八)扩大受理范围: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中心的受理范围,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九)定期评估整改:定期对中心的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工作。通过以上整改措施,政务监察投诉中心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公众满意度,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完善投诉处理机制:进一步优化投诉受理、处理和反馈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二)加强培训与教育:为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三)强化监督职能:加大对政府部门的监督力度,确保其依法行政、廉洁奉公。(四)推动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投诉处理的及时性和透明度。(五)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政务监察投诉中心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六)加强与其他部门协作:与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共同推动政务监察工作。(七)定期评估与改进:定期对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八)关注热点问题: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项监察和投诉处理工作。(九)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工作积极性。(十)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借鉴其他地区政务监察投诉中心的先进经验,不断提升自身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