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洋县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制定教育信息规划,推进信息教育发展。管理洋县教育系统信息化及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及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和全县教育信息的宣传报道等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洋县望江路16号 | |
法定代表人 | 白光升 | |
开办资金 | 4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洋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01万元 | 23.9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3年,在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和县教育体育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洋县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坚持以改善提升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为支撑,以推进信息化融合创新应用与研究为核心,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教育信息化助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高。认真落实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日常管理,积极组织教体系统第十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常态化做好网络安全宣传工作,全面普及网络安全教育,不断增强教体系统师生职工安全用网意识,使网络信息安全深入人心。坚持做好教育系统软件正版化工作,培养师生正版软件使用习惯。健全完善教体系统网评员队伍,加强网评员队伍管理,积极组织开展网评活动,正确引导舆论。308名兼职网评员按时完成上级安排的网评任务32次,营造了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教育信息化保障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县财政投入资金620余万元,添置智慧黑板91套、计算机教室7个、师生计算机469台;争取中国移动“蓝色梦想”项目,增配互动录播教室5个;争取财政支持,建设智慧课堂教学试点班2个;洋县中学实现了网络远程巡课,南街小学、城北小学等校实现了智慧黑板全覆盖,进一步提升了中小学信息化硬件设施条件,为“互联网+教育”发展提供了条件保障。洋县中学和城北小学成功创建为市级智慧校园示范校、培育校。协调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运营商,坚持一网进校园,对全县中小学网络进行优化,降低了学校资费,提升了服务效能。新建县教研室教研中心互动教室,调整优化了集团校组成,各集团利用平台开展双师课堂、专题培训、在线教研等多种形式远程在线互动教学教研活动40余次,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为学校节约了差旅等会议支出。围绕“建管培用研”和“管理好、服务好、应用好”三项要求,按照“学校—集团—全县”三级,组建了“管理者、技术骨干、应用骨干”三支队伍,提升了技术服务保障水平。教师信息素养有效提升。今年以来,我县以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十百千教师培养为契机,强化教师培养培训,加大教师学科融合应用与研究,持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联合西安希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对全县2595名教师进行了为期7天的专项培训,对110名市县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开展了为期14天的线上培训和2天线下集中培训;指导37名市级信息化名校长、学科名师等市级培养对象,积极参加市级培训,我县5名校长、10名教师通过市局认定。认真开展县级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培养和考核工作,培养骨干教师89名。先后组织“学在汉中”教育云平台、洋县“三个课堂”互动教学平台、技术服务骨干教师、信息化应用与研究骨干教师、教育统计业务人员等专项培训7次,参训教师千余人次,扎实开展信息技术学科融合应用骨干教师培训考核,有效提升了教师信息素养。教师信息化应用研究深入开展。2023年,指导5个“第五届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研究课题进行了中期汇报和结题评审,全部按期结题;指导6个市级2.0专项课题和2个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专项课题进行结题,并在“汉中智慧教育云平台”按时上传结题材料;立项汉中市“十四五”规划课题5个;立项2023学年度教育技术研究县级课题49个;申报洋县第八届微课大赛510人次,全县中小学教师信息化应用研究热情不断高涨。数字校园建设成效明显。坚持以创建促发展、促应用、促提升,制定方案,召开会议,成立专家团队,严督实导,全县第一批28所学校数字校园创建顺利通过市级评估验收。教育宣传工作氛围良好。立足小平台,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全年视频外拍60余次,制作报送新闻20期,拍摄制作专题片10个,洋县教育微信公众号推送视频7期,向市级媒体平台推送视频8期,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教育事业统计工作顺利完成。在没有专职统计人员的情况下,创新工作方法,坚持协同作战,按期完成了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确保了数据精准、填报规范,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与肯定。影视教育育人功能成效显著。多途径丰富影视教育活动形式,增强观影活动仪式感,延伸影视教育新路径,探索影视教育新模式,让中小学生在看电影、评电影、拍电影、演电影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全年组织中小学观影革命题材和励志故事教育影片26部、展播优秀微电影10部,受益师生8万余人次,1000余名师生在优秀影评和微电影评选表彰活动中受到鼓励。3件师生作品在2023年陕西省中小学生微电影创作展映活动中获奖,县教体局荣获优秀组织单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在2023年的工作中,我们完成了各项工作,使我县教育信息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加大投入提高了农村地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缩小了城乡和地域教育差距,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信息化融合创新应用与研究为核心,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扩展了教与学的手段与范围,使师生拥有了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有助于构建师生积极互动的教育新模式,改变既有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使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更加充分满足学生甚至包括老师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更加体现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实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部分学校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认识还不足,部分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还较陈旧,设备故障率渐高,影响了教师使用的积极性。信息技术服务骨干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信息化应用水平还有差距。2.改进措施:在2024年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引,以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应用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教师信息化培训和各类竞赛活动为抓手,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用教育信息化助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我们将持续落实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和督查;加强网络安全宣传,带动各级各类教师骨干加强学习,开阔视野,转变理念,着力提升管理者、技术骨干和学科教师信息化素养。多措并举,持续改善信息化设施条件。按计划完成数字校园建设工作。规范管理,持续推进智慧教育平台深入应用。加强联动,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指导各校成立影视教育社团,进一步强化影视教育育人作用。扩充队伍,持续做好教育系统视频拍摄制作,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第七届汉中市微课大赛被汉中市教育局表彰为优秀组织单位;2023年陕西省微电影创作展映及影评征集活动省级表现突出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