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城固县> 城固县城市建设管理监察队

城固县城市建设管理监察队

发布时间: 2024-03-29 18:02
单位名称 城固县城市建设管理监察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市容管理;道路占用挖掘管理;建筑工地管理;户外广告管理
住所 城固县东环一路南段6号
法定代表人 陈武军
开办资金 83.15万元
经济来源 定额补助
举办单位 城固县城市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9.41万元 95.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城固县城市管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抓牢法制建设,推进城市管理执法规范化。持续贯彻日常执法“四坚持”制度:坚持着制式服装保持仪容严整,坚持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坚持语言文明和举止规范,坚持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通过法律法规集中培训,聘请专业律师顾问、邀请局执法科,讲授城管执法相关业务法规,不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在投诉案件查办过程中,由分管领导实地查看,全程督导,提升案件办结质量,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城区以六个中队为单位,分别开展了“城管进社区”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设置展板、发放宣传彩页、设立咨询台、现场讲解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标准要求、中高考静音保障、燃气安全等注意事项,累计发放宣传彩页15000余份。(二)抓细市容管理,持续提升市容管理精细化。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生态园林县城为抓手,大力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全年累计清理瓜果蔬菜流动摊点41000余起,骑门经商、出店经营1850起,清理移动广告牌、灯箱440个,拆除软体横幅205条,清理撑棚支伞510起。制止门店音响噪音190起,制止沿街喇叭叫卖590起。城区主要大街占道经营、乱摆乱放摊点清除率达到98%以上,搭棚接檐清除率达到99%以上。(三)抓准群众需求,科学规划便民市场。以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为着力点,坚持放开不放任、便民不扰民,充分征求多方意见建议后,在乐城公园区间路规划设置了小吃一条街,将城区食品摊贩引导进入小吃街集中规范经营。按照“五有五统一”标准规范经营,对符合条件的25家经营户发放了《临时性便民服务摊位证》。为解决群众“卖菜难”问题,实地考察将民主路五路口南侧慢行道内、民乐家苑广场周边、石家坝西门、乐城公园金利超市门口、乐城公园东门区间路与公园北路之间人行道、计生巷、尊师巷南侧、恒嘉超市以北人行道上、江湾社区对面(水井房到桥头单边人行道上、解放街人行道上9处设置为“潮汐式”临时蔬菜、水果便民点,结合农产品上市季节变化,科学合理调整市场经营时段,经营范围,有效缓解了群众“买菜难”和流动摊点占道经营问题。(四)抓严生态环保,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开展餐饮油烟治理,不定期检查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设施安装、使用、维护情况,重点检查:①油烟净化设备安装是否符合规定;②是否正常使用;③是否清洗维护到位、台账健全;④油烟排放是否达标有检测报告。持续开展“清炉”行动,坚决取缔使用小煤炉、燃煤灶、烤火盆等行为,配合市场监管局教育引导散煤销售车辆驶离城区。严格查处五金加工、喷漆店外作业行为,力促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促进大气环境持续好转。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923人次,进店检查3610户次,问题整改30户,立案处罚3户。对城区64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立行立改,现已全部整改到位。城区五金铁艺加工占道喷漆作业,全年累计清理90起。(五)抓实各项创建,强化城区车辆停放管理。围绕各项城市创建任务指标,加强文明停车、停车入位宣传力度,引导非机动车停车入位。重点加强校园周边人行道停车秩序管理。对不按规定停放的电动车、摩托车,车主在场的,采取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其规范停车;车主不在现场的,就近搬移至统一规划的停车区域内。联合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开展城警联勤联动,教育引导市民文明停车、停车入位。全年累计纠正非机动车乱停乱放2240起,劝离违停机动车400余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清理取缔马路市场,引导流动摊点入市经营,还路于民。重点对解放街街、盐店巷、市政巷、石家坝、大西关等城区老街马路市场开展了专项整治,并持续巩固整治成果。积极引导城区各类经营摊主,在城区开展经营活动时,进入城区五个农贸专业市场(解放街便民市场、五祖庙街便民市场、大东关便民市场、民主路粮油市场、石家坝市场)规范有序经营,不在市场以外占道经营、乱摆乱放。(二)建立联合执法长效机制,街面市容环境秩序显著提升。联合交警、市管,建立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每周开展一次市容整治联合执法。对沿街商铺搭棚接檐、撑棚支伞、骑门经营、出店经营、占道摆放货物、移动广告牌匾灯箱等行为,一经发现立即予以清理取缔;对城区商业宣传、沿街叫卖、广场舞等噪音扰民行为,发现一起制止一起,有效保障了中高考期间及校园周边学习环境。全年联合执法累计清理骑门经商、出店经营760起,清理移动广告牌、灯箱160个,拆除软体横幅76条,清理撑棚支伞313起,纠正非机动车乱停乱放980起,劝离违停机动车145余辆,制止门店音响噪音85起,制止沿街喇叭叫卖116起。(三)执法力度持续加大,全力推进餐饮油烟治理全面达标。全年对城区路段涉及餐饮油烟的共计410家餐饮门店,64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摸排检查,前期对存在问题的餐饮单位要求限期整改,后期对多次检查仍未整改到位的餐饮单位进行了立案处罚,并全部建立了监管台账,目前城区所有涉及餐饮油烟的门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已全部规范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并要求其正常使用和定期进行清洗维护。同时建立抽检机制,在落实日常监管的同时,每年按比例对城区餐饮户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抽检,对抽检不达标的要求立即整改,并予以处罚,形成常态化高压长效管理机制,推动餐饮油烟治理工作走向规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公众对城市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社会参与支持度不高。由于宣传教育等多方面原因,社会公众虽然对城市管理的标准要求较高,但是在涉及城市管理时对自身的标准严要求却不高,乱摆乱占、乱牵乱挂、乱停乱放等违章违法行为还比较普遍,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共识。2、无固定经营场所的流动摊点及占道经营现象屡禁不止。目前,县城主次干道均存在流动摊、店外摊占道经营等现象。部分专业市场内部管理不到位,不少经营户在市场外围摆摊或游动占道经营。绝大多数经营者都是靠获取的薄利养家糊口,跟城管执法队员开展“游击战”,给城管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二)改进措施1、加大城市管理工作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知晓率、参与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平台,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多载体向广大市民宣传城市管理重要意义及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城市管理协同共治的良好氛围,推动城市管理事业良性健康发展。2、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形成城市管理合力。学习借鉴周边县区在治理流动摊点及占道经营方面好的经营做法,积极探索部门间双边或多边联合执法,在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合作机制,凝聚执法力量、增强执法力度、解决执法难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我队将努力开创城市管理齐抓共管新局面,把提升队伍素质形象与城市市容环境品质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把握重点、注重长效”的工作原则,不断强化城市管理工作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一)全民动员,全员参与,积极营造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氛围。大力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教育引导广大市民知法、守法,自觉参与城市管理,强化广大市民遵规守法意识,提高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主动性。坚持正面引导,加大对城市管理工作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先进典型事迹宣传,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通过开展“城市管理进万家”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文化墙等载体,以全方位、多形式宣传,让城市管理工作家喻户晓、政策深入人心、形象正面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理解、支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二)强化措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坚持城管、市管、交警联合执法机制,多边协调执法力量,合力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管理目标考核机制,根据城市管理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建立操作性强的考评体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具体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定人定岗定责,实行百分制考评办法,对城市管理个人绩效进行全面、科学、公正的评价,兑现奖惩,提升工作效能。(三)文明执法,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法制化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法规培训活动,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文明意识。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城市管理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案件办理程序,加大城市管理行政处罚力度,以罚促管、管罚并重,树立公众城市管理法制意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