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柞水县凤凰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业生产等相关政策业务范围:农业、林业、水务、畜牧兽医、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农业生产经营等工作。防汛抗早、防灾减灾和气象公共服务与灾害防御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凤凰镇凤镇街社区 | |
法定代表人 | 彭婷 | |
开办资金 | 5.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柞水县凤凰镇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1万元 | 1.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站在县农业局和凤凰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完成了各项工作,促进了全镇农业稳定发展。现将凤凰镇农业综合服务站2023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真抓实干,聚焦农村产业发展。一是惠农补贴发放到位。农业支持种粮一次性补贴涉及3036户,发放补贴共计8.0542万元。春季木耳菌包补贴涉及93户,发放补贴共计177.34175万元,秋季木耳菌包补贴涉及12户,发放补贴共计30.2万元;农机购置补贴共计发放补助资金0.4万元;特色产业涉及49户146.2亩,共计补贴43560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涉及3265户,发放补助资金54.6252万元。二是木耳产业全面发展。春季全镇93户种植户发展木耳354.6835万袋,产耳25万斤;秋季12户种植户发展30.2万袋,产耳1.78万斤。新增木耳基地2个,新建木耳大棚90个,其中桃园村晾晒棚建设试点成功,先进经验措施被全县推广。三是畜牧工作稳步推进。年初与各村防疫员签定畜牧生产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责任书,严格按照“一畜一标一证一针一帐”五个一的要求,坚持做到“四不漏”,“w”疫苗免疫牛23头,完成任务的100%;禽流感免疫44262羽,完成任务的100%:猪瘟疫苗注射5000头,完成任务的100%;猪“w”疫苗免疫注射5000头,完成任务的100%;“w”疫苗免疫羊167只,完成任务数的100%;犬注射狂犬疫苗65只。通过下季度的综合防治,使猪的疫病死亡率控制在1%,大牲畜的疫病死亡率控制在1%,禽的疫病死亡率控制在3%以下。对养殖大户从种、料、防、管做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保障了全镇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四是农业技术培训到位。组织各村(社)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其中大豆玉米种植技术培训3次,木耳技术培训30余次,发放相关培训资料2000余份,让农户系统掌握了各种农作物栽培、施肥和病虫防治等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持续增产稳产打下扎实基础。五是全力打造种植示范点。建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3个,市级清水村、县级金凤村、镇级皂河村共935亩,确保了油料作物的播种面积。(二)多措并举,助推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一是常态化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组织群众广泛参与,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510吨,清理村内沟渠230公里,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1100余处,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391吨,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105次,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消杀102次,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310人次,努力打造干净整洁、山青水绿、宜居的生活环境。二是一体化推进厕所革命工作。细化分解各村任务,明确镇、村专人负责,倒排时限、压茬推进,本年度完成改厕任务232座,其中大寺沟村42座,宽坪村16座,桃园村35座,皂河村140座已全部竣工。新建公厕项目6个。三是特色化实施山水乡村建设。根据我镇实际,每个行政村选择了一到两个片组进行全覆盖、高标准整治,树立整治典型,起到模范作用。清水村镇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成果不断巩固,新实施危房改造10户已全部完工;大寺沟村镇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加快推进,示范庭院及农产品仓储用房项目正在建设。(三)强化监管,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一是农村宅基地审批和管理工作。落实宅基地周巡查制度,规范宅基地审批程序和资料,累计现场勘测30余户,放线20户,上会审批村民建房20户。二是农户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指导各村开展确权登记摸排,分批次将能办理登记颁证的户进行上报,已上报4377户。同时开展确权登记回头看,确保农户不动产登记证书应登尽登、应颁尽颁。三是宅基地改革两项试点工作。探索宅基地集体所有制行使机制,指导各村完善理事会建设,建立村民建房与理事会挂钩机制,组建村级宅基地协管员队伍;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督促各村排查辖区内闲置宅基地情况,指导制定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方案;开展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问题专项整治,163个图斑,已建立台账,研判形成处置意见,收集信息并上报县宅改办。(四)多元赋能,助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打造“一主两辅”农业产业链。我镇已形成以木耳产业为主,魔芋、天麻、蜂蜜、兰花、中药材种植、光伏发电为辅的产业格局。二是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发展”攻坚行动。制定《凤凰镇2023年壮大发展集体经济方案》《2023年我镇集体经济联农带动机制方案》,通过集体经济分红、木耳产业、光伏产业、土地流转、务工收入等直接带动865户增收412.5万元。三是多头并举推进集体经济各项工作。组织集体经济法人参加集体经济管理培训,配合集体经济审计促进集体经济账务健康发展,联合财政所规范村级会计记账及会计资料管理,完成集体经济合同清理排查等。(五)统筹协调,全面优化林业结构。一是林政资源管理细致。对全镇13株古、大、珍稀树木树木进行登记挂牌专人管护;对农户申请采伐林木申请,现场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并上报;持续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力度。二是林长制工作稳步推进。三是病虫害防治再上新台阶。积极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护治理,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治理,对全镇的松、杉、柏的病虫害进行排查清理,一旦发现及时处理,防止蔓延。(六)强化治理,切实加强水利工作。一是夯实防汛安全责任。汛前早动员,夯实各级防汛安全责任。全镇开展拉网式汛前大检查,制定《凤凰镇人盯人防抢撤预案》。二是扎实落实河长制。强化组织领导,搭建“河长制”体系。实行镇、村(社区)两级主要领导负责制,每月定期召开“河长制”专题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集中处理,严格落实责任,健全工作推进机制。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我站紧紧围绕全县高质量发展木耳产业的布局,大力发展木耳产业,带领镇村干部全面落实2023年春季木耳种植任务354.6835万袋,落实帮扶干部224名,动员8村1社区共497户种植户发展2022年春季木耳,签订木耳种植协议497份。畜牧防疫情况:春季防疫从3月1日开始至4月30日结束。生猪存栏2652头,出栏1200头;羊存栏50只,出栏30只,禽存栏54256羽,出栏44330羽,养蜂630箱。人居环境整治:全镇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510吨,清理村内沟渠230公里,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1100余处,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391吨,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105次,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消杀102次,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310人次,努力打造干净整洁、山青水绿、宜居的生活环境。森林防火工作:对全镇13株古、大、珍稀树木树木进行登记挂牌专人管护。农村安全饮水工作:我镇供水工程90余处,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防汛工作:制定“凤凰镇人盯人防抢撤预案”和山洪避险预案,汛期共计撤离了11次,合计1056户,3782人。三、目前存在问题:一是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有待提高。尽管严格按镇党委要求参加集中和自主学习,但没有真正把理论学深学透,没有真正潜心研究,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二是密切联系群众不够,服务群众的意识需进一步强化。尽管平时对涉及群众的惠农政策宣传实施到位,也经常深入各村,但对基层群众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了解得不够全面、及时,关心帮助还不够。四、整改措施:一是提高学习能力。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自下而上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二是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新形势下,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物中透过形象看本质,把工作做在前面,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有“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进一步强化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加大示范村培训力度,进村入户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群众综合素质。二、进一步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及惠农补贴发放工作。三、进一步做好秦岭山水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四、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工作,监督退耕还林国家补助金发放到位。五、进一步做好宅基地改革工作,规范村民建房。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