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子洲县老君殿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培训;病虫害及疫情的检测、预报、防治和处理;农村能源利用;农业信息的收集发布;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等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老君殿镇 | |
法定代表人 | 姚磊 | |
开办资金 | 6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子洲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9.2万元 | 47.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子洲县老君殿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站按照全县“生态立县、产业富民”的产业布局,遵循“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大小产业相联,长短产业互补,多重产业叠加”发展路径,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现将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不断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聚焦山区现代农业建设这个中心,深入推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按照农业农村局安排部署,推动山地苹果、中药材、旱作农业、设施蔬菜产业实现新发展。改造低产果园2000亩,发放玉米良种9000亩,高粱4000亩,谷子3200亩,实施马铃薯一亩田项目2000亩。积极组织农技人员参加省市农技体系岗位培训,及时做好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的跟踪调查和数据收集,有力地提升了农技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促进了工作持续有效开展。(二)狠抓粮食安全生产工作。对标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任务,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工作,推广旱作农业集成技术3万亩,有力地保障了粮食稳产保供。积极配合开展适用农机具推广,极大地推进了机械化耕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引导和服务工作力度,为龙头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使龙头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日益强化,带动了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三)聚力巩衔做好驻村帮联工作。积极落实“四个不摘”和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派出第一书记1人、帮扶联系人7名,全面落实“四个不摘”和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全力开展安全排查工作。针对农村散煤安全问题,根据农业农村局统一安排,全面宣传一氧化碳安全知识,全力开展一氧化碳报警器使用安全核查工作,有效防范了农村春冬散煤使用安全隐患。二、主要思想坚持把学习作为重中之重,制定实施方案,研究细化学习教育安排,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加强学习教育。一是精研细读深学。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等内容,建立“领导领学、个人自学、集体研学、支部共学、青年议学”的五级联学机制,推动全体职工静下心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谈认识体会、找差距不足、提改进措施。二是丰富载体促学。制定专项实施方案,谋划制定支部和党员学习计划,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廉政教育等形式,让全体党员干部在深学细照笃行中提高理论素养、增强能力本领,依托“学习强国”等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同频共振,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三是彰显特色导学。建立“原原本本学、循迹溯源学、集中研讨学、典型引领学”的四级共学模式,运用讲党课、8090+理论宣讲等载体,开展青年干部座谈会等活动,通过“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弘扬先进事迹,交流学习心得,以实际行动践行正确政绩观,打造一支当先锋、走前列的农业队伍。三、重要任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提高农技人员的素质,加强农技队伍的管理,强化为农的意识,培养农业优势产业,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四、主要措施强化农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根据农民需求,通过“科技知识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将技术及时送到示范户家中和田间地头,确保技术落实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强化科技金融结合,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五、严格规范公物财务管理六、进一步建立健全后勤规章制度定期对单位资产进行了摸底清查,所有资产全部登记、建账。同时按照财政部、教育部有关要求,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坚持民主、透明、规范、节约的原则。七、取得的社会效益全体职工的苹果、核桃栽培技术;马铃薯、高粱、谷子、黄芪、玉米种植技术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给我区农业种植大户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术指导,获得了广大农民普遍的支持和认可。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产业发展中资金、人才、科技支撑不够。2.用全产业链发展思维统领现代特色农业“链主”企业不强。3.农资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低、农村青壮年劳力短缺等因素制约农业生产。(二)整改措施1.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指导和培训,抓好主要岗位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将最前沿的技术知识传授给技术推广人员。2.面对乡村振兴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现代农业企业必须更新观念,要从以“技术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从以政府为主转变为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发展;从以农业生产为主,转变为为乡村振兴提供综合服务;从以技术推广为主线,转变为以为社会提供优质农产品为主线。3.在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同时,广泛地开展科技服务和示范点建设,做好政策宣传、生产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一方面要为农民提供粮食市场信息,帮助农民调整品种结构,采用节本增效、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把促进粮食增收落到实处;一方面要大力宣传落实党和政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动员农民发展粮食生产,为国家保证粮食安全作贡献。九、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我站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继续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健康发展。(一)着力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以粮食生产党政同责为统领,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农。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种植品种更新换代,引进大豆、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马铃薯“一亩田”良种1500亩、玉米良种1万亩,助力全县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安全。(二)全力推进富民产业发展。持续做大山地苹果产业规模。按照“山地建园、集中连片、高点起步、打造品牌”的思路,改造低产果园1000亩。(三)进一步做好农村经济发展指导工作。继续指导何家集、老君殿、裴家湾、淮宁湾4个乡镇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增加集体积累,实现村集体“有钱办事”。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积极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资金,实现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同步推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