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柞水县> 柞水县凤凰镇社会保障服务站

柞水县凤凰镇社会保障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4-03-29 18:04
单位名称 柞水县凤凰镇社会保障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业务范围:民政救助、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区建设、拥军优抚、民政宗教、老龄事务、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等具体工作。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凤凰镇凤镇街社区
法定代表人 王玫
开办资金 3.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柞水县凤凰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26万元 0.2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落实政策,大力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围绕全县“柞水耳农”品牌建设,全力推进全镇劳动力稳岗就业,不断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强化职业培训,统筹推进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增加群众务工收入。1、全力落实就业优惠政策。深入开展就业援助系列活动,积极搭建供需平台,全力促进就业。一是通过村公示栏、微信便民群,由各村就业信息员每月发布招聘信息,对高校毕业生、未就业脱贫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援助服务,帮助他们早日实现就业。二是利用“春风行动”、“比亚迪招聘月”等系列活为契机,搭建用工对接平台,有针对性的推荐未就业人员就业。三是定时更新就业台账,及时掌握第一手脱贫劳动力信息,为未就业脱贫劳动力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措施。截至目前,共有418个脱贫劳动力享受到一次性求职补贴和交通路费补贴167900元、15户享受一次性创业补贴75000元。2、着力组织对接劳务输出。一是发挥本镇能人大户,带动群众就业,博龙公司带动皂河、双河100余名群众就业,金凤室内粉刷包工头带动40余名村民就业;二是与人力资源公司紧密合作,组织“捡土豆工”“摘花椒工”,全年共有86名群众参加,人均收入8000元以上。三是通过招聘会、免费职业介绍、有组织劳务输出,目前,全镇劳动力转移就业4730余人,其中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395人。3、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一是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对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三无人员(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人员),认真贯彻落实县人社局关于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实施细则,重点在村级开发一批农村保洁、公共服务等公益性扶贫岗位,就地就近安置就业。目前我镇特设乡村振兴公益性岗位90名,护林员87名,有效解决了“三无”人员的就业,使农村脱贫劳动力切实得到帮助,实现稳定就业。二是开展就业培训,提升就业技能。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技术咨询等服务,引导脱贫劳动力自主创业发展,从而致富增收。三是估计群众赴江苏务工,依托“苏陕协作”工作,全年共组织24名群众赴江苏稳定务工,同时利用苏陕协作项目资金在凤镇街社区设立“缝纫工”社区工厂,目前正组织45名群众参加培训。四是依托“柞水耳农”品牌创建,积极带动群众就业,全镇有980名群众直接或简介通过木耳创收增收。(二)统筹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1、社会保险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做到了应保尽保,应收尽收,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受益群体不断增多。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面完成了保费代缴脱贫户认定和待遇领取人员年检工作,采用逐村公示、逐人核查、逐级负责、责任到人的方法,灵活运用手机拍照、网络视频等方式,对全镇3140名待遇领取人员进行了生存认证,杜绝骗保行为发生。2、农村低保动态管理规范运作。严格按照《柞水县农村低保实施办法》,从严审批,规范运作。一是将低保保障标准、相关政策规定等向群众公开,在确定对象和享受类别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决定,全面实行公开提名、公开讨论、公开决定,并将申请保障的人员名单、确定的补助标准等情况在村委会张榜公示;二是按民政局、财政局的要求,低保金由惠农系统通过“一折通”发放,做到了专款专用,低保对象和补助标准实行动态管理,对死亡、家庭经济好转、迁住外地等对象户取消其享受资格,对因病致贫、天灾人祸等陷入困境的脱贫户纳入低保对象,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3、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应收尽收。为增强群众参保的积极性,确保工作效果,着重对缴费起止时间、医疗费用补偿标准、特殊群体减免政策作为宣传重点,通过镇村干部进组入户宣传,确保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综合协调,退役军人事务和残联工作有序推进1、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镇上成立了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工作职责,积极做好退役军人政策咨询和就业创业服务。各村也成立了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管理辖区退役农村籍军人;二是认真做好优待证发放工作。我镇已于2022年全面完成优待证的信息采集工作,2023年主要任务是及时把放优待证发放到群众手里。我镇今年共计发放优待证278张,在全县率先完成任务。三是年度认证工作。我镇采取多种形式对优抚对象进行认证。对年老行动不便的对象安排专人上门采集,在外地的通知亲友联系采集,确保认证工作按时完成。四是走访慰问。春节和“八一”走访慰问39人(现役军人7人,退役军人32人),发放慰问金19500元。常态化联系困难退役军人,为2名退役军人申请“关爱基金”,发放补助资金9000元;为1名优抚对象申请医疗救助。为2名优秀士兵上门送喜报,完成4名返乡报到退役军人登记和建档立卡工作。组织退役军人参加招聘和义诊活动。2、残联工作。围绕2023年度残联工作重点,广泛深入宣传《残疾人保障法》,努力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对持证残疾人基本情况人户调查摸底,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我镇建立健全残疾人组织,做好镇域残疾人各项救助和康复服务工作,全面为辖区残疾人服务。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4730人,创经济收入7200余万元,全镇城镇新增就业155人,占年任务155人的10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人,占年任务25人的100%。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5人,占年任务8人的18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129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占全年目标任务200人的64%;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方面,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劳动力1395人实现就业,占全年任务1355的102%,劳动力培训100人,占年任务100人的100%。222人申请省外交通费补贴,占年任务157人的141%,196人申请省内交通费补贴,公益岗安置177人。2.共为3140余名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待遇588余万元,为116名领取待遇死亡人员发放丧葬补助金9.28万元。全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参保6139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现参保76人。3.农村低保589人共发放低保金349.41万元、农村特困人员183人共发放特困供养金152.78万元、分散特困护理费18.55万元。4.全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4994人,其中脱贫户3933人,基本做到应保尽保。5.为享受年满60周岁的农村籍退役士兵24人发放老年生活补助,发放补贴102030.3元。为53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补贴644808.08元。为6名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发放自主就业生活补助320560元;为11名义务兵家属发放家属优待金350766元;发放退役军人技能培训生活补助900元;发放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3900元;发放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补助1800元。6.全镇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849人次,累计资金216205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443人次,累计资金351280元;残疾人阳光增收项目两批共22人,资金31500元;残疾人临时救助两批共7人,资金13000元;残疾人机动车燃油补贴共10人,资金2600元;残疾人自主创业1人,资金5000元;困难残疾家庭大学生5人,资金25000元;重度精神患者监护人补贴共31人次,资金35800元。除资金支持外,我镇积极组织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培训人数38人;组织上门办证50余人次;上门为精神残疾患者免费发放药物92人次;协助残疾人申领手杖、轮椅、坐厕椅等辅助器具53件。发放镇残联、村残协十人专委工作补贴,补助资金34800元。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年来,全镇社会保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镇党委、政府和各主管部门的要求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一是就业观念落后。拈轻怕重,不愿离家,没有就业愿景规划,坐等国家政策扶持的“等、靠、要”守旧思想严重;二是全镇2024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征缴工作已接近尾声,我镇人口结构复杂,个别群众思想意识淡薄,村上宣传发动力度不够。对居民医疗保险政策理解不够深入,不能积极配合,拒交保费。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大就业宣传力度,动员辖区群众牢固树立“就业光荣”“勤劳致富”的理念,对群众就业进行正确引导;二是继续加大居民医疗保险政策的宣传,引导群众积极缴费。五、下一步工作计划接下来,我们将牢记二十大大报告中提出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重要指示,围绕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做好就业、社保、民政、残联和退役军人各项工作,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实现社保工作的新跨越。1、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坚持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2、规范低保动态管理。按照《柞水县农村低保实施办法》,严格审批,规范运作,实时受理低保申请,并按按照申请人实际情况,对低保对象和补助标准实行动态管理。3、残联工作。建立健全残疾人组织,做好镇域残疾人各项救助和康复服务工作,全面为辖区残疾人服务。4、继续抓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一是继续足额发放退役军人优抚资金和60周岁退伍军人补助金,促进政策落实;二是建立退役军人台账,及时掌握退役军人就业、生活等信息,及时为生活困难退役军人申请“三难”补助,为就业困难人员解决就业难题。5、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加强工作人员理论知识学习,不断增强服务质量,确保群众办事满意、顺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