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洋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业务范围: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及技术推广体系管理。 | |
住所 | 陕西省洋县武康路30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周世庆 | |
开办资金 | 4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洋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9.15万元 | 83.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粮油菜果茶生产保持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1.496万亩,总产18.09万吨;油料17.3万亩,总产3.19万吨;蔬菜总面积22.03万亩,总产量89.9万吨,其中设施蔬菜面积1.3万亩,产量6.11万吨;食用菌870万袋,产量1.13万吨。柑桔、猕猴桃、桃、梨、李、杏等水果面积11.98万亩,总产15.9万吨;茶园面积2.06万亩,总产104.3吨。2、新品种试验示范持续开展。全年共引进试验新品种69个,新技术6项建科技示范点52个8371亩。建立川麦93、川农32等小麦新品种示范点23个2400亩;华浙优210、洋县黑糯等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示范点7个860亩;邡油777、秦优DK4等油菜绿色革命科技示范点6个16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省级示范点2个330亩。引进示范蔬菜新品种3个,建立高产高效示范点5个363棚1500亩。3、粮油集成技术促进高质高效。2023年,积极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全力落实“百千万”丰产示范工程和“四块田”建设,落实水稻“一增两控”丰产栽培技术15220亩,推广玉米“一增三改”552技术48300亩,示范推广油菜一增三控“332”丰产栽培技术6.46万亩,小麦“233”丰产栽培技术8.2万亩,推广药剂拌种、农田杂草化除、病虫害绿色防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等技术,粮油生产持续实现丰产丰收。4、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化肥使用总量77397吨,比上年减少0.23%;农药使用商品量170.011吨,折百量48.7285吨,较上年减少0.97%,农药使用强度0.0456千克/亩。建立农资废弃物回收点390个,农膜、地膜施用量399.2吨,废旧农地膜回收350.8吨,回收率87.9%。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总量约为4.5吨,占农药包装废弃物总量85%。全年累计生物防治面积128.9万亩次,物理防治面积113.3万亩次,生态调控98.7万亩,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64.76万亩,有效减少了土壤、环境污染。5、外来入侵有害生物普查全面完成。先后出动人员4340人次,分9条线路踏查了全县18个镇(办)90个村、16种生境类型、194个踏查点,普查面积37.17万亩次。6、农民培训成效显著。开展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采用“线上+面授+实训”方式,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186人,培训农民12000人次,向省校推荐上报农民科学家5人,向市校上报高素质农民领军人才4名,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7、加强重大病虫草害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381.006万亩次,防治面积620.361万亩次,挽回产量损失1.306万吨。开展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植保无人机应急统防示范作业4.3万亩次,购置发放甲维·虫螨腈、戊唑醇等防治农药3.2吨。建立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基地2500亩,安装太阳能杀虫灯90套,二化螟诱捕器3000套。8、规范管理农资市场。全年集中培训农资经营人员2次238人,开展农资市场监管检查4次,出动执法人员32人次,检查整治18个镇(街道)119个农药经营户,未发现违法经营假冒伪劣农药和超范围经营禁限用农药等行为。落实种子经营备案制度,备案种子457个品种,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率达到100%。加强农药经营许可,对全县已到期申请延续新办农药经营户审查,符合条件的在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全县许可颁证97户,其中新办6家,延续91家。9、高质量推进果茶生产。加强果园标准化建设,共建设示范点8个,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9场、500人次,推送技术要点和预警信息43条,低效果园改造1000亩。扩大有机认证面积,全县有机果业认证6家,有机认证果园面积1.3万亩。实施项目品牌带动,持续加大“朱鹮之原●有机洋县”公用品牌的宣传推介,带动洋县猕猴桃、梨、蓝莓在电商平台、微信、抖音线上销售达到40%以上。宣传推介洋县“鹮都”、“圣鹮”、“朱鹮馥毫”、“山水华阳”等茶叶,提升了洋县有机果品和茶叶知名度。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通过全方位认真扎实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1.496万亩,油料17.3万亩,蔬菜总面积22.03万亩,水果面积11.98万亩,茶园面积2.06万亩。在18个镇办建立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新品种示范片,加快了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全年累计生物防治面积128.9万亩次,物理防治面积113.3万亩次,绿色防控覆盖率60.61%,有效减少了土壤、环境污染、化学农药使用量和使用频次。对首次在我县发现恶性外来入侵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全面摸排和彻底清除,减少外来入侵生物对环境的破坏。在西安召开的中亚五国论坛上,洋县特供有机蓝莓,受到了省政府和省果业发展中心的表扬。洋县鸿源公司生产的朱鹮有机猕猴桃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有效的提高了我县农产品知名度。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对农民群众节本增产增收显著。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①单位人员年龄结构失衡,知识老化,40岁以下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不同程度影响业务工作的全面开展。②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评有待加强,工作任务分配不均衡,不同程度存在能者多劳的问题。③因部分镇农技综合服务站无专职农技员,农业科技宣传培训还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死角,科技入户率有待进一步提高。④在科技办点示范上,由于缺少推广项目资金支撑,办点规模较小,投入参差不齐,个别点示范效果不突出,有待今后改进提高。2、改进措施:①通过逐年在农业院校择优招聘符合专业、学历条件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补充空编空岗,加强在职人员专业技术培训,鼓励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历教育提高,逐步解决单位人员年龄结构失衡和知识老化的问题,建设一支年富力强的农技推广团队。②通过进一步修订完善《干部职工上岗考核办法》,制订切实可行的绩效考评和奖励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以解决工作任务分配不均衡的问题。③继续组织开展县镇农技人员分片包抓全县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对缺农技员的部分镇,从单位指派专人并联合农业农村系统各单位,组成农民科技培训讲师团,对重点村和培训死角加强培训,全面提高科技入户率。④整合单位技术力量和项目支持的资金、物资优势,创办综合性科技示范点,提升农业科技示范引领效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深入学习主题教育。2.加大人才引进招聘力度,不断充实技术力量。3.抓好项目争取工作,以项目带动新技术推广。4.积极发展产业,推动乡村振兴。5.抓好农业技术培训、指导服务工作,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6.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力度。7.抓好科技办点工作,力争办出亮点、办出成效。8.持续深化内部管理,不断提升工作效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被陕西省种子工作总站评为全省植保工作先进单位;被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评为全省农技推广工作先进单位;被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评为全市农技推广综合工作先进单位;被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洋县科学技术协会评为科技志愿服务工作优秀组织单位4项表彰。2023年度无被诉讼投诉情况。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