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洲县> 子洲县防返贫信息监测中心

子洲县防返贫信息监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17:55
单位名称 子洲县防返贫信息监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全县扶贫对象识别工作业务指导,扶贫对象和扶贫重点村实施动态管理;脱贫攻坚指挥中心运行管理;脱贫攻坚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采集、录入、更新及动态管理;脱贫攻坚贫困监测、绩效评价及配合第三方评估开展工作等。
住所 子洲县影剧院三楼
法定代表人 乔玲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洲县乡村振兴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万元 22万元
网上名称 子洲县防返贫信息监测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工作1.监测对象规模变化截至2023年12月25日,全县共有脱贫户20231户57999人。监测对象1144户2976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545户1503人,边缘易致贫户428户98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71户484人,累计消除监测对象524户1425人,风险消除率47.88%。动态管理工作期间,对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严格按照识别认定程序,及时纳入、精准帮扶,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共纳入监测对象29户92人,其中,因病纳入监测27户84人,因学纳入监测1户4人,因残纳入监测1户4人。2.脱贫人口收入截至2023年12月25日,全县脱贫户人均纯收入为14668元,增长量2010元,增幅15.9%,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9763元,占比66.6%,人均生产经营性净收入2317元,占比15.8%,人均转移性收入2470元,占比16.8%,人均财产性收入117元,占比0.8%。3.致贫返贫风险点截至2023年12月25日,全县监测对象1144户2976人。因病、残风险纳入占监测对象纳入规模占比大。目前,监测对象落实低保806户1643人。计划结合全县2024年到户产业奖补内容,为监测对象制定产业及其他综合性帮扶计划,帮助监测对象稳定增收。二、取得效益1.建立实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变事后帮扶为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及时发现风险,及时落实帮扶,实现贫困人口动态清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承上启下关键期,建立监测帮扶机制,补齐了防止返贫致贫的制度拼图,筑牢了脱贫攻坚成果的保障网,同时也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明确了工作路径和抓手。2.取得的经济效益,通过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及时发现风险,及时落实帮扶政策,帮扶贫困人口增加收入,减少支出,防止返贫。3.取得的社会效益,对已经脱贫的群众,帮扶干部定期上门回访,建立档案进行跟踪准确,掌握其脱贫后的生产生活状况,持续增强其“造血”功能,加大对脱贫户的技术和产业扶持,打牢不返贫的产业基础,让脱贫户有持续、稳定收入,切实做到让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有转变、环境条件有变化、劳动技能有提升,有稳定收入渠道,彻底防止脱贫户返贫。三、存在问题根据近期开展的工作,结合日常检查结果和最新系统数据比对分析,我县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全县存在“应纳未纳”和“体外循环”等突出问题。2.全县三类户仍然新增较多,对贫困巩固不实。3.点对点核查中,目前,仍有很多脱贫户后续帮扶存在问题,也存在应帮未帮,帮扶措施正在申请不能及时帮扶等问题。四、解决措施。1.领导重视,部署有力。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检验。重视动态调整,全面部署,确保动态调整管理工作顺利推进。2.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在工作推进过程中,组建业务指导专班全覆盖开展业务指导,对发现问题跟踪指导督办,确保整改到位。3.结合“六查”“六问”和年度防返贫监测动态调整暨农户集中排查等行动。五、2024年工作计划为了防返贫信息监测中心相关工作能够更加顺利、有效开展,在2023年工作的基础上,克服不足,发扬优点,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1.建立脱贫攻坚防返贫监测机制,开展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任务。2.关于做好防返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识别认定监测工作。3.严抓常态化工作。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监测好全县防返贫监测系统数据。4.定期开展培训。对各级业务人员定期组织培训,确保新的政策及时得到落实。5.坚持问题反馈、处理机制。对各级业务人员及村民反馈问题及时作出解答,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征询解决办法,更好的服务人民。6.检查指导各乡镇工作。随机性对各乡镇防返贫监测系统数据进行实地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7.做好自查整改工作。针对各级反馈问题,认真整改,确保工作越来越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