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洲县> 子洲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子洲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3-29 17:52
单位名称 子洲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维护生态环境提供监理保障。以本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名义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包括投诉举报的受理和行政处罚案件的立案、调查、处罚等。
住所 子洲县城关镇大理路西段环保大楼
法定代表人 张海涛
开办资金 21.4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洲县环境保护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2万元 25.4万元
网上名称 子洲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领导班子的推陈出新、全力带动下,紧盯生态环境目标任务,以二十四项攻坚行动为抓手,持续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现将具体完成情况总结如下现就2023年度执法工作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我队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切实将党建工作与环保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专题学习班,引导全体干部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决用户“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定期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部署会,及时研究下一步工作措施。(二)执法工作完成情况1、联合执法,推进问题整改。下达县环委会办公室督办单32件,与检察院、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和乡镇开展了“利剑治污”、“双随机、一公开”、“餐饮油烟治理”等联合执法专项行动7次。取缔“散乱污”企业1家,推进问题整改40个。充分发挥环境执法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的抓手和推动作用。2、及时办结投诉举报。畅通投诉渠道,切实高效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今年,举报投诉31起,办结率100%。3、强化应急及隐患排查。按照应急预案三年一评定要求,编制了子洲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第三版)。指导6家企事业单位完成了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在三年有效期内,共有41家企事业单位完成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备案率100%,其中,较大风险1家,一般风险40家。今年,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4、开展“双公示”数据化标准化治理。严格落实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程序,2023年公示行政许可环评批复19件、排污许可2件,行政处罚2件,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上传信用平台及时率和准确率100%。5、中省环保督察反馈完成情况。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我县主动认领5个共性问题,已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第二轮省委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我县主动认领了共性问题7个,已全部整改到位;个性问题1个“延长石油横山采油厂子洲采油队对子洲县境内废弃的43口废弃井未进行生态修复治理”问题,按照市县要求,子洲采油队对生产区域所有生产井进行了摸排,经排查,在督察反馈的43口废弃井的基础上,又排查出32口废弃井,共计75口废弃井,目前已全部完成了封井、恢复植被等工作。同时排查出25个井场(43口井)暂停井设施损坏,已进行了清洁文明井场建设,共修复围墙887米、排水沟161米、花栏175米、集雨池14个、集油池25个、井台172米,修复储油罐封盖4处,提高井场5个,并对抽油机机身进行了防腐、喷绘、编号,安装了防护网,设备进行了保养,进一步规范了生产管理。目前正在与市上对接销号事宜,初步通过验收。6、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稳定驻村工作队伍,大队派遣队员2名。组织学习11次。安排部署会议6次,慰问2次。发布宣传报道9篇。依托单位积极申请资金,子洲分局投入资金14.22万元,其中,10万元用于维修幸福院,2.44万元用于开展消费帮扶,1.78万元用于免费发放鸡仔900只。为帮扶村后米脂沟村引进资金66.6万元,其中饮水工程28.6万元,村集体经济32万元,物资折算6万元。帮销红葱收入约85万元。二、取得效益2023年,我队共出动执法人员412人次,检查企业192次,立案4起,查封扣押1起,行政处罚2起,罚款41.3万,不予行政处罚1起,典型案例1起,送法入企2家。移动执法系统使用率100%、案件填报率100%。组织开展了企业“大走访”活动、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专项执法行动、大气污染防治突击检查行动、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回头看”、危废专项检查、核与辐射检查等十个专项执法行动。派员参加了第十六轮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监督帮扶工作。2023年榆林市首届行政处罚典型案例讲评竞赛活动子洲县荣获一等奖。三、存在问题空气质量下滑。1-12月份,我县优良天数达到285天,PM2.5平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3%,PM10平均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空气综合指数为3.67,同比下降0.1%。空气质量下滑主要原因是主街道雨污分流工程(5月-11月)扬尘及夏季高温臭氧影响。整改措施强化秸秆禁烧工作。督促各乡镇及时对火点进行劝阻、制止,共下达督办单9次,已全部完成整改,杜绝随意焚烧秸秆。加强散煤治理。春冬季集中开展城区散煤堆放点及燃烧点排查整治,共查处4处散煤燃烧点,严防散煤复燃。严格落实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六个百分百”要求。城区19个施工项目基本上能够落实场地硬化、围挡、覆盖等措施。道路扬尘治理。夏季安排专人,跟踪督促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夏季高温洒水降尘,坚持做到每天洒水,雾炮及雾森系统稳定运行。(五)强化臭氧污染防治。加强汽修企业监管,8家汽修企业基本能够规范处置废机油等;联合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城区餐饮油烟治理专项排查整治,规范72家餐饮店油烟净化设施运行,下达了4件整改督办单,全部完成整改,确保油烟达标排放;持续加强城区加油站的三次油气回收系统的监督检查,下达整改通知1份,已完成整改;五、下一步计划(一)积极参加执法大练兵活动,提高工作人员执法综合水平。(二)根据当前大气环境质量下滑问题,重点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行动。盯紧高值指标和重点时段,分析污染成因,做好扬尘及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抓好散煤监督管控。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坚强执法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