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雁塔区> 西安市雁塔区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西安市雁塔区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17:59
单位名称 西安市雁塔区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以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务。做好预防接种、传染病以及妇保、儿保等工作;承担常见病、慢性病以及做好康复训练指导等工作;开展卫生知识、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及咨询等工作。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西沣一路南沈新苑一号楼商铺
法定代表人 佟玉琢
开办资金 1658.67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雁塔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5.27万元 1957.6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在区卫健局的领导下,根据登记核准的业务范围及宗旨,积极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现将2023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2023年全年就诊85391人次,平均每月接诊2034人次。2023年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62%以上,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健康档案合格率达到90%以上,使用率达到50%以上。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工作,发放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材料(其中6种有中医药内容),播放不少于6种内容的音像资料(其中3种有中医药内容)。设置2处固定宣传栏,宣传栏内容每2个月更换1次。每年举办不少于12次健康教育讲座。开展不少于9次义诊,其中5次包含中医内容。对辖区常住的孕产妇在孕13周前孕妇建立《母子健康手册》,早孕建册率达到98%以上。在孕16-24周、25-27周、28-36周、37-40周分别进行1次健康教育和指导。产后访视率达到98%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8%及以上。掌握0-6岁儿童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在婴幼儿6~8、18、30、36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8%及以上;新生儿访视率、儿童健康管理率均应达98%以上,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8%及以上。加强辖区内儿童和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使辖区儿童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严格“三查七对一查验”工作流程,疫苗安全接种率100%。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年度内老年人规范健康管理率要达63%以上,体检表完整率达到100%。对35岁以上常住居民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开展慢性病高危人群发现、登记和管理工作。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达35%以上,高血压规范管理率达62%及以上,血压控制率达到45%以上。II型糖尿病健康管理率27%以上,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62%及以上,控制率达到40%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90%以上。对辖区内患有肺结核的居民进行登记管理;管理人员在普通患者强化期至少每15天随访1次,耐药患者强化期至少每7天随访1次。肺结核患者系统管理率达到90%及以上。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率70%。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中医药健康管理率77%。慢病(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次中医健康指导,参与率应达到55%以上。辖区内出现传染病时及时进行流调督导和入户流调发放“84”消毒液,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配合并协助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医疗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以规范和指导辖区医疗机构、学校卫生、职业卫生、二次供水、计划生育、公共场所的工作,协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开展各项卫生监督活动。卫生监督协管全年辖区内监督单位巡查覆盖率达100%。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签约重点人群90%,常住人口65%;计生特殊家庭、残疾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签尽签”。二、取得经济、社会效益1.取得经济效益:2023年全年业务收入3886余万元,其中药品收入3769万元。2.取得社会效益:中心不断完善医联体建设,推动合作共建床位,截止目前陕西省康复医院已安排内科,外科,康复科,影像科等专家在中心坐诊308余次,更好地满足辖区群众多种类、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主动服务意识有待加强,二是群众投诉机制需进一步完善。2.整改措施:中心将定期开展人员服务管理培训,进一步推动中心工作能力及服务水平,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中心环境,同时优化各类突发应急事件处理流程,强化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加强科室间的沟通协作,定期对投诉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管理环节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贯彻落实医疗纠纷投诉接待制度。四、下一步计划深化医联体共建,促进医防融合。1.加强中心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医联体开展工作指导和交叉培训,培养复合型医防人才;2.要以“医联体专家团队+中心全科医生团队”模式进行逐级管理、各司其职,提高群众的依从性;3.进一步加大健康宣教开展频次,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疾病防治知识,强化引导居民进行自我管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PDY61140061011311B1001,有效期:自2022年03月03日至2027年03月02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2023年度被区卫健局评为“共青团工作创新奖”、“优质护理工作先进集体”、“优质护理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2023年度被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优质护理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