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雁塔区> 西安市雁塔区第一中学

西安市雁塔区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 2024-03-29 17:55
单位名称 西安市雁塔区第一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青龙寺路与新安路十字西南角
法定代表人 徐世锋
开办资金 1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雁塔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30.1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1.管理团队建设: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明确管理团队成员的职责范围,规范议事决策制度,坚持民主、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确保落实领导职责。针对学校初创一切从头开始的校情,对关乎人事、分配等重要问题,由主管领导提出初步方案和调研供决策的依据,逐步建立完善了符合学校实情的规章制度,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稳步顺利推进。校领导分工包干学科教学管理和学困生教育,率先垂范走进教室听课,定期检查教案和作业,及时和师生交流,了解教情,掌握学情,不断优化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方向策略,凸显了管理效能。2.师资培养战略:将教师发展作为助推学校发展的主动力,聚焦师资建设,持续实施师资培养战略。在学校开创前期,利用好新学校新机制的政策红利,对照高标准,经过简历筛选、笔试、微型课、校领导面试、心理健康测评、体检等环节,最终从数千名应聘者中选聘了三十多名优秀教师。建校以来定期实施名师培养引进行动计划、骨干教师培训计划、“青蓝工程”计划和教师连续培养计划,推动教师队伍梯队发展;坚持每周“全员周教研”,统筹规划教师学习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比赛,使得教师苦练内功,加速专业成长;每月召开一次的全体教职工大会,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最新的教育改革动态,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师德师风专题案例等,引导全体教职工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担当启航奋进的使命。3.教学质量提升:始终将抓实抓细教学常规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对计划制定、备课教案、作业批改、课堂教学规范、考试管理、课后服务、质量评价分析反馈、网课实施指南等方面有明确的标准和明晰的流程。以制度制约,以机制激励,加强阶段反馈和过程督导,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真正把质量形成在平时;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做好符合学情、校情的课后服务。坚持开好普及型社团,精心打造特色社团,首批开设15个特色社团,以此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优化作业设计,做好统筹管理。建立作业公示制度,依据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反馈的作业布置计划统筹表的情况,整体掌握作业布置的量和质,统筹控制作业总量,指导精准分层布置,切实做到减负提质。4.德育品牌塑造: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初步构建和形成适合学生发展,具有雁塔一中特色的德育常规工作体系和机制,使德育常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策划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建立完善的量化考核及评价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建成一支专业化班主任管理团队;深入学情研究,发挥学校主导作用,通过家长学校引导家庭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初步形成了学校、家庭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5.安全与后勤保障:以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根本,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严格建立校园安全每日反馈台账,每周对校园施工进程及安全隐患做以总结汇报,通过明确责任、优化制度、细化落实来营造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过去的一学年学校优质发展步伐矫健,学校作为区委区政府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政策,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上一学期,多名教师获评“西安市教学能手”、“雁塔区学科带头人”、“雁塔区教学能手”称号。在各级各类教师竞赛中,我校老师们积极备战区赛、市赛、省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展现出了独特的风采,80%以上教师在比赛中获得荣誉。此外,我校积极参加各类集体比赛,分别荣获雁塔区唱响新时代合唱二等奖、陕西省美誉展演优秀奖、春芽杯合唱优秀奖、雁塔区中小学篮球优秀组织奖;学校啦啦操队屡创佳绩,分别荣获省级特等奖、区级一等奖;校三跳队在区级比赛中收获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新建校初期,部分基础设施的施工尚处于收尾阶段,部分场馆设施不完善,部室设备还待进一步调试。作为新建校,适合校情的各项制度有待逐步完善和优化。学校将比照陕西省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标准指标,在前期规划建设的基础上,学校接手管理后将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优化落实建设用地、校舍建筑、体育场地等办学条件标准,最大化发挥部室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等功能。四、下一步打算学校将从宏观上做好顶层设计规划,传承创新,完善制度;在微观上,精准定位,找准切口,打造品牌。利用“名校+”共同体、“一长多校”的模式,加速与名校的融合聚合,让优质学校文化、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得到有效扩展,在2024年,聚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