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柞水县气象台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县域内气象服务、地面测报工作。 | |
住所 | 柞水县城临河路15号 | |
法定代表人 | 程述琳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柞水县气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2万元 | 35.5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柞水县气象台.公益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落实“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总要求,深入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强化作风,狠抓落实。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本年业务服务工作开展情况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根据当前实际情况,下发了《柞水县气象局关于调整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的通知》文件,调整了小组负责人,明确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再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2、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修订完善了汛期值、带班,交接班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以及气象服务工作流程,完善了《汛期气象服务责任清单》,进一步细化了各股室及责任人工作职责。3、坚持每周组织集体学习,强化业务培训,针对预警信号发布、设备维护、区域站故障维修、自动观测规范、错误数据处理等内容进行学习。开展经验成果学习及重要天气复盘,提升业务人员技能和服务水平。4、落实领导负责制,严格值、带班制度和重大事项责任追究制度,层层落实工作职责,任务细化到岗、到人。5、切实做好春运、春耕春播、三夏、中高考、森林防火等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充分利用镇办气象QQ工作群、县防汛气象研判群、县应对恶劣天气指挥部微信工作群、手机短信和融媒体等多种手段,及时发布各类预报预警信息。6、加强与应急、水利、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的联合会商与信息共享,联合签发预警信息,制定《柞水县暴雨预警信息“叫应”流程图》,切实发挥应急指挥部应急联动作用。7、圆满完成2023年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对照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工作要求,规范、系统开展各项气象观测任务。8、安装了气象应急视频会议系统,实现气象应急和各镇办之间防汛调度;更换了平台和会议室,增加办公椅,达到了重大天气过程合署办公要求;为气象站增加视频会商系统,解决局站分离台站视频会议问题。9、完善了镇办村组和网络员信息更新;完成全县176名气象信息员及132名防汛责任人网络培训。今年以来,县级领导亲临我局开展天气研判16人次,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38次,发布气象防灾减灾应急指挥部文件15期、天气警报19期、雨情通报79期、重要气象信息48期、各类预警信号85期,发布短信74443条。更新服务对象信息,确保信息发布到人。及时组织人员完成了全县气象信息员、应急责任人、直通式气象服务对象的收集、更新工作,确保各类信息准确发布到人,打通了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10、开展汛前巡检,确保数据传输准确。认真开展国家站设备巡检;3月中、下旬组织技术保障人员会同铁塔公司,对全县21套考核站,13套非考核自动站点和负氧离子站、农田小气候站进行全面巡查;安排技术人员深入县各站点对木耳种植物联网监测系统、人影作业站点监控系统、气象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数据采集、传输、发布准确。11、开展全面自查,保障安全平稳度汛。严格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积极配合上级开展网络安全演练,所有计算及设开机密码,业务系统修改弱口令,避免出现网络安全漏洞;将单位应急保障车陕H22011到指定门店按期保养检查,驾驶员定期开展安全驾驶知识学习;对柞水气象站防雷安全全面检查,复测新建的业务用房、观测场和计算机接地电阻,测得最大接地电阻小于1Ω,均符合相关技术要求;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备足口罩、消毒酒精、消毒液等物资,办公区域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健康码登记;加强消防管理,邀请西安政安消防专业人员来我局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并为办公区、气象站、各人影作业点购买了新型水基型灭火器,对相关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培训。12、在全体业务人员的努力下今年各类业务考核指标顺利完成,其中国家站传输及时率100%、数据可用率99.96%、业务可用性99.32%;区域站传输及时率100%、数据可用率100%、业务可用性100%。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各项观测质量圆满完成上级考核指标,质量排名全市名列前茅。(二)气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发挥明显。(三)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更强,年内针对柞水木耳“小木耳、大产业”开展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助力产业壮大。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人员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亟需提升,面对柞水木耳产业发展和服务秦岭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业务人员在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上还存在短板,需加强培训学习。(二)预报服务创新能力不足,服务产品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面对更加精细化的气象服务需求,传统的气象服务形式不足以满足其需求,需加强创新提高针对性。四、整改措施:以构建学习型业务单位为重点,加强业务人员能力的提升,创新工作方式,全面提高业务人员综合业务、服务水平,增强业务保障能力,保持基础业务稳定运行,不断提高服务产品质量和针对性。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努力提升气象服务地方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产业规划的能力,为柞水木耳产业发展贡献气象智慧。(二)以提升镇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抓手,进一步优化监测站网布局,发挥气象信息员作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以建设国家气候观象台为目标,努力提升气象观测站建设标准。(四)聚焦年度重点目标,努力提升台站综合实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